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关于下元节的来历与习俗

我国有三元节,分别是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鬼节以及下元节,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是下元节又称“下元日”。说起下元节,也许你会觉得有些陌生。那么下元节究竟是什么节?下元节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以下是本站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关于下元节的来历与习俗,以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下元节的来历与习俗
下元节是指每年的哪一天:
  
  农历10月15日
  
  下元节是每年的`十月十五。此外正月十五元宵节被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被称为中元节。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元节,也就是鬼节,可很多人都不知道下元节,在农历十月十五,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动,同样也代表着一种对祖先的缅怀之情和敬畏之情,还有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在福建省莆田一带,一般需要摆上斋品,将香一根根播在田埂上,以示忠诚。目的是希望这个冬天能够顺顺利利,庄稼也能顺利过冬,迎来新的一年。
  
  下元节是什么节?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丶“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上元节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元节就是七月十五民间所谓的“鬼节”,而下元节被人们遗忘的比较久了,相关的民间风俗基本已经消失。
  
  人生在世,难免遭遇苦厄,而信仰道教的那些古代人民,或者说,虽不信仰却对其文化内涵有一定程度认同的老百姓,都很看重水官大帝“除困解厄”的神通。在这一天,人们祭祀祖先、迎接水官大帝,以求得困厄的舒解与人生的安详。下元节与上元节和中元节一起,构成了先民对人生感受、祈福、赎罪、解困等完整的生命体验,节日的'范式不过是这种生命哲学的文化表达而已。
  
  下元节当天的注意事项:
  
  忌讳探视朋友亲人
  
  最好不要去探视亲朋好友,隔天去探视为宜!因为此日是祭奠的特殊时候,此时去探视亲朋好友很说不过去的,或者说不吉利。当然,你也可以请亲朋好友在外面吃饭为宜。
  
  避免将阴气带回家
  
  在祭拜结束后,放鞭炮就来离开,因为鞭炮可以辟邪;也可以佩戴一些佛像、符咒等物品。回家后站在大门口用左脚踹地三下,进屋即可。
  
  不要乱说、乱跑
  
  注意不要去别人祭扫比较多的山!不要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说对亡者不敬的话,晚上活动要谨慎
  
  切忌买鞋
  
  鞋与“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时买鞋;真有需要也应错开时间再开购买。更不能接受和馈赠别人送鞋。
  
  下元节的由来: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水官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中华风俗志》也有记载:“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宋吴自牧《梦粱录》:“(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又河北《宣化县新志》:“俗传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斋者。”此外,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炉炼丹。
  
  下元节的习俗活动:
  
  下元节祭拜
  
  1、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的活动:民间折红绿纸为仙衣,折锡箔为银锭,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除此以外,还有其它常见的祭拜祖先活动。
  
  2、道教专门场所的有关活动:这一天,道观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民众前往道观观祭,并在道观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
  
  3、祭禹:水官大帝禹的诞辰日,各地禹庙等大禹纪念场所常有祭祀活动。
  
  4、做糍粑等食俗:这一天,人们在家中做糍粑并赠送亲友,蒸麻腐包子等。
  
  5、家中拜祭下元水官: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家家户户张灯三夜,在正厅上挂著一对提灯,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
  
  6、“水色”等户外活动:水,和“水官”有关,色,色彩丰富。一般是扎彩船,在河中巡游。水色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