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优秀作文

2023素材积累作文6篇

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发展批判性思维,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对细节的关注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本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素材积累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素材积累作文6篇

2023素材积累作文篇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日子匆匆而过,我们挤压时间的海水,努力学习知识,为我们来日的美好生活打好基础,我们就像毛竹一样,悄悄地壮大着自己的根系,用十二年的时间武装自己,希望创造自己的神话。而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孔明,身怀雄才大略,却甘心躬耕南阳,他不断地充实着自己的,蓄积着力量。终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走出南阳,他巧借东风,舌战群儒,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成就了自己一生的风采,更帮助刘备和孙权,曹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诸葛孔明的成功在于他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知识是他成功的法宝。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以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等待时机成熟,蓄势待发,他向夫差示弱,他亲近百姓,他默默地蓄积这每一分力量,终于使积蓄的力量化作利剑凶猛地刺向敌人,创造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越王勾践的成功在于他懂得如何把自己的力量积累起来,蓄势待发,形成强大的力量,终于,他获得了成功。

世界第一飞人博尔特,创造了一个个体育神话。他的身高1。96米,使他爆发力不强,但博尔特却照样创造了一个奇迹!他接受米尔斯教练的艰苦培训,他在大街上秀舞放松,他进行背部训练减轻自身病痛,所有的一切告诉我们,博尔特是个会蓄积力量的家伙。他一次次打破了世界记录,他一次次打破了人类的极限。他成功了,创造了田径赛场上的一次次神话。博尔特的成功同样是在不断积累自身的力量的基础上获得的成功。

可见,成功源于积累。

而现在坐在教室的我们,不也正从老师身上,从课本上获得知识吗?为的是什么?近期目标当然是考上个理想的大学,远期目标则是为自己打造一个美好的将来,为了能够为祖国做出贡献,为国家积蓄力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积累,把握机会,获得成功。

成功源于积累,积累是成功的基石。让我们共同积累,蓄势待发,一飞冲天!

2023素材积累作文篇2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多少英雄豪杰屹立其中。唐宗宋祖,雄视天下;关羽岳飞,忠义留芳。而你却与众不同,没有成功,却在《史记》中位列王候;虽然失败,英名却在中华大地千古传诵。你是永远的楚霸王,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你是史上最英勇的武将,是“力能扛鼎,气压万夫”的豪杰。你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神话。二十四岁的你让不可一世的秦王闻风丧胆。大军过处,所向披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巨鹿见证了你以少胜多的奇迹。乌骓铁蹄踏破了秦王万世称王的美梦,虎头龙戟成就了你“西楚霸王”的英名。二十七岁的你是战神。

鸿门宴,你赳赳武夫的率真敌不过心思绞诈的刘邦,战场上的无往不利让你刚愎自用,错失了斩杀刘邦成就大业的良机。楚汉之争,你的勇猛依然让汉军胆颤心寒。然而刘邦的背信弃义最终让你落得“垓下被围”。“四面楚歌”之时,你没有为自己谋划,只是发出了“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慨叹。乌江边,你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毅然拔剑自刎,只是为了“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今无一人生还”,而无颜去见江东父老。真可谓是“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霸王别姬”你柔情似水,“乌江自刎”你铁骨铮铮。三十岁的你是铁血柔情的真汉子。

二十四岁让秦朝覆灭,二十七岁雄视天下,三十岁慨然自刎。你的一生短暂而辉煌。“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你的英雄气节浩气长存。“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你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真英雄——项羽。

2023素材积累作文篇3

翻开历年的中考优秀作文,不难看出考生在选材方面所下的工夫,大家在鲜活、新颖、真实、感人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独具匠心。但在日常写作训练中,很多同学一提到选材,就会感觉为难:“作文题目千变万化,哪有那么多新鲜、生动的素材?”其实,中考作文素材不能见了题目“临阵抱佛脚”,必须是在训练中经过日积月累,在考场上面对题目才能“精挑细选”出最恰当的材料。例如:从小学到初中,我们接受过无数次的考试,今后我们走向生活,步入社会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对人生的挑战与考验,一句话,人生无处不考试。请你以“考试”为题写一篇作文。面对这一考场作文题目,如果同学们在日常训练中,写过《超越自我》,必然会积累一系列有关接受挑战和考验的材料;如果写过《为自己喝彩》,必然会积累战胜自我,体验成功喜悦的若干素材。当有这些素材做铺垫的时候,审题《考试》,就可以在自己的素材库中任意调用,自如选择。

精挑细选作文素材,注重日常积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积累材料要熟悉且能打动自己

具有“真情实感”是天津市中考作文的一个传统性要求。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来写。因为只有“熟悉”,才会有切身的体验,也才会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生活中写作素材“百花齐放”,但不熟悉的材料同学们把握起来一定不能得心应手,而只有选择那些自己熟悉的人、情、事、景、物才能写出细腻、动人的内心情愫,也只有选择那些能够触及自己灵魂,拨动自己心弦的材料,才能引发读者也随之怦然心动。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对于所积累的材料,最好是以“我”为主人公,这样才有助于呼唤出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达到“以我心写我文”情真意切的写作效果。

(二)积累材料宜“小”不宜“大”

由于考场作文时间、篇幅都有严格限制的特点,日常作文素材积累宜从“小”入手,因为“小”更容易写得具体、生动、细腻、感人;而“大”材料就很容易写成泛泛而谈的“介绍性”文章,内容空洞而缺乏重点。特别提醒注意的是,选材切入点“小”并不意味着“立意狭窄”,因此中考作文的素材积累,可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自己的生活实际中,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积极向上、活泼健康的主题,从而表现生活,在生活中深入思考,感悟成长的主题深度。例如:写作《留住那份纯真》这篇作文的时候,可以从“歌颂单纯而美好的人、景、物、情”这一“大”方面入手,再缩小为“纯真的感情”“纯真的想法”等小范围,进而具体选材为“纯真的友情”“纯真的追求”“纯真的理解”“纯真的心灵”等内容。这样,自己素材库中有关“宽容”“真诚”“互助”“朴素”“诚信”等内容就都可以调用出来提供选择了。

(三)积累材料重“新”忌“旧”

在中考作文素材的准备过程中,同学们要经常对所积累的材料进行“推新替旧”的调整。作文素材,时间越“切近”就越鲜活,记忆也就越清晰深刻,写起来想说的话自然就很多;相反,时间已经“久远”的材料,不仅缺乏时代感,而且很容易凭模糊印象出发,叙述起来怎能会熟悉亲切,生动形象?

积累新颖素材还可以从“转换构思角度”入手,使“旧”材料重新穿上“新”外衣,通过新的角度来引申表现新的主题,实现耳目一新的写作效果。例如:在《第一次尝试》一文中,有一位同学选择的材料是“第一次尝试学习焖米饭的经过”,这属于学习“做家务”类型里的素材,学生主题定位在“第一次尝试焖米饭,成功后妈妈夸奖我学会做家务,可以帮她排忧解难了。”在运用给“旧”材料穿“新”衣的选材原则修改后,这位同学把作文材料修改为“三次焖饭,第一次水多米少没成功,第二次米多水少也没成功,第三次米水比例恰当终于成功。”主题也随之修定为“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在作文素材积累过程中,同学们要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对于那些能引发自己感悟的材料一定要仔细挖掘,日积月累,在中考时就一定能拥有新鲜的素材“珍宝”,而下笔如有神。

2023素材积累作文篇4

把自己当成一颗种子

史蒂芬?威尔逊不仅是美国维斯卡亚机械制造公司的ceo,还是全美最具影响力的机械制造工程师。他的求职之路,是从清洁工开始的。

上世纪80年代起,维斯卡亚公司就极负盛名,学机械制造的史蒂芬和几名同学从哈佛大学毕业后,非常希望能进入这家公司工作,便一起给公司写了自荐信。自荐信很快被退回,公司说,他们并不准备聘用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的人。那几名同学遭到拒绝后,纷纷应聘别的公司,很快进入管理阶层,史蒂芬却依旧把眼光停在那家最能让他发挥才智的公司上。

一次,史蒂芬在农场里帮父亲收割向日葵,发现因为雨水的缘故,有好多葵花子在植株的顶端发起了芽。父亲开玩笑地说:这些葵花子这么迫不及待地发芽,结果只有死路一条。想发芽开花,必须钻到泥土里去才行。听完这话,史蒂芬忽然想到了什么。

回家后,史蒂芬把自己的文凭塞进抽屉,然后来到这家公司,表示愿意不计报酬,为该公司提供劳动。

史蒂芬的做法让同学们大为不解。这样一个人才,竟然在扫地的岗位上工作。史蒂芬却在日常的工作中越来越意识到,这份在别人眼中不屑一顾的工作,会让他拥有某种条件。他在日复一日到处走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细心观察了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详细记录。半年以后,他发现公司在生产中有一个技术性漏洞。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做设计,依靠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统计数据,最终想出一个足以改变现状的方法。

史蒂芬试图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总经理,但他根本没有机会见到总经理。半年后,公司的许多订单因为产品质量问题纷纷被退回,拿不出高质量的产品,公司将要蒙受巨大的损失。

公司董事会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会议整整进行了六个小时,仍旧没有结果。史蒂芬揣着自己的想法敲响了会议室的门。他对总经理说:我要用十分钟时间改变公司!

史蒂芬对出现的问题做了合理的解释,并在工程技术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最后,他拿出产品的改造设计图。这个设计恰到好处地保留了产品原有的优点,同时又能避免出现问题。

十年之后,史蒂芬不仅荣升为维斯卡亚公司的ceo,个人财富也跻身美国富豪榜前五十名。勤于工作的他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先后出版了六套机械制造专著,其中最著名的《机械制造业基层管理》还入选美国的三所大学教材。

史蒂芬的那几名同学至今依旧做着一成不变的工作。他们时常羡慕地问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史蒂芬的回答总是让人似懂非懂:我只是把自己当成一颗种子钻进了土壤里!

2023素材积累作文篇5

1、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重点的字是“过”和“教”。“过”的意思不仅仅是过错,更多的情况是违反,改动的意思,违反改动的是什么呢,叫做"正常的规律"。“教”指的是一个过程,意思包含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到现在“教”的含义要加上文化教育的成分,但是主要还是指父亲对孩子的示范作用,示范的内容包含道德,礼仪,技能,励志等;所以“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亲应该以身作则的教孩子,如果作为孩子的父亲没有这样做的话,就违反了正常的规律。

2、新时代背景下,应该赋予“养不教,父之过”新的含义:“生养了孩子,如果只是给孩子提供吃穿等物质生活,却不好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没有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那就是父母的责任。”孩子如果出现的问题,那么父母都要承担责任,只要父母教育理念一致,齐心协力,共同给孩子指引人生的道路,才能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未来发展的更好。

3、教不严,师之惰。惩戒归根结底对学生起到的只是一个震慑,警戒的作用,当教师连惩戒的权利都失去之后,剩下的只能是对学生一昧的迁就跟隐忍。在学生最应该明白规矩重要性的成长期,给他一个没有规矩的环境,是很难保证该学生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孝敬父母,诚实处理,守规矩的人的。一位面对熊孩子唯唯诺诺的老师,绝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

4、教育是个严肃的事业。孩子不听话,不完成作业,老师当然要教要管。屡教不改只能是进行惩诫……这种严肃背后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责任,我们应该支持。因为这种担当这种责任是塑造灵魂,传承文化……老师不管,孩子就学不好;老师太温柔,孩子就不学好。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家长是养分,培育根系的成长,根枝强壮,树叶繁茂。老师是园丁,不断地修理枝叶,成形成材……老师,家长和学生是一种塑选生命和灵魂的和谐的社会关系。

5、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6、如果不对违反纪律、不爱学习的孩子进行惩戒,只是单纯地与孩子口头讲道理,久而久之,孩子或许会把教师、家长的话当作耳边风。让孩子遇到一个心中有爱、手中有尺、眼中有光、胸中有度的好老师,这是所有家长的期盼。作为家长,我们也必须要支持老师的工作,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教育惩戒是以教育学生为根本目的,怀着关爱学生的态度对犯错或违反规定和规则的学生实施否定性的批评、处罚等,以警示学生。

7、教育惩戒作为一种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方式,在中国教育史上由来已久,诸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目前,一方面,赏识教育和关爱教育在教育界颇为盛行,遏制体罚、禁止变相体罚学生在社会上的呼声一直很高;另一方面,教师想管而不敢管或不知如何管也日益成为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

2023素材积累作文篇6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 约翰?洛克

2.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3.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4.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5.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松苏内吉

6.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

7.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底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 —— 彼得?阿柏拉德

8.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 —— 夸美纽斯

9.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约翰?洛克

10.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

11.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 萨迪

12.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授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 孟德斯鸠

13.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 —— 克雷洛夫

14.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

15.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 冈察尔

16.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 达尔文

17.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18.淳朴和忠诚所呈献的礼物,总是可取的。 ——莎士比亚

19.失去了真诚等于失去了活力。 ——博维

20.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苏轼

21.忠诚敦厚,人之根基也。 ——魏裔介

22.诚实的荣誉属于真正的好人。 ——卢卡努斯

(二)凡人俗语:

23.让我们握紧毅力,高举勇气勇敢冲浪,充满智慧的网迅人,向世界自信的微笑,沿着那爱的宽带,心的轨迹找到目标,勇敢诚信执著进取,是网迅真情的宣告。

——《飞翔》歌词

24.礼仪的核心是“尊重”。而有着健全心态的人才会懂得尊重他人。a sund ind in a sund bd。即健全的心态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因此,我的课先从健康讲起,使学生懂得如何培养健全的心态,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人生理念;知道如何科学地指导自己的体育锻炼,并掌握一定的健身方法;学会合理的搭配膳食,能从根本上知礼、懂礼、守礼。自身的原动力强了,再加上教育的推动力和环境的影响力,礼仪教育才不会成为空谈。

事例

少年的诚信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

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点拨]这位少年不惜体力,不怕辛苦,翻山过河为游人补充购买啤酒,他用自己的行为赢得了游客的信任。

[适用话题]素材适用于“诚信”“信任”“感动”等话题。

﹡历史事件﹡

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点拨]一个遵守文明礼仪、有耐心的人,必定会被别人所认可,甚至委以重任,从而为自己赢得成功的机会。

[适用话题]素材适用于“礼仪”“耐心”“机遇”等话题。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

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点拨]商鞅故意以此举来取得百姓们的信任,奠定下了以后变法的群众基础,看来诚信也可以改变历史。

[适用话题]素材适用于“诚信”“智慧”等话题。

﹡名人典故﹡

张良敬老

张良曾经在闲游时,见到有一位老人,走到他面前时,故意将他的鞋掉下桥去,并叫张良下去帮他拿上来,张良拿上来后,那位老人又叫张良帮穿上。张良因他是位老人,所以又给他穿上鞋,老人叫张良五天后清晨来这里与他相会。五天后,张良来时,老人已经先到了,于是老人很愤怒,并让张良过五天再来,张良五天后听到鸡叫就来到这里,见老人又先到了。老人又很愤怒地要他五天后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半夜就赶来此地,过了一会儿老人才到,对张良说:“你就应该如此。”于是取出一本书给张良,对他说:“读过这本书后,就可以辅助帝王成就大业了。”天亮时,张良看那书原来是《太公兵法》。

[点拨]上面材料证明:一个有美德的人,就会受到别人的信任,甚至会委以重任,从而抓住机遇改变命运。

[适用话题]所以这则材料适用于“美德”“礼仪”“信任”“机遇”等话题和主题的写作。

二、运用指导

1.素材点拨: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在立意与选材时,我们表达“文明”主题应侧重于强调:言谈举止文明、遵守社会公德、讲究各种礼仪、对人有诚信、培养健全的人格、正确审美等。

2.话题适用:

可以适用于“文明”“让”(06四川中考话题作文题)“礼仪”“诚信”“人格”“审美”“缺失”等话题。

3.真题展示:

(a)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阅读上面材料,自命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b)请以“礼”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600字左右的。

三、运用示例

1.标题示例:

?“让”的魅力》《诚信归家》《在文明的天空下》《礼仪的答卷》《生活因文明而精彩》《“美”的真味》《心灵之约》

2.优秀语段示例:

①其实坚守诚信与取得高分两者并不矛盾。只要平时脚踏实地学,投入时间和精力,你一样能做得很好,根本不用去想怎样“安全作弊”。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宁愿冒着被老师处分的危险,而背叛自己的诚信呢?也许面对分数和利益的巨大诱惑,有人会认为:诚信值几个钱?别人都不要诚信了,我还要诚信干吗?于是,大批大批的人都臣服在巨大的诱惑下。考试诚信承诺书签了给谁看?签了又有什么用?虽然在遭遇弄虚作假、高分利益这些不良之风时,诚信显得那么脆弱。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时刻提醒自己,告诫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守住那份诚信,相信我们一定会收获到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用心期待诚信》

②一位母亲正骑自行车带着年幼的女儿迎面而来。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饼干掉在地上。母亲马上停下车,轻声对女儿说:“来,咱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便把孩子抱下来,俩人弯腰一起去捡地上的碎饼干。就是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让人想起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仔细想想,不是吗?无论这位母亲,还是将来的孩子文明素质如何,在这一细节中已有了答案。

③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资本。”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形象礼仪不仅涉及个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关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

④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3.例作赏析:

“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正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点评】

这篇先讲述了伟人讲文明礼仪的感人故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分层次、有条理地论述了个人文明、个人文明与公共文明的关系、讲文明礼仪要体现在行动上三个方面的道理。其中引用了名人名言,名人故事,使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