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班主任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3篇 亲切沟通,携手成长:班主任与家长的默契之道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旨在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班主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发展,并与家长共同推动孩子的综合素质提升。

班主任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3篇 亲切沟通,携手成长:班主任与家长的默契之道

第1篇

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是实现家校合作的重要环节,没有家长的配合,学校的教育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班主任也是孤掌难鸣,不依靠家长的支持也很难带出一个出色的班级,但是由于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常常使得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会出现一些僵局,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随着人们教育意识的提升,很多家长都深知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不惜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为孩子进行教育投入,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家长意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两回事,学生在学校学习就应该由老师自己负责。往往认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告状”,只有孩子表现不好时才会与家长沟通,故在思想上会有一种抵触情绪,不想主动与老师沟通,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沟通邀约。

如果只有家长或班主任单方面树立了正确的沟通意识,沟通通常都会产生障碍,班主任和家长的合作也会产生困难,导致班主任对家长的不满或家长对班主任的不满。如果家长或班主任都没有树立正确的沟通意识,那班主任和家长之间沟通基本上就不存在或是不顺畅,从而导致双方的不满。如果家长和班主任都树立了正确的沟通意识,这样,真正的沟通渠道就会建立起来,他们会经常的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就会使班主任与家长之间能够实现和谐相处,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与培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树立正确的沟通意识是班主任与家长和谐相处的前提。

家长和班主任的素质也是影响二者和谐沟通的关键因素,这一因素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家长的素质;另一方面是班主任的素质。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职业地位、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及价值取向都影响着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特别是我国现在社会中,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很严重,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对老师的管教不予以配合。另一种现象是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期望过高,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将问题都归结为老师的不尽职、不负责,因此对学校和老师心怀抱怨,也容易导致家庭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形成难以沟通的局面。

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有的班主任在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时过于强调自身的'权威性,没有把家长放在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上,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方式简单直白,不注意沟通的技巧,往往只去谈学生的缺点,忽视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孩子不重视,或在交流时采取命令的形式也会引起家长的不满,影响二者之间的沟通。因此,班主任和家长的自身素质因素也经常影响着双方沟通的和谐与顺畅。

班主任与家长在沟通过程中由于其沟通方式的选择不当也影响沟通的效果。如家长认为沟通应该是老师主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家长更希望的是从班主任那里得到教育孩子的方法而非一味的指责和挖苦。另一方面班主任有时对家长的沟通方式也不理解,这样也造成了双方之间的沟通不顺畅。在通讯比较发达的今天,有的家长和班主任没有充分利用电子通讯方式,还遵循着传统的沟通方式。例如,只依赖于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这样的沟通具有宽泛 性,老师面对的是所有的家长,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往往无法与家长做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也会阻碍二者的交流;如果沟通方式多样,经常通过电话、短信、家长群等多种方式增多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频率,就会使二者和谐相处,实现和谐沟通。

一切活动得以顺利进行都是在完善的制度指导下得以实现的,有时由于学校制度的不完善也会导致班主任与家长之间沟通的不和谐。因此只有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实现了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意识、沟通素质、沟通方式的双向通畅,才会实现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和谐沟通。

如果学校领导重视家校合作,重视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并以相关的规章制度加以保障,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为班主任和家长的有效沟通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制度因素是班主任和家长有效沟通的有力保证,学校的重视程度取决于合作的效果。

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注意选择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样可以提升沟通的效能,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

班主任通过定期的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一定时期内孩子的表现情况,也可以通过家长之间交流丰富的家教经验,这样的沟通方式有利于家长了解学校及班级的整体教学和管理情况,可以使家长从各个方面了解到孩子的学校生活,会使家长看到孩子在各方面的成长,从而能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工作。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可以针对特殊的学生通过家访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是一种最直接的与家长沟通的方式,这种方式的采用会增强家长对班主任的敬重感。

电话联系是一种比较及时、方便的联系方式,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长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协商,这样不仅使问题得以解决,也会加深班主任与家长的感情。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网络平台的利用可以突破以往的时空限制,家长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教师联系,老师也可以随时将学生的信息反馈给家长,双方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培养孩子进程中的困惑,充分达到互动的效果。

班主任的沟通态度是影响人际交流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作为沟通的主导方,要表现出良好的态度,让家长感觉到亲近感,愿意与之交流。

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家长与班主任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因此在沟通中,作为主导作用的班主任一定要改变观念,消除各种消极影响因素,使双方在心理、感情上更为亲近融洽,营造出一种平等的氛围。当家长感觉到老师的平易近人,有平等感时,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就会变得和谐与顺畅。

班主任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在与家长交往过程中,要做到文明礼貌,充分尊重家长。对任何层次、素质和背景的家长都要一视同仁。接待家长要热情、谈话要真诚、多帮家长分析问题而不是指责,共同帮助家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家长在与老师的交往中拥有了被尊重感,就会主动与老师沟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

在任何一位家长的眼里,孩子都是最优秀的,是自己的宝贝。如果家长感觉到老师是真正关心自己的孩子,就容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为良好的沟通架设了通畅的桥梁。因此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要用真诚的语言或行动去与对方沟通,让家长感到教师确实为了孩子好,是真心关心孩子的,以便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以诚服人、以情感人,取得家长的信任。

与家长的沟通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班主任自身的沟通能力,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与业务能力非常重要。一是班主任的观察力。作为班主任要有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摸清每个学生的性格、脾气、爱好、家庭等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其次是组织力。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导者,要善于组织良好的班集体、善于管理班级的各项工作,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得到家长的认可与尊重,否则就会使班级管理陷入混乱无章、顾此失彼,既使再卖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再次就是提升自身的语表能力。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采用商量或交流的语气,语气要委婉、随和;语调要亲切、自然。表达清晰,条理分明,使家长充分理解,能抓住重点。

完善的制度是一切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要促进班主任与家长的和谐沟通与交流,学校必须完善相关的沟通机制。所以学校要提高意识,重视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并以相关的规章制度为保障。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有家长参与的课外活动,都会为班主任和家长的有效沟通提供有力的支持。实现了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意识、沟通素质、沟通方式的双向通畅,才会实现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和谐沟通。

每个家长由于其文化修养、职业地位、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对孩子的关注度及教育方式也不同。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多样的沟通方式,区别对待,同时要讲求沟通的艺术。首先讲求语言艺术,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选择能为他们所接受的语言,尽量不用专业术语;其次学会倾听。与家长沟通时,注意倾听家长的困惑与反馈,不仅能得到家长的信任还能从中发现症结所在,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班主任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3篇 亲切沟通,携手成长:班主任与家长的默契之道 第2张

第2篇

为了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让家长表达他的意见很重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常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间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一下要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讲求艺术,巧妙应对不同类型家长。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时我们甚至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那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

1、对于知识型的家长: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作为班主任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班主任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同时还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地分析。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一批家长,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修养,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一般见面都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班主任对自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班主任。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家长,班主任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班主任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地与班主任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3、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方式,要让家长知道:老师请家长到学校来并不是希望给自己的学生招来一顿皮肉之苦,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学生。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打一顿,既没使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怎样改正,也可能加深师生间的隔阂,使孩子对班主任极为反感,感到老师很可怕,很可恶。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父母不知道在打骂孩子的同时,他们也犯下了新的错误,与其惩罚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要使家长理解所有这一切,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相信,老师来家访不是为了给孩子以惩罚,而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声明:既不能打骂孩子,还要起到教育作用。

4、对放任不管型的家长:多报一点喜,少报一点忧,决不夸大问题,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使家长明白,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一定要加强,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5、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相反的,基础差的学生还更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的关心,希望我们能加强沟通与交流,能让你的孩子早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成绩赶上去。从此那些家长来学校和我交流的机会明显多了。

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对孩子们关心,去细心地呵护每一位孩子,并把这些工作中孩子们所取得的成绩和家长一起快乐地分享,我们就会与家长做朋友,家长也就会和每一位老师亲近乎。一旦老师与家长成了朋友,家长就会成为我们老师们的朋友,成为我们的左右臂,那我们的工作就会更轻松,更顺利。

寻找机会从各个方面宣传学校的教学亮点,吸纳更多的优秀学生到优质的学校读书,为学校招生服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最终赢得家长对我们班级工作的认同,对学校优生更优,差生变优,家长无忧的办学目标的广为宣传,那我们的学校将越来越兴旺。各位同仁,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

第3篇

教育是家长与学校的联合教育,两者缺一不可。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成为连接学校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所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为家长所理解和鼎力支持,正所谓能此者大道坦然,不能此者孤帆片舟。那么,到底该怎样沟通呢?我个人认为沟通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表达。在表达当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和谁表达,也就是沟通的对象是谁。每个家庭各有不同,学生家长的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就要有针对性的沟通预案,适当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以下就针对这几种类型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护短性的家长:这类家长爱自己的孩子胜过一切,他们不希望老师过多地去批评自己的孩子,很多老师都不愿意面对这种家长,但是作为班主任必须面对各类家长,那么,针对这类家长,我们还是要尽量积极的去面对,而不是去逃避,为了工作,适当放下恩怨,主动进行家访,真诚的推心置腹的把自己的出发点、目的和孩子的表现和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同时也和他们说清楚,如果对孩子的问题不管会出现的后果,让他们感受到你是为他们的孩子的成长好才管的,力争让他们理解你。当然你要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条理清晰、目的明确、论据充分、值得信服,在这沟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表示出对其孩子的真正关心。

后进生的家长:这类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差,不愿面对老师更不会来开家长会,针对这类家长,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老师的架子,主动去拜访家长,用真诚的心去沟通,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孩子,我相信,这种方式会让家长有所感悟去面对孩子是后进生的事实,共同帮助孩子;有些家长可能还会有差就差了吧,混个毕业证就算了的这种想法,这类家长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想办法让他们打消这种念头,另外,可以向他们说说孩子的优点,使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取得进步。

放任型的家长:这类家长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推托教育子女的责任,尤其是一些学习不上不下的中等生的家长,这些中等生家长的想法是,反正孩子也没啥大出息,只要不学坏、不出格就行。再加上这些家长忙于单位工作、忙于打拼挣钱,而孩子日渐长大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们虽同居一处,相互之间交流却越来越少。家长无心去注意孩子的学习情况及心理感受,彼此缺少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更缺少相互的理解。针对这类家长,我们要经常去走访,可以建议他们多与自己的孩子交流,试着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是家长能够坐下来去倾听自己孩子的心声,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的想法,同老师、孩子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溺爱型的家长:很大程度上,我认为这类家长与护短性家长有些类似,溺爱型家长一般不对孩子提具体的要求,也不对孩子做具体的限制。对孩子的要求环境比较宽松、自由。父母对孩子要求没有什么事必须去做和什么事一定要做的,只是随孩子们任意发展,没有一个目标。这是一种要追求孩子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潜力的教育方式。他们对自己孩子要求太低,甚至没有要求,那么孩子们就很难有一个正确的合理的目标,就更谈不上达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了。所以孩子对学习和工作成绩的要求也低,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太令人满意了。针对这类家长,首先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做父母的不能太溺爱孩子,须知温室中长不出参天树,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与这类家长交谈时,首先要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适当的指出学生的不足,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是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的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配合性的家长:这类家长应该是所有老师都想面对的一类家长吧,这类家长把孩子的学习看得很重要,也很尊重老师,相信老师,与老师配合,是孩子在各方面取的发展。针对这类家长,我们可以固定的交流沟通,全面把握孩子的成长状况,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得确保家长是理智型的,不会打骂孩子),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

气势汹汹的家长:这类家长对于多数老师来说,大家都不会愿意面对吧,对于这种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的家长,特别是有些提出一些不符合教育行为及规律的观点和要求,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需要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呢,可以用你的微笑去解决,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相信我们的微笑会让家长满意,最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