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职场 > 人际关系

实习怎么和同事熟悉起来

实习的头几天,因为还不清楚同事们的性格和喜好,我都不敢说话,怕说多错多,也怕我发言后突然陷入沉默,觉得很尴尬,别人若无其事地忙着手里的工作,我却在想是不是刚刚用错了词,所以我不是话题的挑起者,也不是话题的延续者。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过不去的坎,但我宁愿自己多花点时间琢磨,也不想麻烦别人。我以为这样小心一定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但在这样的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里我给人的感觉就是沉闷。

  每天我们都在认识新的人——新同事、新上属、新朋友,初对一群陌生的面孔,你无法了解对方究竟在想些什么,这时,你会主动抢先跨出“交流第一步”吗?

  网友“Jim”:言多必失

  我遵循言多必失的原则,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我一般不会轻易与人交流,让人轻易看穿并不是一件好事。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人大多会掩饰,新人就是最好的例子。我认为当交流的话题无关工作时,这些所谓的讨论实质都是刻意的。这样的刻意并不是恶意的,是为更好地融入团队而做的准备,可是这样做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会产生不良的效果,所以人们常说做人要低调。如果谈论的是工作任务,那当然应该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就去与人沟通,这时候面子、喜好就得靠边站了。

  网友“小南” PK 网友“Jim”:

  我不赞同Jim朋友把先一步“交流”和“轻易看穿”联系起来。交流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挖心淘肺的,让别人完全洞察或者知晓自己。交流在我看来是件由内而外的事情,我倒不是说交流非要带上多么深厚的感情,但交流至少要通过大脑和心才能获得别人的首肯和信任。所以,作为一个新人,我不会贸然跨出第一步,但我会先用我的眼睛、耳朵和大脑来适应环境、摸清形势。我希望能通过这些方式获取高效率的工作上的交流,我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心,获取职场上的朋友。

  至于“主动些”还是“被动些”,我觉得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让天生腼腆内向的人一下子积极主动地与人交流,恐怕还是有难度的。但至少,在心态上要主动。我不免想到一句歌词“期待爱,又怕受伤害”。因为害怕伤害而就把自己关在壳里,那么别人永远无法靠近你,了解你,这样只会带来误解和更大的伤害。

  网友“碧落黄泉”PK网友“Jim”:

  总得有人迈出第一步的。如果我是新人,我可能会更主动一些,因为在新环境这样才能迅速打破沉静,让别人开始了解你。新人等着别人来了解你,有点守株待兔的味道,别人凭什么要主动和你聊?这个时候主动出击要比被动等待好,而且在“出击”的过程中还能了解很多公司的相关信息、人际关系、业务发展情况,以及周围同事们的大体性格特征。当然要懂得方式方法,别成为包打听和唐僧,就不受欢迎了。记得有一句话:要让别人接受你,首先要自己先接受别人。

  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新人本来就是张白纸,无所谓看不看穿,做人还是坦荡一点好,这样活着就不累了。

  网友“晴天和尚”PK网友“Jim”:

  生活在这个职场中,与人交往究竟是应该主动一点,还是被动一点?因为害怕受伤害就保持安静,是不是会失去很多机会?交往本身应该不存在伤害的问题,如果你不尝试交往怎么了解别人呢?只是依靠第三方的道听途说吗?

  我不赞同Jim朋友把非工作外的交流看为刻意的讨论。如果话题方不是新人提出的,新人只是在话题中有感而发,我并不认为这是刻意的。新人并不是只能谈工作,也可以谈谈生活娱乐,吃饭时和年龄相近的同事聊聊八卦何来刻意?

  网友“Mark”PK网友“Jim”:

  低调的人有几个是成功的?成功的人又有几个是低调的?

  你不和别人说话,那别人又怎么会主动和你说话呢?如果别人不主动和你说话,那别人又怎么去了解你?如果别人不了解你,那又如何共同工作?如果不能共同工作,你试用期还能留下来吗?有时刻意也不是什么坏事。

  我在一次活动过遇到过这么一位先生,他在活动中老抢别人的话,还老跑题,但在当天的活动中所有人都记住了他,对于他来说,他的目的达到了,他就是成功的。我又想到有人说过,做广告有两种可能:一是做得超有创意,从而让人记住;二是做得烂,但依靠疲劳轰炸,也能让人记住。对于新人而言成功的定义是什么?也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有实力,有创新意识,对整个部门有帮助,自然脱颖而出;二是“百搭”,见谁就搭讪,我见过这样的人,混得很好。如果这两者都做不到,新人又如何谈成功?Jim朋友把刻意看得太重了,其实和人打打招呼、拉拉家常并不是刻意,而是一种正常而有礼貌的交往。(完)

实习怎么和同事熟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