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实习 > 实习总结

清华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总结

清华大学暑假社会实践总结
清华大学暑假实践总结

7月4日,我们实践支队前往移民全迁镇――武陵镇参观调查。沿途路过亚洲最大的瀑布――青龙瀑布。说道亚洲最大的瀑布,人们的第一反应一般是黄果树瀑布;而对于位于万州地区的青龙瀑布,闻之者却寥寥无几。这使得我们对于这个尚未完全开发的“亚洲第一瀑”充满了好奇。

( 文秘范文整理)

青龙瀑布位于万州区甘宁乡,这里是三国时期大将军甘宁的故里。经过专家测算,青龙瀑布高64.5米,宽105米,比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尚宽19米,是名副其实的亚洲之最。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石陡峭,森林茂密。该瀑布的独特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雄伟壮阔,而是瀑布的走向是呈弓形,这使得瀑布成为名副其实的水帘洞。我们沿着瀑布内部的小道前行,从瀑布里面眺望外面的景色,另有一番滋味。瀑布之下有一约2000平方米的石洞,造型奇特,令人神往,是游人坐洞观瀑的绝佳去处;瀑布下游水草鲜美,落英缤纷,俨然陶翁之桃花源也。不远处是甘宁将军墓和甘宁雕像。青龙瀑布上游是甘宁水库,是垂钓、荡舟的好去处。对比中国其他地区的风景名胜,青龙景区在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上都毫不逊色。但是,该景区的目前的旅游开发状况还很落后。到该景区的游客多来自万州周边地区,这说明景区的宣传效应较低。“青龙瀑布”的牌子没有打出去,很多人不知到在三峡上游的崇山峻岭之间还蕴涵着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

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它的发展是受市场规律调节的。作为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的一个缩影,青龙瀑布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对于一个尚未完全开发的旅游资源,最为重要的是前期投资与宣传。“青龙瀑布”并不是近两年才突然出现的,那么它的存在有多少人知道呢?我们没有考证该景区的开发投入资金与宣传投资,但从寥寥无几的游客可以感觉到该旅游资源的投入是很不够的。这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万州以外的地方很少能听到“青龙瀑布”的名字。该景区既然是“亚洲第一”,为什么不把它的“品牌”打出去呢?就算在万州区内,知道青龙瀑布的人也不多。这说明该景区在宣传力度上还不够。近两年来,有关青龙瀑布的横幅与宣传画在万州城区内逐渐多了起来,当地媒体也为之付出了努力,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是,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青龙瀑布”这块牌子一定要打出去。

二、我们实践支队这几天在万州主城区内调研发现,很少有专门前往青龙瀑布旅游景区的公共汽车。想去景区旅游的人要么包车前往,要么乘坐开往景区附近乡镇的汽车然后步行前往景区。另外,从万州主城区通往青龙瀑布的道路有待修缮。这条道路是连接万州和忠县的省道,其中要跨越很多山岭,路体时常发生滑坡事件。交通问题将很多人拒绝在了美丽的景区之外。

三、景区内部规划不错,但是基础设施的修建还很落后。青龙瀑布下游景色很美,但是没有供有人休憩的设施,除了两米见宽的青石小道,没有其他给有人提供方便的旅游设施。景区周边也少有经过统一规划修建的餐饮住宿设施。游人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四、旅游相关产业带动能力还很低。旅游创收,一个重要来源是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比如有些景区,它充分利用当地民俗特点,生产许多文化产品卖给游人,这些纪念品不仅具有潜在的旅游价值,而且可以增加创收。还有些景区,通过旅游节等方式不仅迎来了更多游客,而且在特色餐饮、文化交流上大做文章。旅游发展带来的相关人员就业是很有前景的。每一个景区都有适合它自身维持发展的方式,但青龙景区目前还是一方处女地。喜闻今年景区周边的李子获得了大丰收,如果能够结合生态农业旅游(如水果采摘园等),青龙瀑布将更具魅力。

五、旅游资源开发与挖掘不够。青龙瀑布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它的人文景观也很丰厚。前面提到,景区地处三国大将军甘宁的故里,这里有甘宁雕像和甘宁墓葬等。但是,人们对与此相关的历史知识了解不多。或者说,在旅游开发中,对此进行的宣传还不够,致使这里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没有形成吸引点。

要解决以上反映的几个主要问题,我认为关键在于“投资”和“投知”。前者显而易见,要扩大宣传范围,提高景区知名度,需要资金;要改善道路设施和景区旅游设施,也需要资金。那么旅游开发,它本身蕴藏着深厚的学问。如何进行景区规划,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保护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专业人员经过调查研究才能做到;如何充分利用景区资源,促经当地经济的发展也需要“知识”的投入。那么青龙景区是否值得大力投资,它的旅游产出能够多大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离开了景区,前去武陵,希望能从那里获取一些答案。

武陵镇地处三峡库区腹地,位于重庆市东部,万州区西南,距万州主城区37公里,陆路73公里,是三峡库区一类全迁镇之一,重庆市市级中心镇,万州区城镇体系规划布局德长江发展轴线边贸重镇,龙宝可持续发展试实验区(国家级)确定的生态移民集镇建设实验、示范集镇。根据当地政府提供的数据:全镇幅员面积34.4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500人,城镇化率57.3%,城镇建成面积1.28平方公里。那么移民搬迁之后的武陵新镇将是怎样一种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呢,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我们的参观调查。

武陵镇城区规划比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新建的道路宽敞,房屋也很漂亮。现在该镇已经建成日供水3000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2400吨污水处理厂。有6300KVA变电站一座,加密电视覆盖全镇,集镇消防、民用天然气、公厕、垃圾站、果皮箱、路灯等设施齐全。武陵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亚于一个县级行政区的规模,那么焕然一新的武陵新镇具有多少活力呢?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产业空虚化”问题已经蔓延渗透到了该镇的发展建设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全镇仿佛一座“空城”。楼房与街道十分漂亮,但是人气却明显不旺。街道上的门面很少有敞开营业,即使在人口比较集中的街道,也与武陵镇移民搬迁之前的车水马龙景象反差鲜明。当地政府官员告诉我们,搬迁以前的武陵镇面积狭小,且集镇主要交通工具是水路运输,这对于居住在黄金水道边的居民来讲是很大的优势。尽管搬迁以前人均居住面积小,但是反而显得很热闹。现在,镇区面积扩大了好几倍,而人口并没有增加,所以显得人气不旺了。作为一个城镇,武陵镇现在的工矿产业与农牧产业还很少,镇内没有多少企事业单位,因此就业在当地十分困难。再加上目前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公路费用不断降低,这大大削减了水路运输的优势,以前依靠水路运输的商贩现在很难维持自己的生活。于是很多人选择了外出打工,这给武陵镇的城镇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一个城镇,如果仅仅依靠输出劳动力来维持而不能为居民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就业环境,便会产生“城镇乡村化”的现象。“城镇乡村化”已经再武陵镇中或多或少得到了体现。为了改变现状,目前当地政府的做法是从生态农业入手,以集镇为依托,大力发展边贸经济。政府目前的工作思路是:调整产业结构,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培育壮大非公有制企业;以“一菜二猪三果”(以鱼泉榨菜、三牧集团、汇源果汁为龙头,分别建成榨菜生产、洋三元良种猪生产和果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政府的这一思路可谓是因地制宜,前景光明。但是农业决不是发展武陵新镇的唯一出路。
很多人都曾听说过“武陵”这个地方。武陵镇历史悠久,它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武陵镇是一个千年古镇,下从柳沱、上至禹安,沿江十公里,有36处文化遗址。其中有柳沱商周文化遗址;下中汉代聚落;唐代制砚作坊遗址;禹安村道教木枥观遗址;100万平方米的战国、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墓群。经全国各省市十余个文物考古队试掘,挖掘出土文物3000余件,还有恐龙化石,木化石,阴沉木等。如此悠久文化名镇,在移民搬迁之后它的文化“搬”到哪里去了呢?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武陵新镇,是在一个被现代化气息强烈影响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街上的一砖一石,一灯一树,都显示着当今都市的风采。如果不是有关人士介绍,很难想象焕然一新的现代新镇的背后还有这样一段漫长的历史。龙宝移民开发区的一位领导无奈地说道:“武陵镇搬迁,最大的遗憾是搬掉了它的灵魂!”移民搬迁之前,武陵镇并没有把它在历史文化上的优势宣传出去,文化遗址的开发与保护不够,有些历史文物没有得到妥善的保存。有关人士甚至说道,“以前农民家圈养牲畜用的石料没准就是秦砖汉瓦呢!”搬迁之后,与历史文化开发相关的产业还没有成长起来,这是很可惜的。镇区规划如果按照搬迁前的古镇风貌进行复制,将武陵的特色历史文化作为闪光点,发展与此相关的旅游业也不失为一种移民搬迁的发展方式。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宽敞的柏油马路和闪烁的霓虹,取而代之的是小桥流水,青石平房,历史文物展览馆。那么,武陵镇本身就具有了吸引力。

青龙瀑布景区与武陵镇只有不到一小时的车程,前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且两者都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同时利用当前阶段大力发展的生态农业经济,形成“两点一线”的旅游热线,这对当地的经济是有积极作用的。“两点”,其一为以武陵镇为中心的历史文化遗产参观展览交流组团,其二为以青龙瀑布及甘宁水库为中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组团;“一线”,指连接两地公路沿线的生态农业散点旅游(如农家乐、水果采摘园等等)。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攻克库区产业空虚化难题不失为一种尝试。

back
万州移民开发区发展中的“软件开发”
背景
移民区开发与发展是摆在整个三峡库区的世界性难题,这个难题的破解国外没有过先例,国内也是首次,因此很多方面我们都是在黑暗中摸索。移民搬走了,这是三峡移民中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如何安稳致富,这是库区人民面临的最大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出了很多尝试,也得到了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新的投资不断引入,新的规划不断出台,万州的移民开发区正在踏上高速发展的列车。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移民开发区在硬件上的投入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城市建筑、社区规划、交通运输、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移民开发区的“软件开发”还相当落后:偏低的人口素质和现代化的城市面貌、闲散的失业人员与高质量的健身环境……这种格格不如的状况不仅让人思考,城市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以硬件的发展带动软件水平的提高也许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移民开发区的发展既然是一种探索,那么对城市文化氛围与整体素质的考虑也是很重要的。从移民开发区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来看,“软件”上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开发”。本文通过观察调研,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

摘要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发展与“软件”水平的提高。通过对万州各移民开发区的观察调研发现,两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各移民开发区在规划管理、人口素质提高、科研教育、全民健身等方面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本文结合我支队的调查结果,从以上几个方面论述软件发展在移民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并探索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管理,企业文化,软件开发
Abstract
Thedevelopmentofacityneedsimprovementofboth“hardware”and“software”theobservationofWanzhouEmigratoryDistricts,wesawthesetwoaspectswereinastateofdisequilibriumwhilethe“software”usquoshowsthatprogrammingandmanagementofthedistrict,people’sculture,scientificresearchandeducation,people’isquisitionfocusesonthedevelopmentofthe“software”ittriestogivesettlementstosomeproblems.
“软件发展”在一个地区的发展中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主要反映了人口文化素质、科研教育质量、企业文化塑造、人口身体状况、外部投资环境等情况。它涵盖范围广泛,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达程度直接反映了该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目前万州各个移民开发区处于初级建设阶段,对城市建设、产业建设等硬件投入较大,同时,移民开发区的对口资源项目也大多数投入在了城市修建、环境美化、开矿办厂等。近两年,万州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各个移民开发区在外表上已经具备了大都市的风貌:笔直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花园式的住宅小区,齐全的健身设备,绚丽夺目的夜间灯饰……但这些成就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些问题,移民开发区的发展似乎还缺少一些东西。
首先是管理技术与人才的引进还很欠缺。万州在加速发展的这两年来,不断引进投资、吸收政策拨款,面对资金相对较多、各项基础设施又有待建设的状况,如何有效的进行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先进的现代管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省经费。万州目前还很欠缺这方面的人才,对城区特别是新开发区的建设规划上缺少科学性的探究。例如万州的城建方面存在重复建设。为美化城市环境,万州在前几年将城区绝大部分人行道铺设了地砖和盲道。之后又规划了“天网入地”工程,把城区内的电线电缆埋入地下,此举不得不将已经铺设好的地砖拆掉后埋入电线,然后对人行道重新铺设。近来万州在部分交通拥挤处修建地下车道等,而先前铺设的地砖又被拆除。规划是很好的,但是在管理运作上并不科学,造成了重复建设,浪费了部分资源。如果一开始就根据长远的计划重新设计施工方案,出现的将会是另一番效果。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秩序的规范操作。万州在移民搬迁阶段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搬走”,而在“迁入”上思考不够,操作上也缺乏规范性。例如,移民搬迁在新地选址上缺少有效管理,很多交通便利适合做居民区的地址被单位占用,许多交通不便相对封闭的山地则成为了工厂地址。这除了与规划不当,操作不规范的状况外,管理欠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从小的方面将,移民新区的社区管理、物业管理还很不规范,这与漂亮的小区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很多移民的供水供电存在混乱局面,居民在现代化的小区内过着八十年代的生活。

各个方面的现象表明,移民新区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管理,目前万州甚至整个国家在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上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规范现象,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人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万州在如下几个方面需要管理方面的人才:政府规划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等。除此之外,现代人口管理在移民开发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政府对移民新区硬件建设是有规划的,但是对移民新区的人口组成上缺少完善的规划,新区人员组成复杂,文化水平、经济情况相差悬殊,维护稳定的社区秩序需要现代化的人口管理。现代人口管理包括人口数量管理、人口质量管理、人口结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移民开发区在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还比较欠缺,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的宏观配置欠佳。人力资源宏观配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充分就业,一般指人力资源供给基本能够被需求所吸收。移民区内无业人员较多,这主要与严峻的就业压力有关,同时管理上的不完善与操作上的不规范也使很多人失去了就业的机会。在人力资源的利用上,其利用率相对处在“低效劳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2)人力资源的全方位开发不够。首先,教育事业发展相对缓慢,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不充分。无业人员就业难的另一个原因是业务水平低下,事实证明,将发展正规职业技术培训和“非正规培训”并举,把民办培训机构纳入整个职业培训体系,兴利除弊,规范管理,走社会办“培训”的路子,可以在短时间内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无业人员就业。
(3)劳动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劳动社会保障的功能最重要在于稳定,即使全体社会成员和劳动者能够比较平稳地适应经济波动和工作转换。移民区对劳动社会保障制度有明确的规定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但部分移民仍反映在低保金发放等方面存在很大疑问。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以上几方面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现代人口管理科学。从一个比较广的范围看,万州发展“软件”条件最需要的也正是管理技术。下面从较小的方面,即企业和移民的角度谈谈对“软件开发”的认识。

“产业空虚”问题这两年来一直深深困扰着万州,万州需要有一批支柱产业来推进城市的发展。可以看到,一批新的企业正在落户万州,万州的企业如果要做出特色,应当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关系到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万州以前很多企业缺少活力,一个原因就在于缺乏自己的企业文化,在市场中没有特色。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科学,其实质是从过去的管理上过分重视物,转而重视人的价值观①。这个在表面上看来很“虚”的东西能给企业带来很多。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表现在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环境等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文化往往被我们忽略,但在如今这样一个经济转型时期,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这样几点:仅依靠物质奖励来激励企业员工已经越来越不适宜;工作所需要的智力与认知力会不断增加;人力资本也有了很大的流动性;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提高离不开现代企业文化的塑造。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长期推动企业的发展。例如,海尔的企业文化就在于不断的创新与科技研发上,它曾在24小时内满足了一位顾客对产品的特殊需求,它通过这样的文化把有才的人聚集在一起,这使海尔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新东方集团的文化在于员工的热情与执着,为着一个目标不懈地奋斗。在万州,我们也发现了一批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例如谭木匠公司。谭木匠里大多数员工是残疾人,它为解决残疾人就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公司内部到处贴有“诚信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的标语,公司已把诚信作为一种文化。对顾客负责,使售出的每一把梳子都经得起考究,这使谭木匠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正如上面所举事例,企业文化的营造多种多样,如科研方面、员工品质方面等都可以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万州原有的企业已经不多,很多重要产业需要靠引进,如果新引进的企业只是外来企业的简单复制,那么它在市场竞争中总要受制于人,没有自己的特色。要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像投资企业学习,另一方面要发扬万州人自己的特点。万州是历史悠久的商贸城市,这种特殊文化的积淀使万州与众不同,万州商贾曾以胆识、勤劳、智慧而闻名,万州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精神的支撑。
企业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推动,作为个人而言,受到良好的教育则是适应社会的需要。万州移民开发区在科研教育方面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从教育的角度,提高人口素质任务还很艰巨。由于三峡移民是工程性移民,这种移民是非自愿移民,是强制移民并有明确时限,客观上造成移民新区在人口组成上比较复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移民中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因企业关闭而失业的下岗人员,有农村占地移民后的农转非人员。从总体上讲,无业人员占移民中很大一部分比例,而且受到的教育程度不高。子女入学,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其他无业人员就业等的实现面临着很多困难。提高移民区内的人口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十分关键。在移民区我们发现,很多无业人员(包括相当多的辍学生)在茶馆、网吧里消磨时间,他们反映外出打工太苦,而想在当地找工作又缺少文化。从社会的角度考虑,这部分靠吃移民补偿款和低保金的无业人员是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他们对社会无奈又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巩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努力开创三教统筹工作的新局面②是提高移民区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基础教育方面,移民开发新区的中心学校有待进一步建设。很多移民想把子女送到主城区的重点学校接受教育,但是费用高且交通不便,在移民区又缺乏质量较高的教育设施,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上学难”的问题。尽管各区都通过了“普九”验收,但是由于万州经济发展落后,教育经费短缺,这使移民区师资力量弱和教学设备落后的状况难以根本改观。除了请求中央、省市教育拨款与区外援助外,应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向教师培训和改善教师福利待遇上,而减少一些目前不太需要的基础设施和教学硬件投入。调查发现,部分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一应齐全,但教学质量很低,这在教育资金的配置上是欠考虑的。对于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应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移民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利用典型示范,发展适销对路和有效的职业教育体系,才能有效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有些地区结合农业技术人才和乡镇企业带头人,认真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这是值得借鉴与推广的。至于移民开发区的科研状况是可想而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科研对移民区来讲并不遥远。根据政府报告,移民新区的发展的一项重点是生态农业的发展,其中还包括生物制药等等。发展现代农业是离不开科学研究的,移民新区乡镇企业现在的科研实力还很薄弱,如果能以万州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以科技带动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地方科技人才,填补科研实例薄弱的空白。

移民开发的人性化色彩在城区建设中体现较多,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努力提高移民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移民新区随处可见各种大众健身器材,龙宝移民开发区的一个重要对口资源项目就是奥林苑体育中心的建设。思路是好的,但调查发现,这些设施并没有太多地融入移民的生活。移民的生计问题尚待解决,这些相对高级的社区健身器材并不是他们的生活必须,因此这些器材的利用率并不高。有些地区甚至把这些健身器材建在城郊的荒土坡上,这样的建设实在令人费解。开展全民健身,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的方式有很多,这种大量的硬件设施投入是否能起到预想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调查。如果能将这笔资金用于移民的医疗保障,可能将产生另一番效果。

以上从管理、企业文化、科研教育、全民健身等方面阐述了软件开发在万州移民新区建设中是很有必要的。总的来讲,怎样引导移民劳动力资源合理、有序地流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良性循环与怎样促进硬件与软件条件合理、协调发展是移民新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得到的结论作出了一些设想,更多的问题则需要在实践中去分析解决。

( 文秘范文整理)

参考文献
1.《现代人口管理学》王秀银鹿立崔树义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XX.9
2.《企业文化塑造》陈春花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XX.3
3.《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陆嘉玉姚秉彦编中国工人出版社1990
4.《人口经济学》张纯元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4
5.《人口社会学》胡伟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8
6.《21世纪长江三峡库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王冰朱农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9
①《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第一篇陆嘉玉姚秉彦编中国工人出版社1990
②《21世纪长江三峡库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第八章王冰朱农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XX.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