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教师文案

幼儿园了教案反思最新7篇

好的教案会使得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教案是教师为实现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了教案反思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了教案反思最新7篇

幼儿园了教案反思篇1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灯,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通过参与情境游戏活动,理解红绿灯的作用,进行安全教育。

3、从小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品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遵守社会交通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红、黄、绿灯,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2、难点:理解红绿灯的`作用

活动准备

红、黄、绿灯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师出示红、黄、绿三个圆片,让小朋友猜猜你想到了什么?引出活动主题,跟着小不点一起来认识红绿灯。

二、认识红绿灯:

看视频课件提问题:

1、小不点他们来到了哪里?那么多车,要是撞上怎么办?

2、红绿灯是做什么的?

3、红绿灯是怎么指挥交通的?

4、看看小不点他们在路口又有什么发现?

5、你们知道什么是红绿灯和斑马线了么?

教师小结:

小朋友坐车或行走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绿灯可以走,红灯不能走,过街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过,要慢慢走,不能乱跑。爸爸妈妈在要牵着爸爸妈妈的手。

三、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玩法:老师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四、学习儿歌:红绿灯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主要是从幼儿的兴趣引导,先激发幼儿兴趣,从而认识事物,在参与到游戏中领悟。

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氛围浓厚,大部分幼儿都能在玩中认识到遵守交通的重要性。

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儿只注重于玩的过程,而没能在过程中认识到游戏的真正意义。所以,如果再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游戏中多让幼儿讨论,让他们自己去倾听领悟。

幼儿园了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比较高矮、粗细,能够按高矮、粗细给10以内的物体排序。

2、感知物体高矮的不变性和相对性,尝试用不同感官比较物体的高矮、粗细。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圆柱体形状的积木(高矮不一)。

2、两个粗细不一的易拉罐。

3、每组一筐粗细不同的瓶子(数量为1~8个,其中有两个一样粗、两个一样高)。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比较高矮,感知高矮的不变性和相对性。

1、感知高矮的不变性。

(1)教师先请一名幼儿和自己站在一起比高矮。提问:我们俩谁的个子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两人并排比,谁高出一部分,他的`个子就高)

(2)教师和幼儿站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进行比较(幼儿站在椅子上,高于老师),提问:现在比比看谁高,谁矮,为什么?

(3)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应该怎样比高矮?(物体底部要对齐比较)

2、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1)教师请一名幼儿甲和自己比高矮,再请另一名幼儿乙(乙要比甲矮)和甲比高矮。

(2)提问:怎么一会说甲矮,一会又说甲高呢?到底甲是矮,还是高?

3、寻找发现

(1)提问:想一想,在我们的周边环境中,什么东西高?什么东西矮?

(2)教师任意出示一个物体(如书,笔筒),请幼儿在教室内找出比它高或者矮的东西。

二、出示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瓶子,引导幼儿交流比较粗细的方法。

教师:

1、这2个瓶子有什么不同?(高矮不同,粗细不同)

2、你怎么知道这2个瓶子粗细不一样呢?

3、除了用看的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粗细呢?(重叠摆放观察,用手触摸感觉,用线围圈等)

三、寻找发现。

1、从身边的物品中找出几样东西,比一比,谁比谁粗,谁比谁细。

2、教师任意说一个物体(如桌子腿),幼儿在活动室内找找比他粗或细的东西。

3、找一找身上哪些部分粗,哪些部分细,尝试按粗细给他们编号。

四、按高矮、粗细顺序给瓶子排队。

1、每组一筐高矮、粗细不同的瓶子(数量为7~8个,其中有2个一样粗、2个一样细、2个一样高),请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谁粗谁细,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比较。

2、请幼儿按高矮给这些瓶子排队,想一想一样高的瓶子应该怎样排。

3、每组幼儿说说是按什么顺序给瓶子排队的。

4、两人结伴,拿取3~4个瓶子,一人闭上眼睛按高矮或粗细给这些瓶子排排队,另一幼儿检查。

五、教师引导幼儿做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六、请幼儿找找教室外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比较高矮、粗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由于我准备的教具都是幼儿平时生活中可见的,而且接触比较多的,所以幼儿非常感兴趣,抓住幼儿的兴趣特点我展开本次活动的重点就是粗细和高矮是具有相对性的,经过了幼儿自身的比较,也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相对性这一抽象的概念,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活动气氛很好。

幼儿园了教案反思篇3

目标:知道太阳是个大火球,能发出很强的光和大量的热;初步懂得太阳与人、动物、植物的`关系;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

准备:墨镜、涂上墨汁的胶片若干;放大镜、火柴棒若干;

实施:

一、集中活动

1、带领幼儿到室外观察太阳:太阳是怎样的?为什么要用墨镜看太阳?

2、分别让幼儿站在阴暗处和阳光下感受太阳的温暖

3、户外聚光实验:放大镜在阳光照射下,慢慢向上或向下调整,直到聚成一个小光点,然后将火柴头放在光点下,看看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

二、讨论活动

1、请幼儿将自己实验的发现介绍给大家。

2、讨论太阳与人和动植物的关系。

3、小结:如果没有阳光,植物便无法生长,动物便会缺少事食物,也就无法生存,所以动物也需要太阳,人和动物一样也离不开太阳,人体晒了太阳才会更健康。

4、介绍太阳能用具,鼓励幼儿思考,激发幼儿好好学习,开动脑筋,以后长大了让太阳能的作用发挥得更大。

三、学习儿歌:《太阳》

幼儿园了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通过多种平衡凳游戏,发展幼儿的灵敏、力量和速度,同时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力、思考力和创想能力。

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平衡凳10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坐成一行,面对教师,玩《抢位》游戏。

1、当听到哨声后,幼儿快速起立,换坐至相距4米远的另一排长凳上。

2、听到语言提示后,幼儿快速站立,再次换位。

3、听到击掌声时,换位。

4、区分有效和无效口令拍掌三次为有效移动信号。

5、用眼睛来区分,三个手指为有效移动信号。

6、请幼儿用眼看,耳朵听,脑袋想,有效地区分各种干扰信号,例如口令击掌1至2次,伸出两个手指等,但有效信号仍是伸三个手指或击掌三次。

7、综合运用各种信号,但只有跺脚才是移动信号。

二、幼儿仍保持原对形,继续玩平衡凳游戏

1、将平衡凳的数量适当减少,促使幼儿们相互照顾,以便全体都坐在平衡凳上。

1)每次换位后,均减少一个平衡凳,鼓励幼儿想到他人,能在仅剩的凳面上坐下来。

2)仅剩一个平衡凳时,要求全体幼儿开动脑筋

2开始不提示,让全体幼儿尝试

3适度提示,以站立姿势来尝试

4提示幼儿应多想到同伴,采取紧贴和侧站的方式,增加空间,完成任务。

三、幼儿休息,教师将平衡凳排列成相距半米至一米的纵向障碍

1、幼儿以行走的姿势跨越障碍

2、幼儿以小跑的姿势跨越障碍

3、幼儿以快跑的姿势跨越障碍

4、将幼儿分成若干组采取自己较喜爱的动作过障碍

四、幼儿绕场慢跑放松后回班教改心得:

一物多用,能促使师生共同开动脑筋,创想出丰富多彩的活动方法,还能提高活动课的密度,减少搬运和布置器材的时间,值得倡导。

游戏反思

抢椅子游戏是我们传统民间游戏中流传非常广泛的一个游戏,游戏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操作性强。但是如果长时间使用一种规则进行游戏的话幼儿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为了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和持久性。我在原有游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创新,注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将一种游戏演变出多种玩法,让抢椅子游戏的更丰富、更好玩、更能调动起幼儿的兴趣点。从整个游戏过程来看,幼儿积极投入,兴趣高涨。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提高了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同时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椅子游戏的快乐。

幼儿园了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2/4拍节奏,能表现ⅹ、ⅹⅹ和ⅹ—等节奏;

2、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初步学习用瓶罐表现音乐的强弱并有节奏地为音乐进行伴奏

3、乐于大胆探,体验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不同的瓶瓶罐罐若干

2、节奏卡片“ⅹ”和“ⅹⅹ”若干,火车图片一张

3、《大猫和小猫》伴奏音乐及节奏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认识节奏“ⅹ”、“ⅹⅹ”和“ⅹ—”。

1、简单的节奏练习。

师:请小朋友们拍拍手,和老师一起来欢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到来吧!

ⅹ ⅹ︱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 —︱

师:今天呢,我们班还来了一列节奏小火车。看看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吧!

这是“da”(出示卡片“ⅹ”);手牵手的是“dada”(出示卡片“ⅹⅹ”);而跟着一条小尾巴的是da 2;

师:(出示全部节奏卡)老师先来完整念一遍吧!

幼儿跟念节奏,教师提醒幼儿“dada”要唱的快一些。

2、变换节奏卡,幼儿认读。

师:节奏小火车还会变队形呢。(教案网)看看谁能念出这列节奏小火车。(请个别幼儿认读,表扬完整念出节奏地幼儿)

3、引导幼儿幼儿用身体表现节奏。

师:除了拍手,我们还可以怎么表现这些节奏呢?

师:我们一起跟着节奏来拍拍肩(跺跺脚)吧。

二、试用歌曲《大猫和小猫》练习2/4拍节奏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

师:(出示小猫图片)节奏小火车还带来了两只小猫呢。快打个招呼吧!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喵喵喵喵喵;我是一只小猫,我的声音很小,喵喵喵喵喵。

2、教师出示节奏谱,边唱边演示一遍打节奏。

3、教师启发幼儿探索合适的力度分别表现大、小猫的形象。

师:大猫声音大大,我们可以拍的响一些;小猫声音小小的,我们可以轻轻地拍。

三、自由探索瓶罐打击乐器,激发幼儿演奏的欲望。

1、瓶罐宝宝听到小朋友伴奏的这么好听,它们也想来唱歌了。请小朋友们和瓶罐宝宝玩一玩吧!

2、探索节奏快慢与瓶罐演奏的关系

师:我们的罐子来表演“ⅹ”、“ⅹⅹ”和“ⅹ—”,可以吗?

“dada”的时候要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呢?

3、探索节奏强弱与瓶罐演奏的关系

师:我们想用瓶罐宝宝学学大猫叫,怎么办?(用力摇)

那怎么学小猫叫呢?(轻轻摇)

4、播放歌曲,教师示范演奏一遍。

四、瓶罐演奏会。

1、瓶罐演奏会马上要开始了,瓶罐宝宝们准备好了吗?大猫出来了,记住,大猫的声音是大大的,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听,小猫出来了,小猫的声音是小小的,可要记牢哦!

2、教师放慢速度哼唱歌曲,指挥幼儿用瓶罐打击乐器演奏歌曲。

3、分组演奏,请男孩子来当一当大猫,女孩子当一当小猫。看教师指挥演奏歌曲。

五、送瓶罐宝宝回家。

1、刚才瓶罐宝宝和我们玩了这么久,玩累了,让我们哄它们睡觉吧。播放歌曲《小星星》,幼儿轻轻地抚摸瓶罐宝宝,使其不发出声音。

2、我们送它们回家吧,记住可别吵醒它们。幼儿将瓶罐送回篮子。

3、外面还有很多空瓶罐,它们也想变成会唱歌的瓶罐宝宝。小朋友让我们去找一找,收集更多有用的空瓶罐吧!

六、延伸活动

1、把幼儿收集的瓶瓶罐罐投放到美工区,让幼儿动脑动手变废为宝

2、把制作好的瓶罐打击乐器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继续练习打击乐活动。

活动反思:

在生活中整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在生活中整合”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一个壳点。本次活动就力图体现“生活化”和“整合性”。

1、来自生活——突出一个“趣”字。

瓶子是宝宝喜欢的东西,摇一摇、滚一滚、踢一踢、盖一盖、敲一敲、装一装等,宝宝对瓶子可以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此选择瓶子来组织本次活动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给宝宝的学习带来了乐趣,能寓教于乐。

2、通过生活——突出一个“活”字。

首先是体现了泛灵论的思想。宝宝年龄小,对世事万物都赋予生命的气息,在宝宝眼里,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是活生生的。在本次活动中我针对宝宝的这个特点,设计了以下环节的活动,例如把瓶子变成了娃娃,让宝宝比较瓶子的身材、给瓶子戴帽子、喂食物、让瓶娃娃唱歌、给瓶子贴上简单的图形变成让它可爱的小老鼠等。在宝宝的眼里,瓶子真正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有生命的东西。

其次是体现了领域整合的灵活性。培养完整的人是现代教育提出的新思想,实践也证明,孩子是不可能纯粹单面地受教育和成长的,孩子年龄越小,学科的影子就要越淡。课程的整合可以指导和帮助幼儿从小完整地观察、认识世界,进而去把握整个世界。因此,本次活动以“瓶子”为主线,以宝宝熟悉和喜爱的“猫”为主角、以“音乐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灵活整合各个领域的知识,如音乐中的打击乐与歌唱表演;数学中的形状、点数、配对;科学中的声音大小与用力大小的关系;健康领域的喂娃娃吃东西;美术中的粘贴制作;社会领域的礼貌、环保教育;语言领域的英语复习、反义词练习等等。整个活动力求自然流畅,有血有肉,体现整合的灵活性,而不是牵强附会。

3、回归生活——突出一个“动”字。

生活是动态的,幼儿的活动不仅要注重“活”,更要体现“动”。在新课程中,“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手动脑,强调“体验性”,而且,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强调在体验中学习。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给宝宝准备了充足的学具,让宝宝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表达,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从本次活动也可以看出,宝宝是不断地在动中学,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

4、高于生活——突出一个“情”字。

课程仅仅回归于幼儿的生活是不够的,还必须高于幼儿的生活。本次活动通过宝宝与瓶子多种形式的互动,突出了生活中的“情”字。生活是充满感情的,没有情调的生活会索然无味。本次活动的“情”主要体现在激发宝宝热爱生活的情感上:让宝宝在潜意识里感受到生活的情调——既然不起眼的瓶子就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如此多的快乐和启发,那么生活中的一木一石、一碗一筷更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从而让宝宝更加热爱生活,也对形成宝宝积极健康的心理,养成其积极乐观的个性非常有利。

幼儿园了教案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香蕉的外貌特征与生长特征。

1、 尝试掌握棉签绘画的技能,能独立完成画作。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写意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ppt香蕉的图片

2、 颜料,抹布,瓶盖若干,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有喜欢吃的水果吗?

夏老师最喜欢吃的水果是香蕉,你们喜欢吃吗?

二、 出示ppt

师:我这里有一些特别漂亮的香蕉,请你们来看看。

它们长什么样?长的像什么?

出示“站”起来的香蕉。

这个香蕉怎么了?像什么呢?

三、 介绍材料

师:今天夏老师带了一个神奇的工具来帮助我们画香蕉,让我们一起看看。

(出示棉签和卡纸)

用棉签怎么画香蕉呢?你们觉得应香蕉吧!

(边讲述画法边在幼儿眼前完成画作)

四、 幼儿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作品)

五、欣赏幼儿作品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画的香蕉?

(师幼共同欣赏作品)

反思:

香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平时在我们幼儿园里也能吃到。所以当我出示图片时,孩子们都很兴奋:老师,这是香蕉。问到香蕉的样子,孩子们也是能够很清楚的说出来。问到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也有了一点局限,都是小船,黄黄的,再没有其他的了。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发挥更多的想象力,我起了一个头,弯弯的香蕉像飞镖一样,开始我还担心孩子们不认识飞镖,只听到孩子们马上说:老师,飞镖飞出去会回来的。接下去,孩子们的思维就慢慢打开了,有的说像滑滑梯、跷跷板,黄的颜色像月亮等等。这次的绘画作品我放到了卡纸上,颜料不容易印出来,看到这次的作品,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棉签画的能力。也能够很清楚的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幼儿园了教案反思篇7

活动目的:

1、掌握简单的用筷子的技能,并能按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游戏。

2、体验参与娱乐游戏的乐趣。

3、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筷子若干、竹筒4只、花生、黄豆、沙包、弹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筷子

1、 这是什么?你们平时都用它做些什么?

2、 筷子除了可以吃饭,还可以做很多游戏,你们有没有用筷子做过游戏?

3、 筷子还可以做哪些游戏?

二、自由选择、结伴游戏

1、 导入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筷子和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和它们做游戏。

2、 观察场地和材料:分三块场地(一块是地毯,上面放有许多筷子;第二块场地上放有筷子和竹筒;第三块场地上放有花生、赤豆、沙包、弹珠和筷子。)

3、 幼儿自由选择场地和材料进行游戏

三、交流讨论

请三组的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和筷子是怎么做游戏的。

四、幼儿再次游戏

鼓励幼儿学一学其他同伴的方法,与筷子和其他玩具一起做游戏。

活动反思:

1、 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进行活动,既方便又简单也很实用,很贴切农村的乡土特色。

2、 设计的活动能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气氛活动,孩子也很积极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