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3篇 用智慧与勇气,三傻翻转宝莱坞:一份观影心得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印度电影,讲述了三位大学生开启了一段奇幻的故事,影片充满着聪明与幽默,又带有深度与思考,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3篇 用智慧与勇气,三傻翻转宝莱坞:一份观影心得

第1篇

很早之前就看过这个片子,这次又看了一遍,这部片子表面看来是一部荒.唐的喜剧,其实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励志片,看完之后让人思绪万千,影片中的三个年轻人的友情真挚而热烈,兰彻、法涵、兰俱,三个男孩是印度一所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们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了这所著名的工科院校,每个人身上都承载了家庭太多的期望。

兰彻是花匠的儿子,从小聪明好学,善良调皮,他代替小主人来那里上大学,任务是四年以后为主人拿回一张光宗耀祖的文凭,可是对于传统的以分数论等级、以分数定前途的教育提出了不满和抵制,引来了众多教师的斥责和刁难。法涵是贫困人家的孩子,他来那里上学的目的就是有钱让爸爸治病、让妈妈过上好日子、让姐姐能够有出嫁的嫁妆,由于压力太重,他胆小而谨慎,学习成绩一向垫底。而兰俱喜欢野外动物摄影,由于惧怕父亲的权威,选择了不喜欢的工程专业,学习成绩更是倒数。

三个年轻人,各有自我的生活,各有自我的无奈,因有缘相逢在一所大学的屋檐下,共同分担着彼此的忧虑和不幸,以各种方式排解着内心的压力和处境,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有一句我印象深刻的话就是“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哄它,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伙计’。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让你有勇气去应对困难,解决问题。”是啊,每个人的心灵都是脆弱的,再怎样坚强的人,也是需要安慰安慰饱受风霜的心的。

学习是兴趣,工作是娱乐“有多少孩子能够享受到这些呢?我们的家长和教师不是把自我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就是把自我的名誉和地位与孩子的前途连在一齐,害了多少孩子啊”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让我们善待自我,善待孩子们,为了他们的健康、自信、欢乐而努力!记得以前看过的一则新闻,报道中国的孩子创造力低至历史最低,这就是这些年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学生正在成为考试机器,而不是按照自我的兴趣去学习。

片子中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喜极而泣,没有半点压抑感却让人看后懂得去体会和回味,不仅仅仅是教育的思考,还有父母、朋友、甚至成功。我们不是为了成功而竞争吗?我们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学完后连最基本的动手操作都不会,试问如何学以致用,影片中在抢救莫娜生小宝宝而快速的动手自制所要用的工具。主人公兰彻为了朋友的滑稽事情让我们在乐中思考什么是朋友?最终的结局自我去看看就明白: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剧情开始就是觉得搞笑可是越来越觉得这原先是一部这么与我心灵接近的片子。这篇片子定位是喜剧,好像不太准确,个人觉得定位喜剧有点淡化其中的深刻意义,剧情片更像。作为在中国教育体系下成长的我们80后,是会对此片产生强烈共鸣的。

电影中的经典台词—all is well这句话总展现于整个故事中,包括最终唤醒那个刚出生的婴儿,有点虚构,但展现着一种心态,可是生活中不管发生什么能淡定的拍着胸口说声all is well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不能”做自我“,总能说声”all is well“也是好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很怪的片名,近三个小时的片长,有喜有泪,这部电影的经典之处个人认为在于融入了生活,升华到了人性,总能把那些触动人心的东西演绎的淋漓尽致。

电影的很多情节也许涉及了印度的现实的社会问题,但似乎和我国的国情差不了多少,所以也别总是信口”阿三“。社会很浮躁,我们更是浮躁,总想特立独行,但现实的生活使我们不可能那样去做,很多时候只能沿着那特定的轨道或被牵着鼻子走,展此刻我们自我的身上就是亲朋的期许,生存的必须,努力的艰难。这部影片中讲述的”做自我“也许才是人生终极的成功,故事中融入了亲情,感情,友情,虽然很曲折,但最终都近乎完美的实现,然而电影终究是梦想主义的美梦,若在现实中演绎,除了成功,更多的是荒谬!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3篇 用智慧与勇气,三傻翻转宝莱坞:一份观影心得 第2张

第2篇

我向来对字幕组同志们的无私奉献充满谢意,但当我看到《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个神似山寨的译名时,我真想埋怨你们一句,你们的失误很可能让许多人错过这部好作品。我爱这部电影,因为它让我哭,让我笑,更引起我的深思。

但事实上,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励志性甚至于不亚于《阿甘正传》,电影的节奏把握得十分好,剧情也不错,十分喜欢里面的对白,当然这得归功于这部电影有个十分好的编剧。

近年来印度电影发展挺好,《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一举囊括了奥斯卡多个奖项,更是成为最佳影片,而在我看来,《三傻大闹宝莱坞》一点都不亚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同样是励志电影,虽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但是这个影片阐述的理念,其实是十分明确的,它抨击印度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学习只为单纯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从来不去想这个问题能够给大家带来什么,就像里面的兰彻一样,当他提出了两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给大家时,竟然没有人去怀疑这个问题就直接去找答案,大家不会为了即将获得的新知识而感到兴奋,只为了寻找单纯性的答案而去白白浪费精力,从来不会去进行主动性的思考,任何一个人都显得是那么地没有主见,惧怕权威,毫无主观潜力可言。兰彻想的每个问题,做的每件事,都在突破常规的思考,都在打破传统的束缚,他觉得不对那就是不对,只要他说出自己为什么是对的就能够了,哪怕对方是学校的教授也好还是院长也好。

两个小时的片长,无半点拖沓的就把故事简单讲完了,不刻意讨观众开心,也没有做作的煽情,却会发自内心的哭完又笑,笑中带泪,导演完全把我拉进了电影一般。电影的道理很简单,我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现实中又有谁能做到呢?其中,青春,热舞。要不是印度人演的我还以为是好莱坞大片。

可能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兰彻这家伙可能本来就跟常人不一样,也许他就是个天才。但事实上是这样吗,我只想用主人公兰彻的话来解答:“明白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明白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对于剧中三人组之间的友情,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渴望的,那是一种真实:“在人类行为学课上我们曾学过,朋友失败时,你难过。朋友成功时,你更难过”;是一种默契:“笨蛋……别撒谎了”;是一种良师益友:“因为你是懦夫,害怕未来,看看这个,戒指比手指头还多。为开始戴,为姐姐嫁妆戴,为工作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样能过好这天?又怎样能专注于学业?两怪兄弟,一个害怕,一个虚伪……”;是一种永远不忘:“但他总说,有两个傻瓜会来找我的”。

能够说,它打动了一大批中国年青学生,尤其是感动了已经步入社会的80后和正在象牙塔煎熬的90后。追求故事的真实感是导演的制胜法宝。对于绝大部分渡过大学时代的人而言,上大学报专业只是为了思考四年之后的就业,究竟到底喜欢与否就看个人性格取向,最终四年之后能否得到一份好的工作。我期望能有乔伊的坚持,“这天我不请求上帝给我这份工作,只为这生命而感激”,“你保留你的职位,而我坚持保留我的态度”。

剧中的“大道理”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以后遇到事情,我想我会不介意学学神圣智者兰彻达斯,用右手砸砸左胸小声告诉自己“一切顺利”——因为有时候心是很脆弱的,它需要我们的安慰来使它变得坚强!

能传递到相信“完美”这样信息,便是一部好的电影。我也确实感受到了完美:激情的歌舞,执着的追求,没有的理想、美丽的人格、贫穷的加坚韧的毅力,自由的心。

所有的一切,能够用影片最后一句话来总结“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第3篇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原本以为是个纯粹的喜剧,结果看了两遍之后,细细品味其中意味,发现这部励志悲喜剧之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着实值得让人深思。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印度宝莱坞电影,由拉库马·希拉尼导演,由阿米尔·汗、马德哈万及沙尔曼·乔什主演,是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讲述了三位主人翁法汉、拉朱与兰彻的故事,他们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并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彻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的故事。

整部电影让人感叹的地方太多,我也就取各人身上的一两件事说说我的看法。

对于法汉,他从小便被父亲报以深切的期望,父亲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顶尖工程师,从而忽视他的个人爱好,法汉便是在这种期望中考上了帝国理工学院。但是,他却只能将自己的梦想埋藏心底,将写好的信收在书包里几年都不敢寄出去,只因为他害怕被父亲责备。他活在对父亲的恐惧中,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知道后来他被说服,真心的和父亲做了一次交流,才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没错,有时候,我们害怕选择,害怕面对,我们愤怒,只是因为我们恐惧,只要我们能抛开那种恐惧,只需要一点点勇气,我们就能把自己的生活转个身,不必活在恐惧和伪装里,而是去面对真实的自己,真实的梦想。

拉朱,一个典型的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了解决家庭的困窘努力学习,考上了最好的学校,而在学校里,他看到的还是永无止境的竞争,还是家庭的困顿,他陷入了恐慌。当他被勒令退学的时候,不知所措的他,选择了跳楼,所幸他没有死。也就是这一番先死后生,让他重新进行了思考,最终获得了一种坦然的心态,坦然的面对生活与压力。生活、工作、学习,到处都有压力,我们必须学会坦然的面对,如果一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选择轻生,那么,生活就不叫生活了,因为生活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我们战胜挫折的过程。无论何时,我们都要保有一种坦然之心,正如拉朱所说:“你们保留这份工作,我保留我的态度。”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

彬儒教授,怎么说呢,应该算是反派角色吧,虽然他在开学的时候说的那段话是教条式的,但确实很有意义:“杜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他深知竞争的重要性。要想超越别人,我们也必须有一种竞争意识,只有竞争才能让人奋进,只有竞争才能让人思考。

还有一个人我不得不提,那就是冯苏旺度,或许叫他兰彻更让人接受。虽然他只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小佣人,但他从小热爱学习,与众不同的兰彻始终灵活学习,不拘小节,不会死记硬背、像完成任务般学习,虽然老师、院长不喜欢他,但他的成绩始终排第一。这其中固然有智力因素,但是我认为对学习的那种热爱才最重要,身在帝国理学院,工程就是他的激情。同样,我们如果也能将学习化作一种热情,而不是应付,那样我们的成绩也同样可以倍儿棒,不用为能否及格而忧心忡忡。他将所学的东西用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东西,最后还用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挽救了一个小生命,其实我们也都可以做成这样的东西,拥有自己的发明,可是中国高校的这种教学体制,这我就不多加评论了。

兰彻的身上优点很多,重情重义、信守承诺、思维活跃等等,但是他的一句“aalizzwell(一切皆好)”才最让人感动,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无论遇到什么风风雨雨、艰难险阻,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心中默念一句一切皆好,有时候甚至可以挽救一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