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7篇 "素材丰富,亲测有效!小学数学教案大集合"

本文为小学数学教案集锦,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教案内容详细,易于理解,覆盖了小学数学各个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分数、小数、几何等方面。希望通过这些教案,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7篇

第1篇

1.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理解等式。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理解方程的意义,渗透符号意识,发展数感。

2.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的过程中,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模型思想。

3.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激发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谈话:同学们,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许多的珍稀动物,你知道有哪些?

课件出示:(金丝猴、短尾猴、白鳍豚、东北虎、熊猫)

谈话:老师非常喜欢憨态可掬的熊猫吗?瞧,它们在做游戏呢。

谈话:观察这个式子,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式子有什么不同?

谈话:想一想,生活中,你学习的知识中,也有相等的关系吗?

谈话:同学们看,又来了一只熊猫,你猜会发生什么情况?

谈话:小熊猫跳上去后,跷跷板是这样的。你能说说这三只熊猫的质量有怎样的关系呢?

预设:一只熊猫的质量加40千克熊猫的质量等于100千克熊猫的

谈话:同学们找得到了跷跷板中相等的关系,能用更简洁的式子

谈话:真了不起,会用字母表示未知数。不知道的数量,我们通常用字母表示。一般情况下,像这样的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

谈话:现在两边的熊猫交换了位置,你还能用式子来表示吗?

小结:看来“=”不仅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还可以表示相等的关系。

预设:3x=200+200,x+x+x=200+200小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谈话:说说你这个式子的意思?(引导学生说说谁和谁是相等的)

谈话: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相等,你能说几个这样相等的式子吗?

谈话:这幅图中,既没有跷跷板、天平,你还能找到相等的关系吗?预设:两只金丝猴的质量和一只短尾猴的质量是100千克

教师引导,也就是这些猴子的质量和与100千克时相等的

小结:像这样相等的关系数学上称为等量关系。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常需要先找到这样的关系。

谈话:看图找等量关系同学们都学会了,有些等量关系还藏在文字信息中,试试看,你能不能找到他们。

(1)课件出示: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1980年约有

谈话:你太棒了,抓住了关键的信息,你很会读题和思考。

谈话:根据这个关系,你能用未知数x表示出它的等量关系吗?

(2)课件出示:20xx年,我国野生大熊猫约有1600只,是人工养殖大熊猫数量的10倍。

谈话:为了保护珍稀动物,我国采用了人工繁殖的技术来增加珍稀动物的数量。

谈话:自己默读题,你能找到哪几个相等的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7篇

第2篇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镜子,好吗?(每人一面小镜子)

(1)师:这幅图画中,怎么会出现两栋房子、六只天鹅?怎么岸上有树,水底也有树?

师:(放大房子图)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吗?它们的方向怎样?

师:其实这也是数学知识,是一种镜面对称。(出示课题)

(1)发给学生只有半边图象的卡片,请他们想办法猜出另半边图象是什么?(小组活动)

(2)用镜子照自己的脸并做各种面部表情,同时观察镜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变化。

师: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镜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师说:“小朋友们,让我们来照照镜子吧,好吗?”出示三面穿衣镜,请学生在镜子面前表演各种动作,同时请学生说出镜子里面的自己动作是怎样的。(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

镜子里的我左手拿笔,右手拿本子,镜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笔。

1。 判断。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圈出来。(教科书第71页第5题)

师:看,照镜子、水面倒影等等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数学知识,你知道了吗?

第3篇

新学期伊始,我们学校在4月18日下午对全组教师的教案进行了一次认真详细、全面具体的检查,现总结如下:

1、总体检查情况良好,绝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及所在班级实际,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课时教案突出“三维”目标,渗透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教学准备,过程清晰。

2、大部分老师的教案具有内容详细规范、项目填写齐全、突出重难点等优点,还体现了学习方法、课后小结具有实效性,学习形式多样性的特点。逐步向素质教育的目标靠拢。

3、部分教师要备好几门或好几个年级的课,任务繁重、备课量大,但他们都能认真对待、仔细备好每一门、每一节课,充分体现了各位老师对备课工作的重视程度。

4、多数教师根据教学对象和培训项目的不同、科学设计教案、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科学内容和进度。

5、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但教学的反思停留在形式化,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

1、在本次教案检查中,虽然备课次数不足的现象消失了,都能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要求。但是个别教案内容没有趣味性,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应该引起全体老师的重视。2、部分教师的教案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没有体现情景的创设,不利于实际教学的操作。

3、大多数的课后反思过于简单。但不乏有写得好的反思,这需要各位老师值得重视。

1、继续重视教案中“分层设计”的整改,根据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作出不同评价。

2、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充分利用它山之石,让自己的教案不断完善、趋于完美。

3、加强集体备课,特别是口算、计算练习,设计练习时注意分层。

5、提倡教师课后如发现有更好的上课思路、方法,应及时写在备课本上,补上去或修改好。

以上是我校本次教案检查的大体情况。教案反映一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希望大家在不断钻研教学的同时,认真编写教案。也希望做的好的继续坚持下去,不理想的要端正态度加以改进,真正把教好书的口号落到实处。

第4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1、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盘秤、有奖竞猜的物品、一个1角硬币

(学生用)六人一组:10个1角硬币、10克、20克、30克、50克、100克的物品,2包500克的盐、苹果、饼干、石头、米、花生米、果冻等......

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师:今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好吗?

(生自由说出看到的商品名称、质量、有数字、有克和千克...)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生:(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1角硬币)你猜一猜有多重呢?

师:你们真棒,一枚1角的硬币约重1克。请大家拿一枚1角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好啦,感觉怎么样?

师:大家知道1克的重量了,现在找一找生活中有那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

生:乒乓球、小发夹、药片、小螺丝、纽扣、图钉......

师:你们真利害能找到这么多大约1克的物品,那你还能找出10克、50克、100克的物品吗?

师:大家真聪明,找到这么多以克为单位不同重量的物品。

师:请大家从篮子里找出100克的`物品。看哪一组找得最快。准备开始。

师:刚才第二小组找100克的物品又快又好,现在我们再来找出1包500克的物品,准备开始!

师:一袋盐500克,那么两袋呢?(生答师板书:1000克)

师:我们在验证之前一齐来认识盘称。我们一齐来观察一下。(观察盘称认识盘称)

师:现在我们把两袋盐放在一起,用盘秤称一称。那么大家知道有多重啊?(学生操作称量)

师:那么1000克和1千克哪一个重呢?(相等)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师:老师想到超市买几样东西你能帮帮老师吗?(能)

生:我发现虽然1千克的石头少,1千克的饼干多,但是他们的重量是一样的。

师:现在我们每人轮流掂一掂,试一试这1千克的感觉,各小组也可以交换物品试一试。

师:真的吗?好了,我们拿出1克和1千克的物品比一比。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称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单位,称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

同学们学了这么多知识,熊猫老板很想请大家去他的超市帮忙,你愿意吗?听听熊猫老板的要求吧?(想成为我的职员可不容易,要经过三关的考验。勇敢的小朋友请来吧!)你们有信心吗?

第三关:亮亮去春游写了一篇日记请小组合作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改正。(课件出示)

亮亮今天春游啦!他为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两个,150克重的一个...他们班游玩的地点是动物园,在那里亮亮看到了许多动物,他最喜欢重达3000克的、和脖子长达3克的。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这么好,老师想送些礼物给大家。请看,想要吗?

师:呵呵,都想要,不过,得先猜猜它有多重?哪个小组猜对了奖品就是你们组的!

(每组一分物品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说出重量。)

第5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56页-57页。

2、使学生掌握“相互平行”与“相互垂直”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线定义中“在同一个平面内的”的含义。

师:我们在第三单元学习了线段、直线和射线,现在请你在你的本子上画出一条直线,再回忆一下直线有哪些特征?

预设:(1)直的(2)向两边无线延伸(3)无法测量(2)没有端点

师:在你刚才所画的直线旁边随意再画一条直线,会发生什么情况?

预设:通过回忆直线的特征,构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平行与垂直。

问题一:采用小组合作探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而发现什么是平行。

问题二:通过学生观察,教师讲授,得出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概念。

(1)提出问题:观察一下每组中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你能按位置将他们分分类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4)出示定义:我们将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下了一个定义: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5)提出问题:你从刚才读的这句话里找到那些重要的信息?

(7)对抗:为什么要强调一定要在同意平面内?不在同一平面内行不行?

(8)演示:出示画着两条平行的直线的白纸,然后将纸沿着两条直线中间剪开,成两个平面展示。

(9)提出问题:如何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平行?(a∥b);生活中有平行线吗?

(10)小结: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有平行线的存在,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操作:跟着老师一起来量一量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3)出示定义:我们将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的情况下了一个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对抗:你从刚才所读的这句话中得到哪些重要的信息?

(6)提出问题:我们如何表示他们呢?(a⊥b);生活中有垂直的例子吗?

(7)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垂直的例子,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第6篇

教学内容:教材p5~6例3、例4及练习二第1、9题。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在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笔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出示教材第5页例3的主题情境图。

师:观察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校有一个长2.4米、宽0.8米的宣传栏。现在学校要给它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师:给宣传栏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该怎样计算呢?

生: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传栏的面积。

师:那么怎样求宣传栏的面积呢?如何列式呢?生:2.4×0.8

师:这个式子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该如何计算呢?

生:算式是1.92×0.9,可以仿照上面同样的方法计算。(上右)

师: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小结:所有小数右边的数一律对齐,其他小数位从右往左依次对齐。

(2)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并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然后集体订正。

师: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通过列竖式计算,我们能发现一个问题,即这个算式中,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那么如何点小数点呢?

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②怎样得到正确的积?(因数扩大到它的几倍,积就缩小到它的`几分之一。)

③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以竖式中的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为例,说明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o补足。)

学生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回答上面的问题,归纳出计算小数乘小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生: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进一步得出“1看、2算、3数、4点”。

3.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2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师: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发言,说说自己的收获,并回答问题,教师予以点评。)

第7篇

指导学生汇总整理学过的计量单位,牢固掌握各种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掌握各种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及进率,正确使用计量单位.

提问导入: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归纳:我国从1990年起废除原来的计量单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目的是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扩大开放,不断发展面向世界的外向型经济.因此,我们要认真学好有关计量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量的计量.(教师板书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个长度单位实际有多大?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启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每个面积单位实际有多大?相邻单位间

师生归纳:面积单位是根据长度单位确定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就是100.

3.启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教师说明: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都是依据长度单位确定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容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实际计量时做到准确无误.

(2)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

(3)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需要多少块?把这些小正方体木块排成一行,有多长?

1.启发学生回忆: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并填写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