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心得体会

关于纪实文学《梁家河》个人读后感范文

读书,是人生的避风港。党员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起到先锋模范作用。那么关于梁家河的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关于纪实文学《梁家河》个人读后感范文,以供参考。
关于纪实文学《梁家河》个人读后感范文

纪实文学《梁家河》个人读后感

自己很少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的经历,但《梁家河》这本书却是让我一气看完。刚开始翻阅的时候是想着看看是什么让习总书记对“梁家河”如此牵挂,但是随着章节的铺开,让我深深的感受到领袖的不平凡是从他青年时在梁家河的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勤勉学习、修身立命、埋头苦干、不懈追求的精神也许就是现在梁家河精神的写照。

总书记是一个感恩的人。虽然离开梁家河40年时间了,但总书记对梁家河的山山水水还是那么熟悉,用总书记的话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从总书记给梁家河的每次回信、自费接吕候生到福州医治、给梁耀才寄钱让其妻子治病,再到三次回梁家河探望乡亲,都是总书记用真切的实际行动表达他对梁家河这块养育他、帮扶他的土地和这里乡亲们的深情厚爱。他说过“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作为一名企业中层干部也应该学会感恩,感恩于党组织。之所以成为一名干部固然离不开个人的勤奋和努力,但更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与关心。通过不断对先进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思想认识,开拓视野,坚定理想信念,做一个能回报公司、回报社会的有用之人。

总书记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在梁家河群众的眼中他是一位书痴,来梁家河带两箱子书,吃饭时看,上山放羊时看。他除了劳动,就是到处找书看,常常看书到深夜,还曾跑30里路去借书。总书记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一直保持着读书学习的习惯。反观自己,现在条件这么好,但学习抓的却不紧,有时还以业务多为自己找借口,没有能够经常系统的进行学习。今后自己也要向总书记学习,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工作追求,提高履职尽责的基本能力。

总书记是一个带头实干的人。在梁家河的艰苦岁月里,年轻的习近平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清理打坝中的冰渣,他带头跳进冰水中干活,双腿冻到没知觉;组织村民打井,他钻到三米多深的井里挖泥。在梁家河的七年他以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推动着梁家河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俗话说“干的好不好,关键看干部,说一千道一万干部得先干。”当前公司上下正在为新机研制的奋斗目标努力工作着,作为业务职能部门的我们虽然不进行直接的科研和生产,但是我们要为科研生产服好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实干兴黎阳。

纪实文学《梁家河》个人读后感

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梁家河的动人故事,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陕北高原七年的青春岁月,追寻我们党的新一代领航人在群众中历练成长的光辉足迹,刚才听了几位同志诵读及发言,很受启发。从发言中可以清晰感觉到,同志们感触很多、感悟很深,思想和灵魂都受到了一次洗礼,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我和在座的同志们一样,深为感动与震撼,深受教育和启迪。借此机会,和同志们交流一些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共勉。

梁家河,是陕北高原广袤农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这里山高路远、偏僻荒凉、沟壑纵横。纵目环顾,难见几尺平地;一年到头,难下几场雨水。可谓“地无三尺平,出门就爬坡;窑洞在山腰,脚下是沟壑;四野不见农田,半年不见绿色;有河不见水,有山不长树”,生产生存环境极为艰难。这让我想起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就是如此,1998年因上学离开了家乡,一别20余年,儿时的记忆全在那山沟沟里,满满的回忆,幸福的童年,历历在目,难忘……

如今大家远离亲人、相聚曹家滩,建设智慧矿井,奉献我们的青春与智慧,书写我们的人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学习梁家河,就要坚持把根扎深、把事干实,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真正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同志的“幸福指数”。尤其是广大年轻干部,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有激情、有闯劲,善于接受新事物,更应该解放思想、甩开包袱,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学习梁家河,“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只有在崎岖山道上不懈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越是环境艰苦,越能磨炼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我相信,在曹家滩的这块沃土里扎根发芽,在各位同志的帮助与监督下,学习、工作、积累实践经验,让人生之路走得更实、更好、更远!

我们牢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纪实文学《梁家河》个人读后感

周末的清晨,一口气读完纪实文学《梁家河》已是午后。掩卷沉思,感动仍在心间。书中朴素的语言颠覆了未读之前的判断,文中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中一个个典型的生活实例,鲜明生动、真实感人,不仅让我们感受到陕北黄土地上积淀起来厚重质朴的人情风貌,更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洪流中青年习近平成长起来的心路历程,每一个读完这本书的人心中都会充盈着深深的感动。

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引发了无数的辩论与反思,甚至在文化领域产生了自成一体的知青文学,从中我们看到过感动,也感受过悲情。可是在梁家河,我们看到的是成长,是力量,是希望,是脚踏实地摸索中的前进,是一心为民、忘记小我之后的大爱,是从“读书修身”到“治国平天下”的蜕变。

是什么让小小年纪的习近平在那么艰苦的地方坚守七年?是什么让大城市的烙印褪去,染上了黄土地不变的本色?是什么让习近平意志坚定,入团、入党,成长为梁家河村的党支部书记?是责任,是担当,是青年习近平对梁家河父老乡亲情真意切的挚爱。他想通过自己脚踏实地、以身垂范、身先士卒的实际行动,让梁家河的父老乡亲在艰难的日子里可以吃饱肚子,把困苦的光景过得好一点。打坝造田,他可以干最重的活,可以不计后果带头跳进冰冷刺骨的水里,以至于落下腿疼的毛病。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梁家河有了时至今日依然是最平整的水田,有了合作铁业社方便村民生活所需,有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不用柴草就做熟饭菜。这一切,不仅仅是习近平在梁家河实实在在工作的一个缩影,更培养了他把老百姓装在心里的为民情怀。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多年后的今天,梁家河依然是习总书记“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最牵挂的地方,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是一心一意为人民做实事最庄严的承诺。是啊,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每一个梁家河的父老乡亲、每一个老百姓都装在习总书记的心里,急老百姓之所急,想老百姓之所想,这正是我们伟大的党和国家不断前行的力量。

纪实文学《梁家河》个人读后感

手捧《梁家河》这本纪实文学书,感受到了它沉甸甸的分量。认真阅读,细心品味,深刻领悟后,更感慨万千。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沿着总书记青年时的足迹,认识了陕北高原的这个小山村,了解了一代领袖的成长历程和坚定意志。可以说,从《梁家河》一书中,我们可以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起点和实践起点,也激励我们从梁家河的大学问中感受到责任、担当、信念、奋进的伟大力量。 

在习近平心里,梁家河是他认识升华、精神升华的起点。初到梁家河时,习近平也有过迷茫、彷徨,但他很快就转变了观念,团结群众、融入群众、融入乡村、扎根人民,真正成了一个“村里娃”,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

融入农村,对于习近平这样一个生于大城市、长于大城市的人来说,可想而知的艰辛:梁家河的虱子、吃的、住的,甚至上厕所,对他们来说都很不习惯,但习近平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别人怎么做,他就跟着学,熟悉了所有农活,成了种地的好把式,甚至还学会了捻毛线、补衣服、缝被子。“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曾在多个场合说:“我就是一个农民。”

他踏实肯干,打坝那么重的活,从来不“撒奸儿”,手上磨出了老茧,磨破流血,但他还是拼命干,甚至挽起裤管、光脚站到刚融化的雪水里干活。乡亲们很快就从心底接纳了这个北京娃。他也成了乡亲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通道、一双眼睛。渐渐地,习近平住的地方成了梁家河村的中心,人们到那里听他讲故事、讲外面的新鲜事,给梁家河人以未来的憧憬。

他的群众情结在十几岁就表现出来。三个月不知肉味,但把队里犒劳的一点白面馍馍分给妇女,自己饿了一顿。他谦让灵娃,卷好的烟一次次被灵娃抢过去揉碎扔掉,但从来不恼火。1993年,习近平回梁家河看望乡亲的时候,还专门问起了灵娃,得知他父母相继去世,灵娃进了养老院时,还拿出500元钱让转交给灵娃,这是他的一片心、一份惦念。 用乡亲们的话说,“在习近平眼里,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带笑容,总是很和气。”

他不仅是梁家河人思想上的主心骨,也成了肯干实干的致富带头人。他给村里修大淤地坝。“直到现在,这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它是习近平当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给梁家河留下的一笔丰厚的财富。”他还克服一切困难和阻碍办沼气,建成了延川县、也是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解决了老百姓的烧柴、点灯问题。他还注重发挥村民所长,成立铁业社,办起了代销店、缝纫社、磨坊、菜园,打甜水井,办扫盲班,一处处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无不诉说着七年知青生活的艰辛和成果。若干年后,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提出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谆谆教诲,他是在用实践告诉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踏踏实实去干好每一件小事,以实干精神实现一个又一个的跨越。

为了追求进步、追求梦想,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先后写了八份入团申请书,最终获批成为共青团员。入党申请一直写到第十份才获得批准。这种对梦想、对信念的执著追求是何等得坚定,何等让人佩服。

书中记述的这些感人至深的经历,处处都传递着青年习近平与老百姓的血肉联系,对人民群众的热爱和奉献精神。1975年10月,习近平带着对梁家河深深的牵挂,离开了这个他生活劳动了七年的地方。但之后的时间里,他一直惦念这片土地,两次踏上归乡路。他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他还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可以说,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辛勤劳作、开拓创造的过程,是他生发对老百姓热爱和奉献精神的过程,也是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和治国理政思想形成的过程。

《梁家河》这本书也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不自弃、不放弃,要不怕苦、不怕累,把握当下,珍惜每一分宝贵时间,积累知识、锤炼能力;要不忘初心、坚守梦想,修身养性,并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为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这本书不仅需要我们认真阅读,更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