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长城观赏游记

  长城观赏游记

那些戎边者,把生命铸进野山长城一块又一块青砖里,欣慰地睡进了历史中。灵魂,无法回归故土,只有远在家乡义乌的一册又一册家谱上,有序地排列着他们不死的姓名。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长城观赏游记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长城观赏游记

踩着明丁的足印,披着大青山的风,走进西沟的风景。

我是后来者,为一段历史来造访山旮旯里这个有故事的,名叫立根台的山村。

山村,独版的古旧,很原始,很淳朴,很厚重。

似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情节,在村里村外半醒不醒。

站立在村口的石碑,是风景也不是风景,仿佛一尊历史留在西沟的志铭,记录着立根台的曾经。

陈列在村中的石碾、石磙、古井,是文物也不是文物,仿佛是岁月留在立根台的经历者,成为那一时代生活的见证。

漫步在山村的街上,既不时尚也不冷清,冷不丁你的目光也会撞上几百年前的故事,使人崇敬,让人感动。

街上人来人往,唯独不见了戚家军挂甲的兵丁。

那些戎边者,把生命铸进野山长城一块又一块青砖里,欣慰地睡进了历史中。灵魂,无法回归故土,只有远在家乡义乌的一册又一册家谱上,有序地排列着他们不死的姓名。

那些英灵的后代,一茬又一茬根植于野山的深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守侯着古长城的最初的梦境,守候着先辈白骨旁的家,守着远离尘嚣的安宁。

啊!他们就是西沟的歌,立根的魂。

登上大青山,我和我的诗歌一起在震撼中环望。

野山在蒿草的摇曳中撤退,长城在撤退的山峦上远去。

看!原始的险要,宏伟的博大,包容了所有的生命和死亡,包容了大山深处与长城朝夕相处的村庄。

我用一双柔弱的眼睛,收藏了野山长城断壁乱象透出的苍凉。

我用一双聆听的耳朵,录下了西沟长城残砖断裂发出的回响。

视野里三龙汇聚,从东、南、西三个方向飞来,龙的图腾呈“丁”形状,舞过几百年的岁月,留下粗犷而雄浑的大诗一行行。

透过历史的烟云,我的心抵达目光到不了的地方。

我似乎看到那位戚姓的总兵,仍站在敌楼上袖挽长风,为民族疆土的完整而列队、握剑点兵。

我仿佛看到那些为长城而死的灵魂,一双双血泪模糊的手,仍在山脊上用咸涩的热汗砌筑悲壮。

我真的看到那些为长城而活的生命,一颗颗献身赤城的拳拳之心,仍为家园的安宁而守望。

断断续续的长城在野山险处的险处,昭示我们,什么是精神。

层层叠叠的崛起在垛口高处的高处,昭示我们,什么是力量。

啊!一次震撼心灵的瞭望,西沟野山长城,让我这个后来者终生难忘,生命也茁壮。

此刻,我走在野山的无言里,走在岁月的历史中。

面前,是残墙断壁,回首,是断壁残墙。

有许多故事不时从这块砖面上隐去,又不时的从另一条墙逢中显现。

也许,后退一步,就能看到五百年前照在这里的太阳和月亮,是怎样陪伴着戚家军度过大山里的寂寞和苍凉。

也许,越过垛口,就能读到感动野山的诗篇,是怎样书写戎边者把热爱家园的心,从南国迁移北疆。

看着这满山原始而野性的壮美,想着几百年前这里抵御北方蛮人的景象。

我的思绪也从深深浅浅的近处,走向遥遥迢迢的远方。

无奈,我们的脚步再也溅不起沉积百年的烟尘。历史的长袖,再也舞不动今日现实的风,那些修筑长城的英灵尽管不死,却再也呼不声。

如今,这一切的一切呀,都随岁月睡进了历史,留下的只是断裂的墙、残缺的砖,和大青山脉上一片凝固的喊声。

走过西沟,走遍野山上带有戎边者体温的城堡、敌楼、烽火台,除了那些直达心底的震撼,让人感到的更多就是太平盛世里,让人安心的静。

而今,在英雄的野山找不到英雄,唯有青砖下载了岁月,每一块都储满了历史的回声。

攀上野山,面对长城山险,我惊叹。

惊叹,多少灵魂曾被那腾越燕山山脉的龙带去飞天。

惊叹,多少生命曾被那穿越历史的图腾而震撼。

而此时此刻,我惊叹的目光,竟被眼前古长城斑驳的青砖所折断,断裂处溅出的火花一下子亮了那些沉寂于野山的断简残篇。

那是一方方凝固的历史。

那是一块块硬结的语言。

它们被大明摆放在这里,为了民族御敌的使命,用小小的躯体,占小小的一点空间,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垒砌王朝江山的安全。

那些来自五百多年前的砖啊,有的还在自己的位置上,组合着民族的威严。有的断裂残缺躺在蒿草中,默默把另一种美展现。

古长城的砖!你的品格,让我的脚步感到如此的坚实;你的风貌,朴实得让我的目光感到如此的震撼。

我的诗,也从那古老残败的聚象里走出,用哲理分离出了浓缩在伤感中那常常被忽略的亮点,让断句成为有血有肉的宏篇

面对野山长城上的砖啊,心里心外只有兴奋,没有黯然。

那古旧的沧桑,残缺的魅力。

红了西沟村,壮美了大青山,骄傲了大辽西。

在西沟的野山上,荒草逐拥着残砖躺倒一片苍凉。

只有端坐在险处的敌楼,却高高在上。

那些不会弯腰的直,笑傲群山的高,原始独版的美,无不让岁月的后来者大呼惊叹。

尽管岁月让它患上严重的骨质疏松,但血汗与砖石硬结的崛起,仍在关外的东北风中挺立着不倒的脊梁,仍在不完整的败象中凝聚着坚强。

几百年风蚀的刀,几百年雨浸的凿,竟把它琢成丰碑般的雕像。

让多少寻美的眼睛,把苍凉读成心中的诗行。

我从这垂直于历史而永不倾倒的屹立中,看到了留给今天厚重的张扬。

它的精神,被大青山茁壮的山体扛着,形象在时空中苍老,灵魂在岁月里年轻。

在这里,所看到的一切,触摸到的一切,感觉到的一切,仍在那有情或无情的岁月里,用局部的坚强昭示全部高深的哲理,用朴素的形象表达古典或现代的美感。

蓦然,我的思维突破了书本中关于残缺的注释。

我似乎读懂了什么是残缺里残缺的完美。

我似乎读懂了什么是断壁中断壁的力量。

啊!这雕像,就是古长城的魂。

而那些砌筑长城的人们,是雕像中的雕像,是野山长城魂中之魂。

我是多么想调集最美的文字为敌楼写首赞歌,可惜大半辈子积攒下的词句,都派不上用场,只剩下仰望。

在西沟,沿着古长城的走向,踏着饱经岁月沧桑的民族骄傲,走在野山上。

身前身后是望不到边野性的雄伟和原始的美,那条断断续续的历史之纤,扯着我的思绪,图腾般延伸向远方。

顿足,野山高处的高处。放眼,野山险处的险处。

我带有疑问的目光,不敢想象,那些修建长城的人们是怎样把奇迹砌筑在如此险要山上?那些戎边的勇士又是怎样把御敌之碍变得如此的悲壮。

我们又不难想象,无数柔弱渗血的臂膀,为了家园的安宁,背着砖石攀高走险,修筑抵挡北方蛮人的高墙。成千上万倒下的生命用血和汗与砖石硬结,变成铁变成钢。倔强地长出横亘大地的脊梁。

是啊!走过五百多年的岁月迢迢,有多少人倒在长城的脚下,把血汗融进野山的地脉,把骨骼砌成御敌的城墙。

在一处长城的断壁旁,曾无意中看到一块白骨和一堆残砖躺在一起,静成悲凉。

我无法知道他是修筑长城的劳工?还是为国戎边的戚家战将?可他们的英灵至今不肯归去,以一截廋骨留根的方式,守侯野山的宁静和大青山的安祥。

那一时刻,我久久地站在他的对面,没有杂念,只有流泪致敬。

那一时刻,我真实的感到野山上每块砖石都有血、有肉、有灵魂,不敢亵渎。

 

标签:游记 观赏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