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篇 《乡土中国:寻找中国文化根基的探索》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是中国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以深入的实地考察和严谨的学术分析,揭示了中国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实情,对于了解中国农村的历史、文化和现状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以下为笔者的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篇 《乡土中国:寻找中国文化根基的探索》读书笔记

第1篇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作为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泥土”,不仅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浩瀚历史,而且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可以说,“泥土”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中国人到哪儿都喜欢种点东西,对土地的依赖使得人口流动并不激烈,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在乡下,家庭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但是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在农村确是不常见的。小农经营的农作模式,水利上合作和守卫安全上的必要性以及土地平等继承原则下兄弟分别可以继承祖上的遗产的现实状况,使得中国大多数地方是居村而居。

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俗社会”,是“熟悉”的社会,乡土社会在地方性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乡土社会里,几乎一切都是熟悉的,人是熟悉的,乡土社会的人际交往是“熟人”间的交往,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是熟悉的,乡土社会的交际自有一套相互默认的“规矩”。事物是熟悉的,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乡土社会里的人掌握了一套经验和处理事务的方法,无须高度理论化的指导。

乡土社会长期以来的运作方式,在现代由陌生人组成的“法理社会”却是无法应用的。在社会急速变迁中,乡土社会中养成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方法处处产生了流弊。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里往往是“愚”的,可是乡下人真的很愚么。有人说,乡下人连怎么应付汽车都不知道,这不是愚么。乡下人没见过城里的世面,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的问题。又有人说,乡下人大多不识字,是“文盲”,这不是愚么。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实际上,城里和乡下由于生活环境不同,自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蚂蚱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一样的,环境使然尔。文字在城里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在乡下却似乎有点多余了。因为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的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在乡土社会,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意向特征。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动物缺乏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传承的手段,而人类却可以借助一套“象征体系”实现文化的传承。所谓象征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词”。所谓文化,其实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的社会共同经验。“词”可以将人类的经验概念化,方便人的经验积累和传承。但是有词却不一定要文,词可以是口头上的,文却需要是书面上的,能看到的。人记忆的发展程度,依据自己的需要而定。通过发展记忆,掌握前人累积的和自身学习到的经验。

乡土社会中,长期处于安定的发展状态,所见所闻,皆再熟悉不过之事物,需要新经验解决的新问题少之又少,因此,语言足以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无须用到文字。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乡土中国读书笔记3篇 《乡土中国:寻找中国文化根基的探索》读书笔记 第2张

第2篇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值得并且需要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我习惯读一本书的时候先了解作者作这本书的年代和时代背景,我认为,无论什么样的作者,在写书的时候,其背景对其影响一定是很重要的,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根据自己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当时的期刊报纸上的小文章所综合的,时代背景是处于极度艰难的抗战时期。而也恰巧是研究之艰难,信息流通之不便,也使得费孝通先生的研究结果具有很鲜明的个人特点和创新的视角。费孝通先生研究的对象是中国社会,他所著《乡土中国》,估计中国已经没有什么时候能够比起那个时代更乡土的了。

?乡土中国》一书还是比较全面的讲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的。费孝通先生言之“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总结,加之后面的各项阐述,很具有总结性。不仅在那个年代,即便是现在,所谓的现代化已经得到一定发展了,我认为,中国社会乡土性的烙印还是很深的,现在的内陆地带,现在的农村,还是有很多保持着一贯的乡土性。而中国人的很多性格也是乡土性而造成的。

人制与法制,究竟哪种更适合?社会主要依靠道德还是依靠法律?想必很多人觉得该依靠法制,但是对于主要依靠道德还是依靠法律这一点上肯定会有很多争辩。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国的社会是一个“无讼”的社会。比之于西洋几乎可以用诉讼解决所有问题,中国社会是很少想到用打官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西洋遇事,可能很快想到诉讼,而中国人却往往只会在其他所有办法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会去打官司。因为,在西洋人看来,打官司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而为被告为原告也都很可以理解,成为被告的不一定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中国就不一样了,即便是在现在,打官司的被告基本首先就会给人以坏形象的印象,很多时候都会受到很多谴责的,而原告也不一定好运,人们也可能会说“破大点事就打官司,难道没有别的解决方式了吗?”。

中国司法制度的推行不力,不仅仅是因为腐败和权钱当政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与已经保持了几千年的乡土“礼治秩序”的冲突的。譬如说,妻子与外人通奸被丈夫发现,丈夫动手打了奸夫,最后法律判过来,无法给奸夫和妻子以任何处罚,却可以拘留甚至刑罚于丈夫,但是以所有人的道德和“礼治秩序”的处理方式,丈夫打人是无可厚非的,妻子和奸夫会受到惩罚和谴责,丈夫却没事,两种方式结果截然相反。作为旁观者,你是如何看的呢?群众的看法和抉择就会直接决定最后选择的社会秩序的方式,所以法制的推行阻力重重,社会原因是占很大比重的。

第3篇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一本介绍中国基层——农村的一本书。距离现在已近80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但以先生独到的见解去看当时的农村,还是颇具新鲜感的。

开篇先生首先为大多数人认为农村人存在的“土”和“愚”进行了反驳。“土”不应该是贬义词,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是由于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农业大国,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土地孕育了世世代代的人,是乡下人的命根,所以沾染土气是难免的。“愚”也是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导致。乡下人见车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成里人认为他“愚”,城里人对于农耕知识不懂装懂,乡下人也可以认为他“愚”,文字难以传入乡下是环境所致,农村圈子小,是熟悉的人之间的交流。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句话就可以将想表达的表达的清清楚楚,文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城市是陌生人与陌生人组成的圈,不能用乡土社会的习俗应付。于是,“土”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

先生还解释中国社会结构是差序结构,就如一个石头丢入水中,掀起一层层涟漪,以己为中心,人脉由权利和财富的大小一圈圈排列出去,远处的波纹浅,关系也薄。但涟漪的范围大,到哪都想找点关系。所以说中国人是“私”的,缺少西方人的团结意识。先生见解独到,比喻生动,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国社会存在了多年的问题。

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当时中国乡村存在的问题,如男女有别,长老秩序,礼治秩序等,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了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其实书中的大多数提出的问题如今都不复存在,但书中许多描述如今又可以引出不同的感受。先生在书中提到自己出国留学时奶妈给他包了一包乡土,水土不服时可以给饭菜里放些。让我想到表妹出国时带了一盆花,我嫌麻烦,花在哪都可以买。她告诉我“重要的不是花,是这盆土,走到哪看到这一盆土,都会觉得心安。”这大概就是如今乡土的魅力吧,乡土还是那孕育生命的乡土,中国不再是那个风雨飘摇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