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人文培训心得体会3篇 人文培训:开启智慧成长

在现代社会中,人文培训已经成为提升个人素养和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人文培训,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本文将分享一些关于人文培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人文培训心得体会3篇 人文培训:开启智慧成长

第1篇

毕业实习是学生向医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若把实习比作一餐盛宴,那么岗前培训就是开胃菜,让我们以最佳的食欲享受美宴。而培训还有利于规范医德医风和提高医疗质量,为我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完成角色的转变,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打下务实基础。

医院领导和老师在培训中为我们介绍了医院基本情况,规章制度,进行了医德衣服和思想政治教育、医学安全教育、院内感染和临床基本技能教育,为我们搭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让我们以更饱满热情迎接实习,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实习。

在培训中,教学办老师提出要加强责任心,提高医学技术,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我也站在一个温和、感性的层面重新审视了自己将从事的专业,让我明白医生给予患者更多的应该是尊重、关怀、理解与鼓励,而我们应该把这种人文素养种植于内心,转化为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一种带着宽容去看待世界的心。这种素养如同一泓温情而透明的湖,让所有的一切应在湖面上,让所有路人不禁驻足流连,莞尔赞扬。

现代临床医学之父美国医学家威廉×奥斯勒爵士在书中写道:“行医,是一种以升学为基础的艺术。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这种表达适用于临床医学,同样适用于检验医学,作为一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的学科,检验医学要向在短时间内对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做好每一步操作,严谨判断每一个报告,核查每一个结果,用心为病人服务,那么病人就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我们也能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技能,这难道不是一幅再和谐不过的艺术品吗?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会本着“严谨、求实、博爱、奉献”的精神认真完成毕业实习,通过不断的学习为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营建一个牢固的根基。并在踏实的时间过程中努力钻研、创新、力求在医学领域中能良好的成长。

人文培训心得体会3篇 人文培训:开启智慧成长 第2张

第2篇

医学与人文,两者的关系可谓息息相关,源远流长。早在1979年,美国学者佩里格利诺(egrino)曾指出:“医学居于科学与人文之间,并且非二者中的任何一方,而是包含了双方的许多特性。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由此可见,医学是一门运用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来护理和服务人类的学科。纵览古今中外几千年的历史,医学一直被视为治病救人的“仁术”。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曾写下医者的誓言:“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也无论需诊治的患者是男是女、是自由民还是奴婢,对他们我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惟一的目的。我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做各种害人的劣行”。”这些充满人文关怀的医德箴言,至今还影响和规范着医疗行为。当代名医大家林巧稚、吴孟超、顾玉东身体力行,让世人看到——作为一名医生,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两者缺一不可。这也印证了古代先贤所言:“医乃生死所寄,责任重大,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确实,医学要预防、发现、诊断和治疗疾病,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和全人类的健康福祉。这一医学本质决定了它必须是充满人性关怀和人道主义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力提倡科学技术为人类谋福祉,医学的科学性在无形中被夸大,致使很多医生只钻研医学专业和临床技术,忽略了对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他们在行医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患者的关怀,一味追求“看病”而不是在“治人”。一旦科学技术成了医学的主体,科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文造成漠视和侵害,致使医学与人文渐行渐远。慢慢的,广大患者群体对于医学乃至医生产生了对立不满情绪,普通民众对医疗健康保障的诉求变得越来越多。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宾州州立大学和南伊利诺大学最早开始成立医学人文系,而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也开始强制在住院医师的临床培训中增加对医学人文方面的考核。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众多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增设人文艺术课程。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发布《医学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和重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要从经院型转变为多元型,即富于应变、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人。此后,医学人文学科快速发展,开展人文课程的医学院校数量急速上升。到了1999年,医学人文课程在美国75%的高等医学院校得到开设。很多权威医学杂志也开始关注医学人文的话题。例如,1995年起创刊发行的academicmedicine开设专栏发表医学人文主题文章;随后,一批顶级医学杂志(jama、lancet等)开始增设人文话题版面。人文教育的大力推广对于美国医疗卫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美国著名的耶鲁-纽黑文医院(yale-newhavenhospital)为例,“以人文本”的理念体现在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医院给行动不便的患者免费提供小推车;为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开设等候室,在其中提供电视、沙发、杂志以便消磨时间;为需要进行手术的儿童提供玩具安抚情绪,母亲可以陪伴孩子进入手术室,并由母亲实施涂有果糖香味的面罩吸入麻醉药物。此外,耶鲁-纽黑文医院的门诊部、住院部、科研楼、儿童医院和医学院大楼均通过长廊连在一起,患者、家属和医院工作人员均可免受日晒雨淋之苦。于是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当家、耶鲁教授做主”。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不过是近30年间的事。在这期间,我国从传统保守走向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经历了巨大的社会体制改革。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效仿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实行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分离的政策,人文医学教育难有立足之地 。而后我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科学技术和文教卫生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医学人文学科的概念仍模糊不清。北京医学院的阮芳赋教授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建设框架,其中包括20余门人文学科。至此之后,我国各大高等医学院校开始逐步开设人文艺术课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但就全国总体情况来看,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比如,开设人文课程的科目局限,所占课时少,人文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比例严重失衡;医学人文课程的展现方式单一;医学院校人文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较为薄弱。可喜的是,国内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建立了医学人文学系和研究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医学能否得到积极长远的发展取决于医学与人文能否和谐相处、良性互动。

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医疗卫生事业缺乏人道主义、医学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现状,必须从关注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入手。鉴于当今国内各大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开设还极其有限,作为医学英语的教研人员必须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最大化的充实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到加强人文教育,可能很多医学院校的管理者会想到的是增加人文课程。但是,“学业繁重而时间紧迫”从来就是医学教育中的最大问题。如果只是一味地增加新课,医学生恐怕只能在重压下敷衍了事,医学人文教育根本无法落到实处。因此,医学院校的领导者和教育者都必须认清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明确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根本要求,抛弃“重医学专业知识,轻人文知识”的陈旧观念,优化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有效开展医学英语教育。医学院校与其增加人文课程,不如优化现有的医学英语课程,让医学生有机会涉猎除英语专业知识以外的文化和艺术鉴赏,增加人文修养,有利于他们形成全面、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医学专业英语对于医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交流工具,更是一双翅膀——通过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医学生们必定可以如虎添翼,成为复合型医学人才。

针对不同的主题,教师在医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变换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体现四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打破传统讲授式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效仿美国医学院的人文教育理念,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医学英语教学,全方面培养英语交际技能。在美国,人文学科的教师经常组织小组研讨和临床带教等互动方式来开展教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他们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并且可以更加轻松自在地加入讨论。国内医学院校完全可以效仿这种教学方法,例如在开展《医学英语文献阅读》的教学中,借助纽约大学文学、艺术与医学素材库的资源开展一周一次的“书友会”活动,引导学生在扩大医学英语阅读量的同时学会用英语写简单的书评,并把自己的成果与大家分享。这些博大精深的医学文献可以帮助医学生们理解患者的疾苦;精读文学作品也有助于训练未来的医生们形成解析临床案例的基本能力;对于医学英语术语的仔细揣摩也有助于医生们更好地认识专业词汇。

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是关键。在美国医学院校讲授人文课程的教师都是复合型人才,同时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和很高的人文修养。而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的平均比为1:25。这表明各医学院校普遍缺乏既懂医学专业又擅长英语语言的人才。这种专业英语教师匮乏的现象,成为了制约医学英语教学发展的“瓶颈”。加强医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一方面英语教师跨专业学习一些基本的医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医学专业教师通过参加人文学术讲座和读书沙龙,提升其文化艺术修养。总之,双方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力争打造出一批既具有医学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较高英语技能和人文素养的精英教师队伍。

医学人文教育不同于医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来讲,校园文化氛围对医学生人文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无形的激励作用。因此,创建浓厚的人文环境在医学院医学英语教育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医学院可以定期开展医学英语交流活动,如邀请有海外工作经历的医学专家跟医学生分享在海外的工作和学习心得;或是组织医学生观看医学主题的英语电影;再有开展医学英语角,邀请医学生和医生中的英语爱好者一起参加。另外,还应鼓励和支持学生创建各类学生社团,如诗词社、音乐团等,积极营造校园的人文氛围。此外,要通过校风、学风等校园精神,图书馆、教学大楼的设施环境,板报宣传、校园绿化共同构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给学生以无声的熏陶。

现阶段我国的医学事业发展已逐步与国际接轨,国内的医学研究也渐渐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与认可。大批的教学和科研人员正为了医学与人文的良性互动而努力。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目前医学人文教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学英语教学的开展。限于篇幅,本文仅粗略讨论了医学与人文的关系以及美国与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情况。但通过这些有限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项塑造人性、更新观念、改进思维、充实内涵的系统工程,还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但只要我们认准“医学人文教育势在必行”的目标,在医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前进,就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生。

第3篇

作为一个在校医学生,每每看到关于医疗纠纷的报道,心绪总是久久不能平静,终于哈医大事件之后,救死扶伤的心被深深刺痛的同时,也意识到这是中国社会对医学的偏见,也是社会对医生群体的不公,中国不需要医生。这个想法伴随我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参加人文医师的培训的之后,我的想法有所转变,其实身为医生,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人文医师,精髓就在“人文”二字,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人文医师,顾名思义,就是在医疗行动中以人为本的医生。试问在当今的中国有多少医生能够做到以人为本?

病人来到医院是要寻求医生的帮助,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帮助。但我们走进医院,首先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冷冰冰的气息,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是面无表情,行色匆匆;对病人及家属的质询更多表现出的是不耐烦,敷衍了事;在问诊过程中,“三句话”医生更是屡见不鲜。病人满怀希望的来,却带着失望离去,试问如此种种,医患关系如何不紧张?

记得赵邦老师分析原因是这样说的,我国的医疗为尽快赶上西方国家,只是注重医生技能上的培养,而忽略了医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就使得我们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医生只知道看病治病,却很少能够深入的与病人沟通。因此我觉得,想要改变当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还得从我们医生的人文素养做起。

虽然此次的人文医师培训只有短短的3天,但我们学习的内容却涵盖了沟通技巧、病史采集、解释问题、病情告知等内容,并有一半的课程时间是安排医患沟通情景模拟练习,通过让学员们分别扮演医生患者的不同角色,让学员们体会到不同的沟通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效果。整个培训,不断地引导我们挣脱机械化的问诊模式,尝试以主动倾听、非语言沟通为内容的人本主义问诊模式。

培训结束后,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医患交流中,医生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病人产生影响,因此身为医学生的我们,在学习专业医学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面对病人时应该考虑到自己的不当语言和行为会给病人疾病的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努力杜绝这些情况的发生。

最后,我想额外说的一点是,医生应该学会争取自己自己的权利。就目前来看社会对医患关系的舆论引导主要来自主流媒体,但往往铺天盖地的都是负面的报道,而这些报道大都是站在病人的立场指责医院医生,但却鲜见位医院医生说话的报道,即使有声音为医生辩解,也很快被社会大众此起彼伏的声讨声所淹没。一些记者不了解医学专业知识,媒体对医疗纠纷的前因后果分析也往往过于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纠纷事件客观、深入和全面的调查。某些媒

体报道的内容不准确或夸大事实,或进行新闻炒作,或由于媒体画面及文字处理不当让群众产生异议,使得患者和社会普遍把医疗工作中存在的意外和难以避免的问题都误认为是医院的医疗过错或事故,引起医患矛盾激化。而另一方面,不管是《医者仁心》、《心术》等医学题材的影视作品还是在现实医院中,为了维护医院的声誉和将事件的影响最小化,医院医生对媒体的报道和社会大众的指责往往含糊其词,甚至保持沉默,给人一种问心有愧的感觉,一定程度上使舆论讨伐愈演愈烈。

我认为,身为医生我们应该敢于说话,如果是我们的失误所导致的医疗事件我们应该勇于承认,并努力去补救和改正;而对待不公平的指责,我们要努力辩解,维护我们应有的权益。这是我对未来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的期望,也是我将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