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我们仨》读后感8篇 家庭沟通与爱的永恒价值

《我们仨》是一部由杨绛所著的经典小说,以作者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书三人的真实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在相互依存、相濡以沫中经历人生各种起起伏伏的故事,展现出家庭、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真谛。读后感人肺腑,令人唏嘘不已。

《我们仨》读后感8篇 家庭沟通与爱的永恒价值

第1篇

看惯了现今的明争暗斗,看淡了生活的不义不忠,现在静下心来细品这三个人走过的一路,真的有种难言的感动。经历着社会的洗礼,可心灵依旧纯洁;经历着战争的侵扰,可信仰依旧坚定;经历着疾病的纠缠,可亲情依旧温馨。犹如品味一盏香茗,苦涩中夹杂着清香,“我们仨”的生活亦是如此。

只可惜一切都没能逃过命运,如书中所说,只留下“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圆圆离去,钟书也没能陪着杨绛走到最后。不敢想象,这位老人要怀着怎样苦涩的心情完成这本书,但还好,这本书确实真真切切地记录了他们仨的'幸福。

读过杨绛与钱钟书爱情的点点滴滴,才懂得真爱亦是知己,爱人亦是灵魂的伴侣,是何等的幸运。当今的情侣又有几对是这样呢,拥有再多的甜蜜,也没能牵手走到最后;而今的夫妇又有几对是这样呢,可笑那么多匆匆的离婚,只是因一句性格不合。

我们急着完成人生的任务表,考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老去。结果一切都是那么仓促,仓促到我们都忘了品一品生活最原本的味道,忘了到底怎样的精神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然而请你别忘记,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财富,而家,也永远是你最温馨的港湾。

《我们仨》读后感8篇 家庭沟通与爱的永恒价值 第2张

第2篇

杨绛先生以深触的笔法描述了他们一家三口63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那种人生的体验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才会明白。这是一本回忆录,也是一部生命史。

正如先生语录中所言:“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一生都在盼望着建功立业,想要经历一番惊涛骇浪,走一波世事无常,但是心灵的宁静淡泊才应该是我们真正的'心灵归宿。

或许只有像杨绛先生那样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情才能够悟到这样深刻的真理吧。读《我们仨》得到的不光只是心灵的宁静淡泊,还有一种对家的爱恋,我们常常对幸福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是爱情、是友情,更多的应该就是亲情了吧,《我们仨》是一部家庭生命史,一家人在一起,没有什么支撑不下去,我们将来也会有自己的家庭,一家人在一起,这或许才应该是最大的幸福吧。

幸福,淡泊,应该是我们在追名逐利之后才会发现的吧,愿我们所有人都能够真正早一些体会的到,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第3篇

在这个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风,多么得清新亮丽,吹散走燥热,带来别致的温暖,伴随着我度过整整一个学期。

这本书其实是作者对钱钟书、杨绛、钱瑗一家人的亲情回忆,记叙了一个知识精英家庭大半个世纪的家庭故事。这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只有两页;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用意识流写的梦境,冥冥蒙蒙,虚虚实实,亦幻亦真,我看不太懂,可能是属于“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吧。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着墨的篇幅,娓娓道来的是一个家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个个日子。

这是关乎于亲情、回忆、思念的叙事,有个再平凡不过的主题——我们仨。然而,正是如此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就是仨个,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一个小团体,似乎他们所说的每句话语前都会加上“我们仨……”这像是他们彼此间的自豪。

岁月是无情的,割不开,断不了。它是佳酿的最好催化剂。两位携手走来的'老人,无论是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在这么一个令人尊敬的学者之家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不似,仿佛一位跨越了年龄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罢了。可是,当他们各自开始工作,却又是互不相扰,尊重着彼此。这样一个家庭,是让人羡慕的,它让人温暖、感动。

第4篇

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然而我们却不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但通过阅读《我们仨》这本书后,我对他们的认识更近一步了。

整本书分为两部分,低一部分中,杨女士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是我最喜欢的.。是写了钱氏夫妇赴英国留学,他们远离家乡,不复早父母庇荫之下,都有点战战兢兢,但他们两人作伴,相依为命,他们在那的生活可以说是又节居又欢乐的。印象比较深的是钱先生出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了大半个门牙。我都为他揪了吧心。幸好他没事。在牛津学习时,由于学费较一般学习昂贵,还要另交导师费,房租,伙食费也较高,于是为了节省点,杨女士不得已而求其次,只去做个旁听生,听几门课,到大学图书馆自习,并且钱氏夫妇还是去老金家做房客,可见他们还是很节居的。这本书告诉我们钱氏夫妇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女士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钱氏夫妇在学界德高望重,然而我们却不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但通过阅读《我们仨》这本书后,我对他们的认识更近一步了。

第5篇

这个学期·伊始,我读了一本书——《我们仨》。这本书是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在丈夫、女儿相继离世,在“我们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时,写下的生活回忆录。

这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没有着太多笔墨,寥寥两页,拉开了那“长达万里的梦”的序幕。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如梦似幻,我只觉朦胧,没怎么看懂。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就是着墨的地方了,这一部分主要写杨绛老人对于“我们仨”生活点点滴滴的回忆。

然而,令我最有感触的还是封底杨绛老人的题字:“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这是一句多么平实的话语,然而我却从中读到了老人空留自己一人的心酸与刻骨铭心的思念。如今社会,()而许多老人很久才能见到儿女一次。老人思念,而儿女们却浑然不觉。科技如此发达,家人之间当然也减少了相见的机会,人与人的内心之间之间仿佛隔了一层厚厚的屏障。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中那份平淡却又深刻的情感,是现代人无法体会的吧……试问,在这个交通十分方便的时代,多远的距离都不成问题。但是在身体靠近的.同时,我们的心灵也同样靠近了吗?我认为没有!我们的心中,怕是已没有这本书中杨绛老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了吧!

我喜欢这本书,不仅是因为它的情节,更是因为其中包含的厚重的爱!

第6篇

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上几页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我是从第三部分开始看的-《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前两部分我还没看,我是个平凡的人,我只想看他们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还真的忘了钱老和圆圆离开我们已久了。

我最衷情钱仲书夫妇的低调和博学,而钱老的幽默和杨老的平和更是让人生敬,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可是我却无法说出我的感受,他们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荣誉时的低调,为人处事只求无悔于心,钱老一家人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他们一家人始终是乐观的,无论困苦与荣耀,始终宠辱不惊,真是于平凡中显出不平凡。

对中国这个著名的家庭的亲情故事,面对他们的温暖与欢乐,沧桑与忧伤,面对书中简单而朴白的文字,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那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可谓得了汉语的精髓,世入了人生的化境,读这样的书,真是让人既心往之,又感慨万千。

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

第7篇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跟随杨绛先生的脚步,一页页画面从我眼前略过。“我们仨”的温暖、幸福,令我久久不忘。

一九三五年,杨绛与钟书新婚后来到英国牛津大学求学。辗转多次,在巴黎迎来了“misssinghigh”——钱瑗,于是“我们仨”相聚了。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仨”始终相依。杨绛的一句“不要紧,我会做”就足以让钟书放心;圆圆在去世前不久不放心妈妈,特地写信教妈妈做饭;圆圆生病时,杨绛夜夜“看见”她。“我们仨”始终相互信任,不论什么结局,都是心连心走下去。

正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管世风如何,不管身份如何,杨绛夫妇一直低调平实,淡薄名利,宁静超然。书中曾写“嘤其鸣兮,求其友声。”“有名就是多些不相识的人。”

杨绛的'文字,清新脱俗,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真谛便是归本,珍惜。我仿佛看到杨绛夫妇正坐在无限好的夕阳下,浩瀚的江面如明镜,柳树在晚风中飘扬,他们在人群中不是最显眼的,却有着一种不同于凡夫俗子的气质。

第8篇

杨绛先生去世那天,记得所有媒体都在用《我们仨》送别她,温情脉脉的说“我们仨终于又可以团聚了”。那是我所见过的很温柔,祝愿多于感伤的一次送别。

没有翻开《我们仨》之前,窃以为也会有大篇幅的对“死亡”哲学的讨论,就像陈希米的《让“死”活下去》一般在怀念史铁生中聊聊死亡。可是读了之后才发现,真正拿到明面上来提及(还不是谈论)死亡,不过是书的最后两段,才真正叙述钱媛和钱钟书两人的'逝去。没有感伤、恐惧死亡,没有热切期盼我们仨重新相聚的那天,有的只是细水长流的生活琐事,一点一滴。想起思想史课上谈宗教,讨论中国老人为什么都那么恐惧死亡。死后一无所有,一了百了,不复存在,这才是可怕的地方。可是,如果就像《我们仨》这般,我们只是失散了。他们走了,我又回到了旅馆。“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他们走后,家又变成了旅馆。我还在和以前我们分散时那般,淡然生活,浓浓思念,寻觅归途,总有相见的那刻,总会再次找到我们的家。这般考量下,死亡又怎会冰凉的可怕?

还没有看《寻梦环游记》,很适合一起看,了解墨西哥的亡灵节为什么可以是一个欢歌乐舞的日子。然后应该会更明白为什么中国老人最怕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