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观后感

2021电影《长津湖》个人观后感精选

观后感2.75W
电影《长津湖》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2021电影《长津湖》个人观后感精选,以供参考。

2021电影《长津湖》个人观后感精选

电影长津湖的观后感1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并且,美国多次派飞机侵入我国领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入侵我国x海峡,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同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这时的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周年,在政治 经济 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仍然困难重重,我们伟大的祖国还处在艰难时期。抗美援朝的前线上,广大志愿军在粮食和衣服补给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旧保持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强大的战斗力,不惧艰险 勇往直前 浴血奋战 不怕牺牲。在战斗中涌现了大批的战斗英雄,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有志愿军第一人 领袖之子毛岸英……?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忠于祖国 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广大战士,也有力地震慑了敌人,同时也重重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贪于玩乐,虚度光阴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技能,树立责任感,具有凝聚力,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成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欢林肯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来,有无数像志愿军战士那样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一个名字,每一次听到都会觉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会满怀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钟南山院士,我们敬爱的钟爷爷,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击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国难当头,他肩负着全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奔赴x,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自己扛住危险,把安全带给全国人民。他是伟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国人民的定心剂;他是我们的超级英雄,坚定而无敌。

可是我们的钟爷爷也会累,国之危难让他忧心忡忡,艰巨的工作让他满是疲惫。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张图片:在赶往x的列车上我们敬爱的钟老睡着了,灯光照着他早已花白的头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眉头紧锁。他的眼镜还架在脸上,电脑屏幕仍然是工作状态。这张图片,让全国人民心疼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年迈的他如此超负荷的工作呢?当然是钟老的爱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敬佩的偶像。我们应该心怀和钟老一样的信仰:爱国。

富裕 无忧的生活,让现代中学生的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的偶像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了国家,为了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有能力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的信仰,也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意义。

目标再远大,也要从小事做起。我们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耐心整理好每一条笔记,勤奋背好每一篇课文,严谨对待每一道题……前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有我们“为中华之安全而读书”。刻苦学习,终有一日我们也能像我们的偶像那样报效祖国。

他们是楷模,是榜样,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敬佩和学习。

电影长津湖的观后感2

听说新上映了一部电影,名字叫《长津湖》。于是,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这部电影。

长津湖这部电影讲的是我国志愿军们与美国兵在长津湖作战的故事,是抗美援朝非常重要的一场战斗。“时间就是生命!”“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我们下一代人就得打。”“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虽然能记住的不多,但每一句都让我泪流满面。

我国志愿军为了和可恶的美国兵作战,不顾一切地战斗。不顾自己的安危,不顾自己娇弱的身体,最后才圆满完成任务。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我国志愿军们在圣诞节啃冰冷的土豆,而可恶的美兵却在喝大酒,吃大肉,真是明显的对比啊!

我忘不了战士们啃冰土豆的景象,忘不了战场上子弹和大炮的声响,忘不了雪堆上一个个“寒冰雕像”。当美国司令看到冰雕时,感叹道:“我们的敌人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决心,我们永远战胜不了。”我们志愿军没有飞机也没有坦克,但有一颗坚定的决心!

听爸爸说,我的太爷爷当年也参加了抗美援朝,历史上的战斗比电影拍的更惨烈。今天的我生活在和平时代来之不易,都是英雄们的鲜血换来的!我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不是他们为我们遮风挡雨,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电影长津湖的观后感3

前天晚上,我们去附近影院看了《长津湖》这部正在热映的大片,看完之后比较失望。不是说不好,而是还不够好,未能拯救左近数十年的历史虚无主义,不能“影起八代之衰”。

我是读到著名文学评论家斯库里先生的赞誉去看这部电影的。目前公映两天下来,这部影片收获了赞扬与批评。批评者说是不是军事战斗场面不太合理,我是不懂军事的,就不评价这个了。

我感觉这部影片的编导者主要是对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反映得不够。有个别的地方的说法让我感觉不大对劲:谈到了“军人的荣誉”,还谈到了保卫分田分地的胜利果实。

然而在民众中,这场战争当年不需要太多的动员。这是因为日本。1950年最年轻的战士也对刚刚过去的抗日战争记忆犹新。那种国破家亡的惨痛记忆并没有走远。所以保卫土改的胜利果实,也许有这个因素,然而以中国农民的数千年传统,地主收回土地,自己继续交租,当个顺民也不是不可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则是万万不可接受的,鬼子来了,地主家也可能会遭殃。可以说抗日战争最大地教育了中国人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主席说:感谢日本侵略。战争教育了群众,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抗战对我国的影响还在于其极大地锻炼了革命队伍。与剧中人物所说不同的是,当时一线部队求战心切,听到有仗打,军中热情高涨,没有厌战的情绪,甚至产生了某种轻敌的说法:从北到南,一推就完。这种自信来自于其光辉的革命历史,特别是抗战。这支军队几乎是从没有枪没有炮,没有任何后勤,从无到有从敌后杀出来的,随时准备牺牲,随时准备应付困难局面,随时可以分散游击。

另外剧中人物多处提到,打完这一仗,保几十年和平;我们不打这一仗,下一代就得打,我们是替他们把仗给打了。这类说法有点出戏,现在人可以这样说,当时不是这样的想法。1950年时候,大家的想法反而简单,不让侵略者到自己的家乡杀人放火。这场战争之后几十年,中国也没有摆脱外敌入侵的风险,上世纪6,70年代,我国一直在认真地备战。国家战略就是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当然最后战争并没有来。因此1950年,从上到下都没有保几十年和平的想法。

还有就是对牺牲的理解,一直有人说今天媒体对烈士的牺牲不要过度渲染悲情,应该有胜利的豪情。这个点在1950年的志愿军战士身上体现得是很充分的,就是他们不是一般地不怕死,而是在大笑中走向死亡,他们对牺牲的理解是生命的升华,死得其所,不应有恨。这因此产生很多让敌人敬畏,让今人不x解的战争场景,这个片子没有很好地反映这一点。

据说《长津湖》拍摄成本是13亿,所以去剧院看看,值回票价是没问题的,但是别的,我总觉得寥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