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心得体会

调研考察的心得体会8篇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都遇到过写心得的情况,能够引起读者深思的心得是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以下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调研考察的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调研考察的心得体会8篇

调研考察的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吉林考察时指出:“要严格把好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

吉林省集安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抓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这一主线,以“红色雁阵”工程为载体,重点突出“甄别、储备、发现、保护”四个步骤,唱好精准选育、优化提升的四方战歌,坚决扛起干部队伍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组织担当。

歌“东岳云峰起”,严把政治首关,把政治标准和政治素质作为甄别考察考核干部的第一标准

政治素质是党员干部的核心素养,是干部考察考核的首要内容。集安市坚持把政治标准贯穿干部选任全过程,改进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的甄别考量方式,探索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对干部政治表现进行反向测评,把严干部队伍“入口关”。以推进事业发展为鲜明导向,注重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重大考验中考察识别干部,多侧面多渠道多角度了解领导干部工作,切实将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用起来。目前,在开展的“示范引领 争当先锋”活动中,组建由党员干部、中青年干部230人组成的防疫志愿服务队,选派3批次80名干部到集通高速路口等3个卡点24小时不间断对来集车辆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全面甄别考察了干部在急难险重时刻的政治素养。

歌“南星变大火”,提高统筹谋划,把“育、训、备机制”作为储备量优质足干部的第一导向

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干部健康成长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永恒使命。集安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2020-2022年集安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治理、营商环境等内容,开展干部教育“云端课堂”,开辟微直播、微书房、微讲堂、疫情防控等专栏;依托集安干教微课堂,举办线上版“名师讲堂”;依托“集安党建”app、领导干部网络学苑平台,打造线上学习“掌上课堂”;同时开展“自主课堂”自行组织学习专题培训课程,确保教育培训成果全覆盖。着眼干部队伍建设和换届需要,研究制定优秀年轻干部长远规划,健全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锻炼、管理、选拔机制。持续推进“七个一线”锻炼工程,全方位、多渠道培养锻炼干部,增强年轻干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本领。开展优秀年轻干部调研,精准掌握年轻干部特别是“三方面”干部情况,及时调整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确保培养上有方向、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目前,“名师讲堂”“线上直播授课”相关做法,被人民网、新长征、吉林日报等近20余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先后有296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参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人口普查、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歌“西海栽若木”,注重功能实绩,把“选、树、用机制”作为发现举荐识别干部的第一支撑

“为政只要、惟在得人”“育才造土、为国之本”,把好干部选出来、树起来、用上来,实现治国理政目标,是我们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集安市通过深入实施“五考七法”工作法,在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养这一基础上,结合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由部领导牵头,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蹲点调研,切实掌握干部队伍情况。严格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为充分用好干部资源,统筹考虑性格气质、经历专长、年龄结构等因素,通盘考虑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的选拔任用,不断完善干部学历、经历、年龄等结构,充分调动各年龄段、各层面干部的积极性。截止目前,调整干部2批次108人,40岁及以下干部和女少非干部比例进一步提升,队伍结构和功能进一步优化。

歌“北极严气升”,加强日常管理,把“严、管、爱机制”作为保护关爱激励干部的第一要素

对党员干部的爱护和激励,必须以严明党的纪律为基础,不断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让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集安市深入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严格落实提醒函询问询诫勉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出国(境)管理监督等制度,切实做到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深入推进组工干部联系乡科级领导班子制度,全面加强对乡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日常考核了解,建立分类考核、综合评价机制,着力构建多维评价、高效综合、直观简便的干部考核工作制度体系,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实施差异化考核,通过纵向同往年比,横向同其他县区部门比,使考核结果更加科学精准。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业绩显著的干部,全市统筹评优名额,不受部门比例限制,优先评优评先。目前,对66名干部进行了公示公告和调任公示,对9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及时向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登记报备、变更报备106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调研考察的心得体会篇2

40余年矢志不渝的为民情怀,20多年一以贯之的扶贫理念,映射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赤子之心。曾经被西海固的极端贫困所震撼,对宁夏的贫困群众念兹在兹,20多年间,习近平4次踏入这片土地。

“要完善移民搬迁扶持政策,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简单的字里行间折射出了习近平总书记质朴的为民情怀。什么是为民情怀?在笔者看来,就是总书记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念的是群众疾苦,谋的是群众利益。各级各地党员干部就是要从总书记“这番话”里悟透为民情怀。

悟透为民情怀就是要提高自我认识。党员干部不管职务如何升迁,都要始终清醒认识自己,记住“人民养育了我一辈子,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要始终正确认识权力,要知道“权力来自百姓,只能服务于百姓,而不能以此谋取私利”。只有对人民常怀感恩之心,对权力常怀敬畏之心,才会真正懂得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为民服务中去。那些为官不为、为官乱为者,从思想根源上剖析,正在于替自己想得太多、为群众想得太少,把权力看得太重、把责任看得太轻,最终失足深渊。

悟透为民情怀就是要走进田间地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一心为民,去掉高高在上的“官架子”、撸起袖子俯下身子放开手脚,心态向上,姿态向下,把工作由安逸的办公室转向群众家中,走进群众深耕的田间地头,与他们同耕织、同劳作,让群众了解工作的同时,听见群众真实的心声、疾苦和所期所盼,使基层工作有的放矢做得更加扎实。只有深入田间地头才能不断夯实群众基础,因为“诚心才有诚心帮”“真情才有真情报”,这样我们在发展道路上才会得到人民群众更多的支持。

悟透为民情怀就是要把群众当亲人。“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党员干部应该始终把群众当亲人,胸膛里要永远跳动着一颗“勿忘人民”的公仆之心,流动着为民办实事的热血,满怀着为民谋幸福的热情。要深知只有亲民、爱民、为民,才能于无形中拉近干部群众的距离,深化干群鱼水情。只有把群众当亲人才能真正走近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交流,把自己摆在群众中换位思考。这样,群众才能切身感受到党员干部这个“服务员”传递的温暖,才会把你当自己人,向你“掏心窝子”。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不能变。各地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心贴心、实打实”对群众负责到底,要以坚不可摧的恒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真正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赢得民心所向,凝聚新时代干群关系“正能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向好发展。

调研考察的心得体会篇3

5月11日,在山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同村民坐在炕沿上拉家常。

“炕”是承载中国北方群众衣食住行的生活原件。从东北到关中,在城市以外,土炕用它的厚实与炙热散漫着乡村的烟火。

从同群众一起坐在炕上“唠嗑”的镜头里读懂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炕头话家常、问冷暖,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解锁问题的一把“钥匙”。在山西岢岚县赵家洼村特困户刘福有家,习近平总书记坐在炕沿上,招呼老两口在自己身旁坐下,对他们说,“来,咱们拉拉话。”从种地、旱情到打工,习近平都细致询问,关切一家人最重要的生计。同群众一起坐在炕上“唠嗑”的镜头,还出现在内蒙古困难林业职工郭永财家、宁夏杨岭村村民马克俊家、甘肃元古堆村马岗家……在“唠嗑”的点滴细节里,习近平总书记把党中央的牵挂送到了乡亲们心里,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了自己心里,把“炕”上唠的大事小事转化为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从亲自摸一摸、看一看乡亲们的炕头里读懂总书记的人民情怀。2017年,在河北张北县小二台镇的贫困村德胜村里,看到群众徐万家烧的炕,习近平总书记特意用手摸了摸,试试暖不暖。在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他们住的抗震安居富民房,俯身摸了摸起居室炕上的地毯,特地问了一句,家里的炕热不热。总书记用亲自摸一摸、看一看乡亲们的炕头来感知群众生活的冷暖。从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甘肃、内蒙古、陕西、江西、河北、四川、北京、云南等地调研,深入到群众当中,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解民意,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心系人民的思想,从一举一动、一问一答中更能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浓浓的人民情怀。

从炕上那最通俗、最朴实的群众语言里读懂总书记的人民情怀。2012年,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村民问:“会不会盘腿?”习近平总书记笑着说:“我会,试试嘛,盘腿是没问题。”“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心里装着人民,才会走到人民中间;对人民有感情,才会说人民说的话,做人民想做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常用、善用“群众语言”,在每一次的考察中,都会留下许多精彩的对话。习近平总书记用最通俗、最朴实、最真实的语言与群众交流,看似平实简单,实则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之情。

一方炕头,散发着感动人心的温暖,映照出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

调研考察的心得体会篇4

随着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战斗进入总攻阶段,复工复产也提上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抓好在建项目复工和新项目复工,要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但是复工复产也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战疫之下,吹响复工复产的号角,筑牢复工复产的安全屏障,值得我们的重视和思考,莫让疫情防控所付出的心血付之东流。

党员干部要为复工复产尽心尽力。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要冲锋在队伍的最前沿,要结合当地政府复工复产的优惠扶持政策,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专项工作,用实际行动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党员要全身心地投入复工复产大浪潮中,点燃企业复工复产的激情,鼓足干劲,千万百计为企业谋出路、找方法。党员要披荆斩棘,破除复工复产双壁障,加大对企业环境整体消毒环境的监督力度,破除疫情壁障;全力保障水电网的通畅,积极拓宽销售途径,破除运营壁障。在疫情防控期间切实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恢复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全面扎实推进企业平稳有序复工复产。

复工企业要把防控工作做实做细。对于复工企业而言,返岗人员的健康是企业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应的措施需要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切实做到五个一。一报健康状况,返工前收集员工近期健康状况、疫情发生地居住史或者员工动向,返工后每天了解其健康状况,并建立相应的健康检查制度;一测体温,在入口处使用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对于所有进入企业的人员开展体温检测,对于发热症状的员工,依情况对其采取措施;一设隔离观察室,要求员工自我隔离或者在企业隔离场所观察14天,严格每天进行体温检测;一次健康教育,企业要积极宣传卫生防疫的相关知识,教育员工搞好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习惯,提高员工预防疾病的意识;一强化人文关怀,高度关注被隔离人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做到隔离不隔爱。

返岗人员要将防护意识入心入脑。复工必然会导致大范围的人员流动,返岗人员更要绷紧健康防护的弦。返岗人员要尽量做到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步行、骑车或者私家车出行,工作场所全程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之前先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一米以上,食堂进餐时要避免生食和熟食混合使用,日常生活中要采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清洁……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是在守护着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是在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整个社会负责。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复工复产更要紧紧配合疫情防控的整体部署,做到平稳有序推进,做到轻重缓急兼顾,唯有此,战疫之下,才能吹响吹亮复工复产的号角,为抗疫不断充实后勤保障,早日迎来抗疫胜利!

调研考察的心得体会篇5

5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山西的大同云冈石窟,调研文化传承和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情怀和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凸显了国家对中华文化发展的长远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只有保护和传承好中华文化的每一个“构件”,才能守护好华夏之光,保护好文化之魂,更好地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传承文化的历史之“脉”,要讲好鲜活生动的好故事。传承文化的历史之“脉”是源与流的关系,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做好传承人就要会讲好故事,不但要有“主动说”的姿态,更要有“贴近说”的智慧。“之乎者也”诚然是圣人之言,闪耀着古人的智慧,但对于群众而言,难免晦涩难懂、苦于理解,文化历史这本“书”不可避免地被“束之高阁”。对此,不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声音”让文物开口说话,让传统文化的“原生态”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更加鲜活精彩,在群众的口口相传中,让文化故事走进街头街尾、寻常巷陌,“飞入寻常百姓家”。

守护文化的精神之“矿”,要谱写融合推动的新篇章。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座座艺术宝库,更是一座座精神富矿,如何守护好这些富矿,要做好融合推动的新篇章。一方面,要创新用好精神的物质载体,用好“两微一端”,通过多媒介、新媒体传播文化精神的正能量,让文化精神在形与神的融合统一中得以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要对文化精神体系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融入时代赋予的新内涵、新思维,融入人民的创造精神,让文化精神更具时代特征和人文价值,在与时俱进中更加丰富,拥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打开文化的发展之“路”,要涵养积水成渊的大胸怀。文化的发展之“路”,不能走入过度消费的误区,不能一味地迎合经济利益,将其不断地兑换成经济价值,而不着眼于文化更长远的发展。长此以往,过度的商业化势必消解文化本身的价值,令文化发展涸泽式微,形成恶性循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打开文化的发展之路,需要微视野,还需要大胸怀,要把“文化筐”里的坏果细致挑出,以免腐坏物质产生渗透影响;还要积极广泛地同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学习借鉴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增强文化的软实力,促进文化的大繁荣。

大同云冈石窟从过去的荒凉山区到如今的美丽景区,这背后离不开云冈人十几年来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鉴往知来,守护华夏之光,保护文化之魂,我们当尽己所能地传承文化的历史之“脉”,守护文化的精神之“矿”,打开文化的发展之“路”,让文化的“远方”更精彩。

调研考察的心得体会篇6

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小小的黄花,在风中摇曳着,大片大片,望不到边的黄澄澄,也有着望不到边的希望与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到山西考察,走进这片黄花地,看到这里的生机勃勃,高兴地指出,黄花也能做成大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要保护好、发展好这个产业,让黄花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草”。

黄花菜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忘忧草”,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那里的贫困人民脱贫致富,忘掉忧愁,过上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黄花摇摆,摇出百姓新希望。富锌富硒的火山土,孕育出五瓣七蕊的“大同黄花”,这是大自然的馈赠,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希望。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山林。一声扶贫号角吹响,如何发展黄花产业,带动老百姓发家致富是云州党员干部心之所系。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域特色不尽相同,脱贫要杜绝大水漫灌,讲究的是精准滴灌,要滴到百姓的心坎中,彻彻底底地拔掉穷根。党员干部决不能随意拍脑袋想问题,舍近求远找方法。脱贫攻坚,就是要瞄准目标,立足资源禀赋,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抓住地域特色,将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道路,做好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大文章。

黄花绚烂,映出百姓满脸笑。找到出路,就要为百姓铺好路子。贫困地区往往面临着交通不便、技术滞后、没有销路等诸多困境。政策补贴就是要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良策。路不通,我们就修路;水不畅,我们就通水;技术落后,我们就找人才……脱贫攻坚工作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绝对不能找借口推脱,不能让那绚丽的“黄花”枯萎,不能让致富的道路堵塞。只有政策到位了,百姓的幸福生活才有保障;只有百姓笑了,祖国才能更加美好。

黄花飘香,“扶”出百姓好生活。产业兴,则脱贫可期。小黄花,大产业。做好黄花产业,必将带动其他产业蓬勃发展。培育农家乐、生态园,打造观景农业,发展地方旅游产业等一系列联动式发展使扶贫方式多样化、扶贫成果规模化。一阵阵黄花香味扑鼻,一片片美景让人流连,一个接着一个的产业不断兴起,一户又一户的贫困人家过上幸福生活,这就是大好的前景,让人为之振奋,为之拼搏。

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不断逼近,扶贫工作进入了冲锋的时刻,我们要撸起袖子,奋勇向前,让黄花依旧芬芳,待到“黄花”烂漫时,百姓仍在丛中笑!

调研考察的心得体会篇7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离京赴地方考察调研,复工复产一直是考察的核心关键词之一。从湖北强调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到浙江强调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再到陕西强调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无一不为企业发展提振了信心、鼓足了干劲、添满了动力,同时也释放出了要抓好复工复产这一头等大事的强烈信号。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积极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撸起袖子、扑下身子,投身复工复产一线,将企业扶上马,为发展送一程。

调兵遣将,为复工复产输血供氧。只有党员干部多跑腿,企业才能少操心。绝不能图省事、怕麻烦,搞喊话式复工,表格式复产,以指手画脚代替真抓实干,以站在一边说代替携手一起干。组织部门当充分发挥全链条管理党员干部队伍的优势,坚持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统筹全域党员干部资源,派出顶得上、靠得住、信得过的强兵干将,组建尖刀连冲锋队,配强勤务兵服务员,引导党员干部冲锋冲刺、决战决胜,为复工复产下好及时雨,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活水。

铺路搭桥,为复工复产造血攻坚。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同时期市场发展情况千差万别,不同企业面临困难迥然相异。倘若盲目一刀切,奢求一张方子治百病,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组织部门当用好有形之手,紧盯不同阶段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及时更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帮助党员干部适应新形势,掌握更多化危为机的高招妙招实招,摸准方向、精准滴灌,以最优解为企业铺好路、搭好桥,确保有的放矢、弹无虚发,助推企业早日重回正轨。

考察画像,为复工复产活血化瘀。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部分党员干部 身在曹营心在汉,终日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看厂房、走商铺,只管做过了,只求过得去,浮皮潦草、敷衍了事,以虚假忙碌蒙混过关,非但没有为企业解了难,反倒给企业添了乱。组织部门当擦亮识人慧眼,近距离考察、面对面画像,找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老实人,揪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老练人。正向激励、反向惩戒双管齐下,真正让老实人实至名归,让老练人无处遁形。

调研考察的心得体会篇8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实地考察时指出: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一朵致富花,一条富贵路,党员干部要在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再加劲,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新模式,开辟致富新道路,确保实现“脱贫致富一个都不能落下的”庄重承诺。

筑牢战斗堡垒,为“致富花”运锄耕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压实责任,强化脱贫攻坚动力。聚焦重点难点关键点,全面排查梳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举措落实情况,夯实全面收官基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把强化脱贫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凝聚基层力量的抓手,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和典型代表的示范导向作用,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广泛凝聚脱贫攻坚力量,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坚持精准施策,为“致富花”浇水施肥。正如不同种类的花卉对肥料的需求迥然不同,脱贫攻坚精准的核心是分析致贫原因、对症下药。“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瞄准个体,实施量身定做才是“致富花”芳香四溢的关键,缺技术要加强技能培训,缺资金要做好金融帮扶,因病致贫要完善医疗救助,只有一村一村地精准施策、一户一户地对症下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各个击破,才能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工作。特殊时期,更需要在克服疫情影响上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区域情况完善差异化策略,充分把握复工复产有利时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锤炼过硬作风,为“致富花”修枝剪叶。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关头,又遭遇疫情,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所谓“风成于上,俗化于下”,越到紧要关头,越要从严从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谨防出现懈怠情绪、松紧思想和麻痹心理,更要防止“挂名式”帮扶、“留影式”入户等形式主义成为决胜脱贫攻坚路上的“绊脚石”。“世间事,作于细,重于实,成于严。”党员干部要放眼长远,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为己任,做到“民苦我忧,民贫我愧”,切实把脱贫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确保实现高质量脱贫。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脱贫攻坚收官路上容不得松口气、歇歇脚,只有扑下身子、铆足劲头,才能守得“致富花”映日即盛开,留得“富贵路”清气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