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自主探究实践——《鸟的天堂》教学设计5篇 探索自然之美——《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实践

本文以《鸟的天堂》作为教学素材,探究如何通过自主探究实践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兴趣,提高其环保意识与科学素养。同时,本文共享了一份详细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践探究活动。

自主探究实践——《鸟的天堂》教学设计5篇 探索自然之美——《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实践

第1篇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笔下《鸟的天堂》那动人的南国风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屏幕出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句子)

生:(对照屏幕朗读。教师检测并帮助学生纠正读音。)

师:看来大家掌握的确不错,我们回忆一下课文的内容,课文先后写了什么?

师:(板书——榕树 群鸟)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为我们描述“鸟的天堂”的,你能根据这样的顺序再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师:同学们,有一首歌老师特别喜欢,是我们熟悉的歌手腾格尔演唱的……

师:对了!这首歌抒发了歌手对内蒙古草原的无限热爱;还有一句话说得好:上有天堂……

师:很好!这句话称赞的是人间仙境般的苏杭美景;然而,为什么作者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呢?下面,我们大家再来快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直接描写“榕树”的语句,一边读一边思考你有什么感受?

师:(深入学生,了解学情)请大家仔细的读,一边读,一边细细地体会。

生:我画的是这里,我给大家读一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作者把树叶写活了,我觉得树叶像人一样拥有生命。

师:说得好,其实树叶就是有生命的!还有吗?谁还有不同的感受?为什么说是“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呢”?

师:很好。为什么又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可能是树叶上有露水,风一吹来,树叶就轻轻地摇摆,闪闪的露珠就颤动起来了。

生:微风吹树叶随风摆动,榕树显得很有生命力,充满了生机。

师:很好,请大家看屏幕,(出示图片:树叶图)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一个闪亮的音符,都是一个跳动的精灵,是他们赋予了整株榕树旺盛的生命力。老师也来给大家读一读。(范读)有什么感受?

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我觉得榕树很茂密。

师:说得很好,榕树的确很茂盛。你能再来读一读吗?

师:你读得很准确也很流利,但是稍稍有一点儿平淡,请你再来读一读,老师相信你能读得更好。其他同学注意听这一次她读得有什么变化?

师:大家听清了吗?她强调了两个词,你自己说一说为什么?

生:我强调了“那么多”和“一点”,因为榕树的叶子很多,很茂盛。

师:就是这一句话,有没有不同的读法,和她不一样的?

师:是啊,榕树的叶子很多,不是一片一片的而是一簇一簇的。很好,大家就像他这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师:老师是这样读的,你们听一听。(范读,强调“堆”)你们听出来了吗?

师:是啊,榕树真的很茂盛。就请大家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练习读一读这句话。

师:老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大家查找有关榕树的资料,你们查了吗?

生:(介绍有关作者描写的榕树)这株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树冠占地面积大约18亩,距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师:老师请大家看一看作者描写的这株榕树。(屏幕出示:榕树鸟瞰图)美吗?

师:是啊!作者置身于这茂盛、奇特的榕树下,情不自禁地赞叹到:(师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能再深情一些吗?

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生:作者说“真是一株大树”,那一株树怎么就这么大呢?

师:问得好,刚才已经有同学介绍资料了,他说这株榕树树冠占地面积大约有18亩地,老师也查找资料了,(屏幕出示篮球场),请大家看这个篮球场,18亩地究竟有多大?你们猜一猜18亩地相当于多少个篮球场?

师:老师告诉大家,18亩地大约有三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注意强调“一株”和“不可计数”这两个词。

师:老师也找到一句写榕树的句子,(屏幕出示:“枝上又生根……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谁来读一读?

师:请你仔细读读这一句(出示: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才是最聪明的孩子。

师:是啊,为什么说“枝上又生根”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你们能借助手中的资料来解决吗?

师:你们听清了吗?是因为榕树有气根。老师请大家看一看榕树的气根。(出示:气根的视频)

我读第二句话(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时有一种感觉,你能听出来是哪个字带给我的这种感觉吗?(范读强调“卧”字。)

师:对了,请大家看动画。(出示:“卧”的动画,由“卧”字逐渐演变成一株榕树。)你有什么感觉?

师:一个“卧”字准确的写出了远处看这株榕树的姿态。

师:课文的7、8两个自然段为我们描述了这株大榕树,下面就请大家再来把这两个自然段完整的练习着读一读。

师:孩子们,你们想欣赏这美丽的榕树吗?:(屏幕出示:榕树叶子视频,并配乐范读第七自然段。)

师:(板书: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音乐没有停)谁想读这句话就站起来读吧!

师:让我们的心与作者的心在一起跳动,对眼前这个大自然创造的奇迹发出赞叹吧!(师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 榕树是美的,当作者第一次来这里时,朋友说这美丽的榕树是鸟的天堂,而作者却没有看见一只鸟?你们想和作者一同欣赏这鸟的乐园吗?

师:老师给你们当解说员,一边听一边仔细地欣赏,看看你有怎样的感受?(出示:视频并范读12、13两个自然段。)

生:鸟干什么的都有,很可爱,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自由自在,真是千姿百态。

师:你说的真好,你也很可爱,大家给她点掌声鼓励鼓励。

生:我感觉鸟的种类繁多,有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师:你们读得真好!课文读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体会?

师:(出示: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看来你和作者产生了共鸣,谁还愿意读这句话?

生:为什么这句话里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没加引号?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是啊,这是为什么?是作者写错了吗?

生:我觉得前面的“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作者开始没有看见鸟,只是听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但是,后来作者真的看见了许多鸟,所以第二个“鸟的天堂”没加引号。

师:这是你的体会,你说得很好!那为什么说“的确是”呢?

生:作者开始是听别人说的,后来自己亲眼看见了。所以说“的确是”。

师:是啊。眼见为实。为什么又说是鸟的“天堂”呢?

生:因为没有来捕捉它们,鸟儿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里,很快乐。

师:是啊,这里就是鸟的乐园啊!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如何能让这株可爱的大榕树永远成为那鸟的天堂呢?

生:我们人类不要去砍伐树木,也不要捕捉这些鸟,这棵大树就会永远成为鸟的天堂。

师:你说得真好,这一切都取决于居住在附近的农民,取决于我们人类。我想作者也一定体会到了“人、树、鸟”三者之间那和谐统一的美,也一定很向往那自由与快乐的生活,因此为我们留下了这耐人寻味的赞叹,(师生再次齐读: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 孩子们,这篇课文学到这里,老师想和大家画一棵树,一棵树都有哪些结构?

师:我们先画树干。(屏幕出示分解图片:树干)注意:一篇课文就相当于一棵树,请你结合板书考虑,我想在树干上写几个字,写什么好?

师:就尊重你的意见。(屏幕出示文字:鸟的天堂)请你结合板书再来考虑,我画几个主要的枝干更好一些呢?

师:你的想法真好!(屏幕出示分解图片:两个枝干)这回写什么字呢?

师:你真聪明。(屏幕出示文字:榕树 群鸟)枝上还有枝,(屏幕出示分解图片:分枝)写什么好呢?

师:(屏幕出示文字:大——茂盛 种类——颜色——快乐)作者写榕树的时候抓住了榕树“大”“茂盛”的特点;写群鸟的时候又抓住了鸟的“种类”“颜色”“快乐”这几方面。我们最后画什么?

师:(屏幕出示分解图片:叶子。此时屏幕出现了一株完整的榕树)这些叶子就好比作者生动、细腻的语句。(屏幕在叶子上出示文字: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

师:生机昂然的榕树,活泼自由的小鸟构成了一组高雅清幽的风景画,这一静一动(屏幕出示文字:静——动)的生动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

老师相信文中“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一定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清晰的写作思路形成的这张网,也能给你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们把这个图叫做“树状图”。我们可以给很多课文画这样的“树状图”;在我们作文之前也可以画这样的“树状图”。今天就留个作业,给《黄山松》这篇课文画一个“树状图”。

师:《鸟的天堂》是这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出示:《一只贝》《已死的母熊》和《鸟的天堂》)这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你能借此话题谈谈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我是结合《一只贝》和《已死的母熊》这两篇课文想的,动物一直在为人类做着贡献,但是人类在不断地残害动物,所以我们人类应该保护动物。

生:贝是一种很小的动物,但是它却牺牲自己以告戒人类什么是美丽,什么是丑陋,因此它很伟大。

师:我们不难体会到这三篇课文不同的表达方式:大海里的一只普通的贝告诉我们如何做人,猎人残酷的枪声夺不走母熊对小熊伟大的母爱,活泼的群鸟让我们享受到了自由和谐之美,这些都是动物留给我们人类的启示,反之,我们人类能为它们做些什么呢?我们是否能多一份对动物朋友式的关怀?让我们努力去追求这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完美的和谐吧!

本课在2005年5月吉林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暨“省小学语文教学新秀”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自主探究实践——《鸟的天堂》教学设计5篇 探索自然之美——《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实践 第2张

第2篇

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两次经过了“鸟的天堂”,两次见到了不同的情景。谁能具体地来说一说。学生答。师板书:树鸟

2、谁见过大树?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绘一下你见到过的大树。(高大的,参天的,几个人抱不过来的…………)

3、这样的大树,或者比这更大的树,你还想看吗?(播放课件,展示)

1、你是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大树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大树的?请大家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大树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说出自己的理由。

3、交流(全身心地看,赞美地看,惊讶地看,疑惑地看……)

1、作者是这样看大树的,那他又是怎样写大树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树的大?并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体会。

3、反馈。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并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1、请你再读读第二段,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把它划下来,反复读一读,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a、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着重理解体悟“一簇”“堆”“另一簇”“一点儿缝隙”

把这棵大榕数的枝叶繁茂,生命力旺盛的景象写出来了。

b、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颤动”在这里指的是什么?(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写话练习:这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仿佛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这是一棵已经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榕数,而此时,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榕数的,而是它的。

师:是啊,榕树的叶子太绿了,绿得耀眼,绿得发亮。在微风的吹拂下,我们仿佛看到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小精灵在跳跃,是那么的充满活力,那么的生机勃勃。这是作者对大榕树显示出的那种勃勃生机的赞美,这是作者对大榕树显示出的旺盛生命力的高度赞美。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一句。

3、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你对这棵大榕树的感受。

1、朋友说,这棵大榕树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棵树上栖息生活。真的如此吗?请你读读课文第三段,找到相关的句子,并能用这个句子说一说:

2、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你对这棵大榕树的感受。(板书:群鸟欢闹)

3、同学们,你想感受一下这群鸟欢闹的热闹景象吗?课件展示,音乐欣赏。

5、课文学好了,你有什么感受吗?你想对大榕树,对鸟的天堂,对鸟说些什么吗?有感而发,请你把想说的话写在这幅画的下面。

六、总结:今天我们读了《鸟的天堂》一课,领略了我们南国的奇异风光,欣赏了美丽奇特的大榕树,感受了众鸟欢闹的景象。同学们,读书能使人聪明,读书能使人长见识。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

第3篇

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理解内容,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众鸟纷飞的景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2,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鸟栖息的地方,鸟的乐园,有很多鸟……发挥学生想象.)

3,介绍资料:这棵大榕树在哪儿 结合你课前查找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这棵大榕树在广东省新会县的天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都长出许多气根,从树枝上倒挂下来,钻进土里,过些日子又长出新的枝干来.这样不断生长,它已长成了榕树林,占地达16亩.被当地人称为"神树"."天堂中的乐园".又因为上面栖息着许多鸟,被人们称为"鸟的天堂".)

4,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一看那棵独特的大榕树.

波浪(bō pō) 缝(fèng féng )隙 一簇簇(cù zú)乐曲(yuè lè)

1,默读课文,思考:巴金爷爷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

这节课,我们就去广东新会县天马河上一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去看一看,巴金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第一次看到的是(学生接: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学生接:鸟)

3,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榕树给你什么感受 鸟儿又给你什么感受

二,重点感悟.体会榕树的奇特美和群鸟纷飞时的壮观景象.

(一)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部分,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体会后放出声音有感情地朗读出来.用朗读的形式加以汇报.

1,指名读表示榕树大的句子,并谈体会.而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这回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2,表示榕树的茂盛.指名读句,谈体会.而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4,请学生反复朗读这部分内容,突出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特点,在读中表达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1,播放课件录相:"群鸟纷飞"的场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这部分的动态美的描写.

2,导语,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热闹的场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尽情地感受这部分所描绘的美.

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重点语句中能够体会出这里的鸟儿多

6,看到这么一棵奇特的榕树,领略到树上鸟儿欢腾的场面,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

1,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择.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3,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汇报交流.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第4篇

a级基础训练:课内巩固与强化(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 )大树一( )桨一( )乐曲一( )画眉鸟

四、词海拾贝(8分)1、本课我积累的四字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茫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级智能训练:课外复习与拓展(30分钟内完成,满分50分)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力在颤动。

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晨光里“鸟的天堂”是怎样一番热闹景象?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抄下来(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大舞台(18分)鸟的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它们在树林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鸟类中绝大多数是消灭害虫、害鼠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院,鸟还有很多用处。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空气污染提供宝贵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篇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人教版第7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经典课文,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重点和难点:本文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带起整篇课文的学习.首先,在课文的整体感知阶段,要求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作者和他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 每次看到什么不同的景象 为什么 学生通过默读,通过思考,通过讨论和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以上的问题.当以上的问题解决后,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基本上就已经清晰了.另外,在整体感知过程中,我还穿插对意义段的教学,由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得出以上问题的答案,所以,在尝试提问学生关于分意义段的问题的时候,学生都能够正确地回答.第二,在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我也采取了提出主要问题,层层深入的方法.根据课后练习,提出问题:我有一些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如,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 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先让同学们讨论"鸟的天堂"和鸟的天堂的区别,再引出"鸟的天堂"(大榕树)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从课文里面找出能体现大榕树的特征的相关语句,并通过感情朗读,讲解等方式,发现和感悟大榕树的特点;另外,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小鸟有什么特点呢 我也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自由发表意见,自由说出理由来想象鸟儿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最后,让学生说感想,说说他们对"鸟的天堂" 的感想,提出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鸟的天堂"旅行,你会怎么做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再次感受"鸟的天堂"的美.

总的说来,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能够改变以往经常发生的"牵着走"的情况,能够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因为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内化的,而从课后提问和课后习题的反馈情况来看,这种方法是十分有用的,学生真正学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不是被硬塞进去的.不过,由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过于注重这种模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感情朗读,以及对某些重点句子的体会.对于文章作为游记的写作顺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看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其他必须的教学程序,否则就会因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属于课堂调控方面的能力,也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课文,重要的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对教学内容的重构能力。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会使得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畏手畏脚、患得患失。因此,钻研教材要学会抓住重点,抓住主要问题,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贯通全文的效果。(摘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说明》)《鸟的天堂》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篇幅较长,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在这么繁复冗长的文本内容中,该选取哪些内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呢?教师迎难而上,围绕课题引导学生质疑,并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两个重点:鸟的天堂是怎样的?这里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以此为中心来选取能帮助理解这两个问题的段落来学习。重难点都解决了,其他内容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把最后一段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难理解的话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从部分到整体再回到部分,既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又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完整性。这种对教材内容的大胆取舍,重新编排,不正是教师对文本准确巧妙把握的体现吗?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课文描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美丽:景象榕枝繁叶茂,众鸟欢乐歌唱。作者以朴实优美的语言、鲜明的动静对比手法,赞颂了这自然景观,生动地描绘了这株大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赞叹了我国南方水乡自然环境之美。

在教学本课时,为了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我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了以下几处情境:

情境1:多媒体出示大榕树上百鸟鸣,群鸟飞的录像,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了我来到大榕树下的情境;

情境2,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的录像片断,使学生进入我欣赏大榕树的情境中;

情境3,伴随着音乐的录音,播放大榕树上群鸟纷飞的录像,使学生进入我欣赏鸟儿的情境中。

当学生阅读得差不多了,我就请学生在全班交流:课文的哪些地方写出了大榕树的枝繁叶茂?通过感情朗读来体会。

有个同学说我喜欢第一次看到的鸟的天堂。他说: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这棵大榕树充满了生机。他很有感情地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两句话: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是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树。听到他读,似乎眼前就是那绿得逼人眼睛的绿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让人觉得绿叶绿得鲜亮,绿得让人兴奋!有个同学说:我喜欢第一次看到的鸟的天堂,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大的榕树,也没有看到过树干上长出这么多的根来的大树,这让我实在太惊奇了! 她主动地朗读了第7自然段,并谈了自己的看法,抓住重点段来读也很不错。有个喜欢第一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同学说:我从小就喜欢绿色,大榕树是绿颜色的,所以我喜欢。他朗读了第8自然段的重点句: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他接着说:这儿的squo;堆squo;和squo;簇squo;,表现了榕树的茂盛,更表现出了榕树的绿。课文编排的意图就是要学生能够知道作者是怎样来表现榕树的特点的。而这个同学们通过谈自己的喜好,更好地领悟了教材。

语言大师巴金的文章,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富有热情。《鸟的天堂》一文更是如此,语言上准确生动,朴素优美,简洁洒脱,富有节奏感。

在表现榕树生命力之美时,这样写道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如果去掉似乎变成写实,就显得不真实了;如果换成我觉得就把感觉和景物截然分开,语气平淡。颤动如果变成涌动、跳动、颤抖,就不能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准确地刻画出来。似乎、颤动传神地把当时作者的感受、联想融入于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写榕树的叶子亮丽,又反客为主,写成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叶子对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让人不得不看,榕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

第二次去看榕树,写群鸟嬉戏,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极言场面之广大。从听觉写声,从视觉写影,写影比写鸟本身更能体现当时的热闹纷繁。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充分写出形态的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美丽的大榕树,自由栖息的鸟儿,它们彼此相伴相融,构成了一道绚丽的风景。学生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株大榕树会成为鸟的天堂呢?教学中,抓住学生关心的这一话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可以达到一举多得:深刻理解课文;感受人鸟共生;保护自然生态。承接了学生的质疑,引出了对话的话题,师生彼此之间交互对话,感受了当地农民爱鸟、护鸟的和谐共生。同时要求学生去保护益鸟。

任何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一篇好文章,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给我们以启示而且在表达形式方面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是将大榕树的静态美和群鸟纷飞的动态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我在教学时就抓住了这一点,在总结课文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及课文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总体到个体,将作者行文中的表达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习作素养。学生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我们要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进行训练,做到了讲练结合。

茂密的巨大的榕树,周围的河流、农田,农民不许捉鸟。既有鸟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地,也有保护鸟而不是吃鸟的人,于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人、鸟、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理解了这些文本中的内涵,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自然会更深刻。

目前我校正在建设鸟语花香的校园特色文化,我们要以学习课文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鸟、护鸟、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保护鸟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做到人、鸟、自然和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