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教师文案

认识蛋幼儿教案推荐5篇

写教案是教师应该要掌握的一项技能,教案可以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蛋幼儿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蛋幼儿教案推荐5篇

认识蛋幼儿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理解它们表示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认识数字1—3》

活动过程:

一、感知3以内的数量并按相应数量排列图片。

1、播放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图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

2、引导幼儿按序排图片。

师:请小朋友按动物数量的多少给它们排队,最少的排在最前,最多的排在最后。

3、师幼集体验证是否按数序排列卡片,并引导幼儿说一说卡片是怎样排列的。(1只猫、2只兔、3只鸡)

二、认识数字1、2、3。

1、师: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只猫呢?(出示相应的数字)这是数字几?它像什么?

2、逐一引导幼儿为2只兔、3只鸡匹配数字,并引导幼儿观察数字2、3的字形。(方法同上)

三、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师:数字1除了可以表示1只猫,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2除了可以表示2只兔,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字3呢?

四、游戏练习。

1、用手指表示数字(我们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你会用小手表示数字1、2、3吗?)

2、我出手指你来说。

3、我来说,你来比。

4、看实物出手指。

认识蛋幼儿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2、认识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使用。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活动难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用钱购物的经验。

2、材料准备:课件ppt、创设“超市”的情景、学具“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猜一猜谜语。

谜面:长长方方一张纸,上有人头和数字。拿它可以进超市,买了东西报数字。多退少补很简单,小朋友快试一试。

谜底: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仔细观察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大小和图案不同,看钱上面的数字。

小结:这些人民币上都有数字和图案,长方形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形的人民币叫硬币。面值小的人民币分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币分为元,如100元。

2、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那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学具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所出示的人民币。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张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张人民币不见了。

3、学习10元以内的兑换 1张2元等于2张1元;1张5元等于5张1元;1张10元等于10张1元。

(三) 游戏活动

师:小明家的超市开张了,我们去小明家的超市购物吧。游戏“开超市”,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超市”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多的一组当顾客,人数较少的一组扮售货员。买东西时要算清自己应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地付钱、找零钱。

(四) 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和兑换,请小朋友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并能算出自己所买东西的价钱。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认识蛋幼儿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2、学具的缺乏使得学习成为纸上谈兵:考虑种种因素,害怕让学生带人民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带学具,致使学习这部分知识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当然不理想。

小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

认识蛋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并知道其代表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目测等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巩固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若干,动物图片若干,小刺猬背果子,幼儿操作练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师:(教师身上贴1—5数字):小朋友们看,我的身上有什么?(复习数字1—5)这是数字国王送给我的礼物,他还邀请我们去他的王国玩。开着你的小汽车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幼儿目测动物数量,巩固对数字“4”、“5”的认识。

师:数字王国到了,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从我的身上找出数字宝宝送给它。

三、认识数字“6”。

师:(出示小刺猬)谁来了呀?它的身上有什么?瞧:我这儿有许多水果,谁来帮助小刺猬背果子?可以对它说什么?还可以怎么说?(数字5可以表示5个水果,5个水果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小刺猬要给小朋友们变魔术,(添上一个水果)你发现了什么?数字5还能不能表示6个水果?6个水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出示数字6)6像什么呢?知道6里面有6个1,6个1合起来是6。

师:这6个水果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每一种有几个?(1个),共有几个?(6个)6个1合起来是几?6里面有几个1?

师:请幼儿讨论讲述“6”还可以表示什么?

四、操作活动。

师:数字国王带来了两张神奇的卡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师:数字国王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神奇的卡片,快去玩一玩吧!

(幼儿在音乐声中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反思:

在活动后,大部分的孩子完成的不错。有薛力伟、顶顶、马子悦、德德、这几个小朋友认识了数字6,在拿出同等玩具时出了错误。在我一步一步慢慢地对他们几个再次引导最后也完成的不错。只有给孩子们时间,一定会越来越棒的。加油宝贝们!

认识蛋幼儿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认识时钟ppt。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练习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了解时钟的用途,激起幼儿认识时钟的兴趣

1、请幼儿猜谜语:

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钟表)

师:你们见过钟表吗?在哪里见过?

2、钟表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出钟的用途)

小结: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我们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二、观察活动

逛钟表店,观察钟表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哪些地方是相同的?通过观察活动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秒针的不同。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2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3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3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探索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秒针、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

师:孔老师手里有一个时钟,小朋友仔细看,提问: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看把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从12到1上)时针和分针转动方向怎样?

3、得出结论:秒针、时针、分针朝着同一个方向(顺时针)走,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当分针走12个数字(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出示整点,问这是几时?分针和时针指向哪里?

提问: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哪个地方一样?分针和时针指向哪里?它们分别代表几时?

小结:分针指在12上,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时。

2、出示半点,问这是几时?分针和时针指向哪里?

提问: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哪个地方一样?分针和时针指向哪里?它们分别代表几时?

小结:分针指在6上,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半。

3、小朋友第二次探索活动,练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

五、通过练习掌握整点和半点

六、通过视频总结时钟的有关知识内容

延伸: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资料,简单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

师:古时候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聪明的叔叔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小朋友,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标签:教案 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