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二年级白鹿原读书心得3篇 白鹿原:童年乡愁与现实残酷

在读完《白鹿原》之后,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心灵历程。通过对作者陈忠实的思考,学生们不仅积累了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生活的真谛,以及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内心,感受他们的读书心得吧!

二年级白鹿原读书心得3篇 白鹿原:童年乡愁与现实残酷

第1篇

《白鹿原》总地来说写了白鹿原上白家和鹿家的故事,书中涉及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让我看完后心生感慨。

白嘉轩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长,恪守祖先家训,继承祖先的地位成为白鹿原上仁义村的族长,管理着族内事务。白嘉轩是那种让人一看就心生畏惧之感的人,用黑娃的话说,他的腰挺得太直太直了。白嘉轩对自己的三个儿子都管得很严,而对自己唯一的女儿却是疼爱有加,这也为白灵反抗自己的家庭埋下了伏笔。当

然不得不说的是,白嘉轩的为人是很正直的,正直到即使是自己的儿子犯了错误也要按族规办事,大儿子与黑娃的妻子田小娥发生不正当关系,被白嘉轩按族规处置了。白嘉轩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而更是他整个白姓家族的脸面。面对大儿子的荒唐行为,他表现的是那么的决绝,并不是因为他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这个不孝子孙让家族的脸面不好摆,当然这也树立了他在族人面前刚正不阿的形象。

每个人都有它的两面性,白嘉轩也不例外。白嘉轩一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去找大姐夫朱先生,面对妻子的死亡,他也会悲伤的哭泣。作为封建家长的他,很注重教育,注重子女的教育,也注重族人的教育。办小学,请先生,就是其表现。但也要看到其封建的一面,鹿家的两个儿子去参加新式教育了,而他选择了将孩子带回家,教他们干农活从此不再过问学习的事了。

至于白灵的参加新式教育,完全是来源于她的离家出走,以及后来的以死相逼,不然白灵也就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妇女,也没有了她对中国解放事业的贡献。白嘉轩一辈子没有干过不光明真大的事,唯有一件事让白嘉轩感到愧疚,那就是用天字水地换鹿家的地字旱地,原因却是在鹿家不知晓里面长有白鹿。白嘉轩将父亲转埋入这块地以后,白家开始走上坡路。这也是在文章最后白嘉轩对鹿子霖表示深深的愧疚的原因所在。

说到《白鹿原》这部作品,不能不说到里面的朱先生。全书对朱先生的着墨很多,写得最多的是他的博学多才,他那遇事冷静,以及他具有的处事能力和预知能力。可是说,全书对他有的只是夸赞,当然也让我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朱先生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对整个原上的人来说,朱先生很是德高望重。不仅表现在他自身的修养上,也表现在他超凡的能力上。

朱先生一再强调他并不是算卦先生,但当人们问他问题,让他帮忙解决问题是,却不得不让人感到惊叹。他可以成功的帮人家把牛找回来,单凭自己的一张口让古城免遭涂炭成为佳话,可以预知他的书籍会遭到破坏而叫妻子让一些书与之同眠,也叫妻子不要让自己入棺。更不可思议的是当媳妇在给他敛丧,穿上袜子时,他的脚蜷起来了,怎么弄也弄不下来。妻子朱白氏给他换了袜子之后就好了。原因很简单,媳妇给他穿的是白灵给他买的洋袜子,而朱先生一生都只穿妻子做的衣服、鞋子、袜子。

与白嘉轩相比,鹿子霖要开放得多,当然这与鹿家的家训有关。鹿家家训就是一定要让孩子读书,让孩子受教育。这也是鹿子霖让儿子鹿兆鹏、鹿兆海进新式学堂,受新式教育的原因。而至于其本人,不过也就是一个封建家长罢了。

?白鹿原》这部属于白鹿原的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凄凉,人们生活之苦,也让我们缅怀先烈,让我们知道那时我们的先辈原来是这样走过!

二年级白鹿原读书心得3篇 白鹿原:童年乡愁与现实残酷 第2张

第2篇

在一只飞舞跳跃的白鹿精灵下,白鹿原就这样神秘地展开了。

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没有太多深意的词语,以它最真实朴素的笔法给人深深一颤,不得不信服。这里是一个封闭的地区,有他们自己的信仰,这里的人都很真诚善良。他们是地道的农民,秉承着“民以食为天为天”的原则辛勤耕耘。

素有“仁义村”的白鹿村是故事的起源,讲述了白、鹿两家的故事。我喜欢“直腰板”的白嘉轩,作为白鹿村的族长,他一生无愧天地,只要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待人全凭“真心”。即使后来腰板遭遇重击依然可以做到不坑一句,却在瘟疫差点夺走他妻子的生命时留下了眼泪。

在这里我看到了浓烈团结的气氛,每逢喜事都可以听见鞭炮,唢呐声;遇到丧事大家则一块儿帮忙整理后事;让我最记忆深刻的是,无论召集族人的次数多么频繁,大家都会准时来。最单纯朴素的人们,以一个最原始的人模样创造生活;他们谨记祠堂的祖训,以一个典型的农民模范来教儿育女,并以此为荣。

白、鹿两家每一个人都有传奇的一生,书中都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成长点滴。可未曾想过原本安分古老的白鹿原却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风暴,新生的痛苦再次敲响了危险的警钟。经历过饥荒,经历过瘟疫,哪怕寸草不生,族人先后离世,白鹿原依旧在那儿。而他们的子女却因卷进后来的风暴,无法自拔,并开始了传奇的一生。不安分的黑娃和听话懂事的白家兄弟从小就是玩伴,长大后却截然不同。本该接任下一任族长的白孝文因为接触了田小娥这个女人而改变了命运,他开始变得堕落,并染上鸦片。随后却振作起来终有一番作为。而长大后的黑娃曾当过土匪,后继续随鹿兆鹏投入革命,虽结局悲惨,却学为好人。

而革命中的爱情经历过生死和风雨的考验,显得格外珍贵。白嘉轩之女白灵先后遇到鹿兆鹏、兆海二兄弟,因为不同的革命信仰而放弃了鹿兆海。而从小就主张自由婚姻的鹿兆鹏却把漂泊的心停留在了白灵身上。他们的爱情浸透了革命,感人肺腑。而白灵最终因被误以为是奸细而活埋。一个有着新思想的女性就这样离开了,我想那个时候就算白嘉轩再狠心也终究会心疼。

作者用了一点神秘的神话色彩,引申了田小娥的故事。她被鹿三打死后阴魂不散,变作厉鬼附在鹿三身上并引发了骇人的瘟疫,最终被镇压在塔下不得超生。

而另一个神奇人物——朱先生,他被誉为“圣人”,圣人和凡人的区别就在于圣人能做到凡人口中不能做到的事。满腹经纶的他一生满腔热血,世事看得极透,深受人民的爱戴。料事如神,哪怕最后的后事也料想到了。

白、鹿两家最终的结局也已成定局。似乎所有的事物都按照原定的轨迹发展,谁也不曾打破谁。

故事曲折生动,深深拨紧着我的心,似乎下一秒就会被震惊。

不知不觉书签已经停留在了最后一页,阳光洒在书页上闪闪发亮,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了一个老人的身影……

第3篇

寒假里读了《白鹿原》一书,颇有感触,下面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早在几年前有朋友推荐我读一读《白鹿原》,可当时迫于升学压力,没能实现。不过大衣的寒假这个机会我可没错过,利用这段时间读了此书,感触颇深。

先谈谈本书作者。作家,可谓一位地地道道的乡土作家,《白鹿原》可比《暴风骤雨》《红旗谱》,同时写农村农民运动,也写阶级和阶级斗争,但作家给人以不落俗套,耳目一新的震撼。

书中有一些被人们不耻的有关“性”的描写。我本人认为,这并不能说明作者低俗,而恰恰体现了作者对待生活的诚实态度,对于自己思想毫不避讳的头名。文学与下流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某些人以这种态度审视文学,那么它才是最低俗的。

最令我深思的要算主人公白嘉轩。白嘉轩在作品中始终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当我一次次品味这句话时,总能得到一次深似一次的启示。或许命运只是一个个偶然的机缘,但纵然完全相同的际遇,在不同的人,总能幻化出相异的结局。

像白嘉轩和鹿子霖,同样出身,同样的年龄,同样历经风云变换,去似两条平行直线,相视相望,似乎近在咫尺,去永远进不了同一个世界。

白嘉轩面对黑娃带回的媳妇小娥冷若冰霜;面对女儿跳跃的青春眉头紧皱。他是一块磁铁,浸透千年的红锈;它是一块石头,承袭千年的风霜。

但世界总是在变化,国共合作,农协当权,田福贤复辟,白狼出没,白鹿原上纷纷扰扰的变故让白嘉轩达而复贫,贫而复贵,但内心没有丝毫伤痛。

农协把祠堂砸碎砸烂了,他泰然处之。风浪稍平之后,又召集起能工巧匠,修复乡约碑文,石碑参差不齐,碑文残缺不全,白嘉轩召集全族人做祭奠,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家族在它眼中,永恒而永恒。

白嘉轩也许是封建制度的卫道者,但它同样是个“改革专家”,制相约,身体力行,惩乱治恶,是谓天地气运。

他跪地求人,解乡邻之困,救尴尬之众。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他又都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只要是在“道”允许的范围之内,他愿意付出自己的仁、义、情、爱,成就别人的幸福。对鹿三,对失地寡妇,对村民,白嘉轩是一个巍巍长者,是一个谦谦君子。然而,他只是“封建”这块贫瘠土地上的一个行将没落的殉道者。他同样是个智者,对别人有意无意的拉拢,一再拒绝;乱世中既不联此,亦不附彼;他不当官,不入匪,只乡情清静静的做他的族长。在思想深处,他讨厌杂乱尘世,渴望简单、安宁、古朴的日子。

这样,白嘉轩便有了一种飘然出尘的味道。然而,他终究还是个农民,他身上不可避免地融入某些世俗的特征。也就有人持另一种态度,认为白嘉轩是一个伪君子,伪善使他的仁、义都成了假仁假义。这些可以从与鹿子霖调换土地,暗中较劲儿看出。但我们要想一想,这世上有哪会有向佛一样的真人。其实,他还是个农民,保守、枯涩、厚重。像原上的大多数一样。

书中朱先生也是一个鲜活的人物,但也是最令我感到茅盾的一个人。同时,不可否认的事,对朱先生的描写的确带有“神话”色彩,这可能是作品的牵强之处吧。

朱先生是白鹿原上地位最特殊的人,学问自然没得说,可封建那时肯定的。他虽不是什么“官”,什么“长”,可却受所有人拥护。他只身劝退30万军队,以及一次又一次对未来社会的预言,证明它已近乎圣人。可他谦逊、固执的性格也为他本人添彩不少。本书对其他人物刻画也相当成功,如白孝文,鹿兆鹏,白灵,白孝武,黑娃等。凸现了那个动荡年代不安的农村社会和农民的生活,以其独到的笔风和思路为大家描绘了渭河平原几十年的变迁,可谓惊世之作,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书中人物尽显那个年代的典型农民及地主的形象。既真实似触手可及又不感夸大。《白鹿原》也是在作者的天命之年完成的,这也说明作家实用其多年的积累为我们换取了一部优秀的小说,不仅充实我们的生活,更让我们得到启示,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这才是真正的读书的意义,也似作者最大的愿望。

以上是我的拙见,不一定符合众多人的看法,不过就我的水平也就这些,以后还会再多读一些作品,增强自己的鉴赏能力,同时丰富自己的一些情感和知识,为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熟悉的可能不是自己而是他们的土地吧”,作者作家实这样描写书中主人公,其实他何尝不是如此呢。从作者形象可以看出:苍劲的脸体现了一个秦岭山下,渭河流域原上一条真正的汉子。他热爱这片土地,字里行间浸透了他对这里的人民无限眷恋的情感。

祝福这里的人民,他们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好儿子;祝福中国文坛,它是这方厚天热土上的一头白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