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心得体会

水浒传写人物的读后感6篇

读后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角色在情感冲突中的表现和反应,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水浒传写人物的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水浒传写人物的读后感6篇

水浒传写人物的读后感篇1

拳打镇关西

鲁官居经略府的提辖,官位算是不大不小,人却长得魁伟壮实,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鸭绿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直口方,肋边一部长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疾恶如仇”是这一章节的高潮部分,文中想要表达的重点则是鲁达三拳打死郑关西,可谓拳拳凶狠。如果说第一、二拳是为金家父女及全村受过郑屠欺的老百姓打的话,那么第三拳就是为鲁达心目中的正义而打的!这种感情愈深,下手也就愈重,性格也就愈暴躁,愈发在情理之中。

大闹五台山

鲁达而且还为逃避追捕,入了文殊院,剃发为僧,法名智深,但是这次的.结果又如何呢?他却喝得烂醉,又是打人,又是吃肉,又是毁庙,活脱脱一个不守戒律的花和尚,无奈又被赶到了东京。

野猪林救林冲

“野猪林救林冲”这一章节想必说的就是“义”字了。一个“义”字,贯穿水浒全书,像灵魂一般。

宋江不义,然而鲁达却一直义字当头。自从林冲吃了官司,他就一直惦记着,却又无法相救。后来,打听得发配沧州,怕高俅在路上暗害林冲,在野猪林埋伏了半宿,终于救出林冲。

是什么让这个桀骜不驯的大花和尚废尽心机地去就林冲呢?这无疑就是一个“义”的体现吗?我想谁也不能否认。

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已然没有了沉重的战争,但是梁山泊英雄好汉这些美好的品质却会一直留在我们的心中,值得我们去学习以及效仿。

水浒传写人物的读后感篇2

?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一般的小说,要充分地理想化的写一个正面人物,往往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矗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矗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

水浒传写人物的读后感篇3

?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中国名着,与它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看到这本书我就想起了刘欢的好汉歌。梁山好汉他们个个侠肝义胆,敢报天下之不平,其好爽的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这本书中以大量的笔墨塑造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小说中智取生晨纲、大闹清风寨、倒拔垂杨柳等一系列故事情节都描写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在《水浒传》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宋江了。他被人称为“及时雨宋江”,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官史,为人好义疏财,并且非常孝顺父亲。因为他乐于帮助穷困的人,所以各地方的人们,都景仰他的德望。他受了小人的陷害,蒙上了不白的冤罪,被判了死刑。在万分危急的时候,梁山伯的英雄赶来劫法场,把他救上山去。后来,宋江当了他们的首领,大破高太尉所率领的军队。

?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

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了彪炳文学史册!

水浒传写人物的读后感篇4

“卢某生于北京,长在豪富之家;祖宗无犯法之男,亲族无再婚之女;更兼俊义作事谨慎,非理不为,非财不取”,其人家世清白,为人谨慎,世居大名府。卢俊义,绰号“玉麒麟”,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原为一员外大户,浪子燕青是其家仆。

连大名鼎鼎的宋江都慕其名,为壮大梁山声势,欲将其诓上山。军师吴用与李逵便假扮算命先生与哑童子,前往卢府为其算命。闻其生于“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吴用大惊失色,言其“不出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剑之下”,劝其前往东南千里之外避灾,并在墙上题下“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士手提三尺剑,反时须斩逆臣头。”的.藏头反诗。

而后,卢俊义中计,欲前往泰安州避祸。途经梁山时中埋伏,与梁山英雄大战,卢俊义不敌,乘船逃走时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卢不愿在梁山落草为寇,宋江也未强迫,将其放回。待其回到家中,其妻贾氏已与管家李固做了夫妻,诬陷其勾结叛匪,卢屈打成招,下了死牢。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众好汉等先后搭救,方免遭毒手。上得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忠义堂前亦竖起了“山东呼保义,河北玉麒麟”的大旗。

招安之后,卢俊义被封为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参与指挥了征辽、讨方腊等战。后被高俅毒酒所伤,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一代英雄就此陨落,心里空落落的,我不知该哀叹还是心酸,之能感叹天意弄人,世事无常,若卢俊义能生在现代,想必也是一个不凡的人物吧。

水浒传写人物的读后感篇5

一踏施耐庵的笔下的江湖便被深深吸引,“乱世出英雄”可谓是对背景最好的概括,在这样充满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的社会,鲁智深似一颗耀眼的明星闪烁。

人们说一百零八将中好像有一个结合了多人的优点,但仔细分析,两人却截然不同,没错,这话评价鲁达最为合适。

他像李逵,却又比其的勇猛鲁莽中多了一丝精明细致,在帮助金氏父女逃离时,考虑到了店小二定不会让他们走,于是早早地守在门口,一坐就是两个时辰,可他之前请柴进喝酒时路上都不愿有任何耽搁,直言“谁耐烦等你”。这般粗鲁的人却为了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等了两个时辰,只为了心中的正义,这般细致温柔无不让人心头一暖。

再看他拳打镇关西一段,看似粗暴蛮不讲理的他其实只为激怒镇关西,因为他知道先动手的便理亏,而且在打斗的过程中特意大声地将自己打人的原因喊出,为的就是让他人明白事情的起因,告诉他人自己的正义之举,相较于李逵口下无遮拦的一句又一句“杀了你便快活”,鲁达的机制精明又让人深深佩服。

她的身上又带着与林冲的几分相似,但当你用心体会就会发现,他比林冲又多了几分豪爽畅快。

在林冲看见自己的妻子被调戏时怒上心头,但又看到对方是达官贵人后便“手自软之”。因为对方的势力大而服软,但当鲁达到达后却说“洒家怕他甚乌!”言罢便要上前替他打三百禅杖,相较于林冲的唯唯诺诺,小心谨慎,鲁达的畅快豪爽更让我深深吸引,甚至是羡慕。

鲁达身上又着梁山好汉惯有的仗义疏财、有情有义,又带有旁人没有的粗中有细,畅快与豪爽,我向往他活得畅快,没有任何束缚,我喜欢他身上特有的那一份温柔,我倾佩他路见不平的行侠仗义,如果一入江湖,我愿像鲁达一般,活个肆意妄为的人生

人们总用一个人形容江湖,而我想用江湖形容鲁达,到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独特的江湖,一个名为“鲁智深”的充满铁汉柔情的江湖。

水浒传写人物的读后感篇6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经久不息的阅读,终将施耐庵的水浒传读完了,深受古典名著的熏陶,使我步入古典文学的殿堂。

其实对《水浒传》中的不少故事我们早就知道,如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山东快书《武松打虎》,俗话说得好: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作者有超群的塑造人物的能力,把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鲁迅曾也说过,《水浒》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的。施耐庵的祖籍苏州,后来迁居苏北兴化白驹镇,是一名元末明初的杰出文学家。元至顺年间,他考中进士,在浙江杭州做了两年官,又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政治,不愿对当道权贵逢迎拍马,因此弃官回乡,从事论著。

王伦,这个人物,作者对于他的描写不多,不过两三回,连外貌和例来的附诗也没有,可他却是让我最有感触的人物。王伦,人送外号白衣秀士,一听就是花拳绣腿,文武不精。王伦还妒才、自私,见有人来,只会说山寨太小,房舍不够啦,小地方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他说来说去就是要你走。记得林冲进寨时,他就万般阻挡,万般暗示,最后还要林冲讨个投名状,实在是小心眼,没有绿林好汉的豪爽。当日林冲杀了他的原因也是因为他的不容人,这让我不胜感慨:有容人之量的人,方可成就大事。

在这点上,我觉得汉代刘邦最为出色。老刘自个儿啥都不行,但人家有优点,不耻下问。他没办法时,他旁边就会有一大群谋士上来说这说那,给他出上一大堆的主意,而他也能择其善者,从善如流。不会因为自己不行就妒忌别人。所以张良啊,陈平啊,萧何啊,韩信啊……那一时期最优秀的人才都乐意聚集在他身边,为他所用。可项羽就不同了,14岁就可举起一口大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武艺超群,够厉害的吧。但到了最后怎么样,还是兵败垓下,自刎乌江,被无才的刘邦夺了霸业。这其中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刘邦有容人之量,项羽却刚愎自用,不能识人容人,最后连唯一的谋士范增也被赶跑了。

再看看王伦,这王伦的身上可就连“刚愎自用”都用不上了,文才武略样样疏。你说你没本事吧其实不要紧,刘邦不也啥都不会吗,宋江不也文不如人武不精吗,得会容人啊!守着偌大的山寨,自己无能还容不下人,这不输定了吗?最后被杀,真是咎由自取呀。

所以任何时代要想有所成就,不仅要自己有才,更是要能容别人的才,会用别人的才。因为海纳百川,有容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