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职场 > 活动策划

泗洪县2021年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专项行动方案

泗洪县2021年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泗洪县2021年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专项行动方案

专项行动方案

 

根据《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泗洪县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方案(20202022)的通知相关文件要求,紧紧围绕水环境提升总目标,全面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持续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为指导,以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助推乡村振兴为引领,以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为抓手,按照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分类建设、长效监管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体系,提高养殖池塘综合生产能力、资源利用率、设施装备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我县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根据水产养殖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要求,积极争取省级资金支持,加大县级财政配套投入力度,持续开展池塘生态化改造,力争百亩连片以上规模养殖尾水全部达到省级排放标准或实现循环利用目标2021年,统筹利用中央国债洪泽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资金,在沿湖临淮镇、半城镇、龙集镇3个乡镇共实施1万亩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工程试点,其中临淮镇实施1400亩、半城镇实施3300亩、龙集镇实施5300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141日-531日)

各相关乡镇要对试点区域所有养殖池塘进行摸底排查登记,制定本乡镇详细实施方案,明确改造时间和标准;要及时与养殖户签订池塘改造承诺书,确保池塘改造顺利进行;要及时与施工主体签订协议,避免污染养殖池塘周围生态环境

(二)实施阶段(202161日-1231日)

各实施乡镇要安排专人负责监督协调施工作业,保障池塘改造安全施工、顺利推进;要充分考虑养殖生产时间安排,降低对养殖生产的影响现代渔业产业园会同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做好督查指导工作,合理布局尾水处理设施,及时通报开展情况

(三)验收阶段(202211日-228日)

按照合格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现代渔业产业园及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池塘尾水改造工作进行全面核查验收;要会同财政局对第三方核查结果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根据改造标准,按程序及时做好资金拨付工作

四、任务分工

1. 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负责做好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规划方案编制、技术指导、督查和验收工作;按程序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工程验收工作;会同财政局开展相关复查工作,对符合作业规程、达到作业标准、验收合格的改造工程及时拨付资金;加强对养殖和生产废水排放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完善养殖池塘尾水达标排放的管理机制,确保尾水处理设施的常态运行;建立长效机制,健全项目运行管理制度,确保高质量建成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工程,及时有效发挥效益 

2. 财政局:负责池塘尾水治理项目资金拨付工作,并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绩效评价进行监督

3. 水利局:负责配合做好实施区域沟渠疏浚、土方处理,保障排水畅通,为施工机械顺利作业提供保障

4. 生态环境局:负责配合做好池塘改造环评手续办理,做好养殖尾水达标排放的检测认定

5. 应急管理局:负责指导、监督塘口改造工程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制度要求,防范消除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6. 涉及乡镇:负责组织做好本辖区内池塘改造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协调推进、跟踪巡察、资料归集等工作;制定改造实施计划,协调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配合做好工程实施;督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调度现代渔业产业园负责牵头统筹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和成立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行动推进专班协调推进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各项工作试点乡镇作为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项目的组织实施,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取得实效

(二)规范工作流程池塘养殖尾水治理试点实施相关乡镇要以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为宗旨,合理布局、规范标准,制定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内容、要求和时间节点,重点突出养殖尾水循环再利用的生态环保功能,确保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三)做好建设验收现代渔业产业园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引导,着力提高养殖尾水治理科学化水平,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按照养殖方式生态化,尾水处理设施化,养殖区域景观化等要求,及时进行项目验收,认真总结成果,进一步推动全县渔业绿色生产和高质量发展

 

附件:泗洪县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工程技术参数(参考)


附件

县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工程

技术参数(参考)

 

、池塘改造通用技术要求

池塘条件改造要求为通用要求,改造池塘均参照执行

(一)水源和水质

总进水口应建在水源上游部位,总排水口建在下游部位进、排水沟(渠、管)必须分开,进、排水渠道一般应与池塘交替排列,池塘的一侧进水、另一侧排水,使得新水在池塘内有较长的流动混合时间排水渠通过加宽和挖深等方式,提高排水渠道的排放功能,种植水生植物,建成生态渠道

(二)池塘规格

按照生产实际需要,结合自然条件、地形结构以及养殖品种,合理安排养殖池塘规格大小及深度同一区域内的池塘,应尽可能做到大小基本一致池塘的朝向应结合场地的地形、水文、风向等因素,尽量使池面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增加水体溶氧量,满足天然饵料和养殖产品生长需要一般以长方形,东西向,长宽比24:1为佳;面积大小:成鱼养殖池塘一般1020亩,鱼苗、鱼种养殖池塘一般25亩,克氏原螯虾、河蟹、罗氏沼虾养殖池塘一般在1030亩;池塘深度:成鱼养殖池塘的深度在 2.5m3.0m,鱼苗、鱼种养殖池塘的深度在1.5m2.5m,克氏原螯虾、河蟹池塘的深度一般在1.2m1.5m;塘底淤泥厚度不超过0.2m

(三)塘埂

塘埂必须做到平整、统一深挖淤泥污物,保持池塘底部平坦,方便池塘排水、水体交换和捕捞操作,池底应有一定坡度,从进水口到排水口一端要逐步倾斜池塘塘埂顶面宽度应兼顾交通、埋电线杆、开渠、建分水井、种植、后续清淤等需要,一般为1.0m4.5m,塘埂的坡度大小取决于池塘土质、池深、否有护坡和养殖方式等,一般池塘的坡比为1:1.52.0池塘清淤与塘埂加固可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四)护坡

护坡是池塘标准化的重要条件,养鱼池塘应尽可能采取护坡措施池塘坡面和进排水等易受水流冲击的部位可采取护坡措施,可根据生产需要和财力等因素自行选择护坡材料,常用的护坡材料有水泥预制板、混凝土、砖石、网片、防渗膜等养殖虾蟹池塘可采取其他生态护坡措施

(五)进排水

常见池塘采用管道进水、管道排水也有养殖池塘采用进水渠水压自流进池塘,进水主管可选用直径1m HDPE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进水窨井选用1m×0.8m三通HDPE检查井,检查井深1.15m,进水支管采用0.8m×0.4m半径支管排水有排水自流管道,也有采用渠道,靠水泵动力排水,水泵将养殖水抽到排水支渠,支渠剖面一般为U型或V型,底部宽0.20.5m,采用混凝土板或生态板护坡,支渠水汇入主渠,主渠为生态沟渠沟渠为土坡、混凝土护坡或生态砖护坡等

(六)净化区

池塘生态化改造的渔业尾水净化主要通过生态排水沟、沉淀池、曝气池、净化池、过滤坝、水生植物来实现生态沟渠、净化区的面积须达到所要治理的项目区总养殖面积的一定比例

在特定的养殖技术规范下,如果水源本底污染物的浓度是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净化池塘能满足养殖池塘在若干池塘同时换水一定深度的情况下水体污染物净化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的要求原则,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的产排污系数计算:

S0=667.7×T0×H0×Q×K/M0×K0×Δh×Δn×T×S

其中,S0:养殖池塘的面积(m2);S:净化池塘的面积(m2);T0:鱼类的养殖周期(天);H0:养殖池塘的水深(m);Q:净化池塘水生植物的覆盖率(%);K: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值(g/m2);M0:养殖鱼类的亩产量(kg);K0:养殖鱼类的产排污系数(g/kg);Δh:每次换水的深度(m);Δn:换水池塘所占的比例;T:水生植物的生长周期(天)

(七)设施配套

1)沉淀池应尽量挖深,至少不低于2.5米深度,可以在沉淀池内设置字型挡水设施,增加水流流程,延长养殖尾水在沉淀池中停留时间

2)曝气池内曝气头设置密度不小于每35m2/个,曝气头安装时应距离池底30cm以上,罗茨风机功率配备不小于每100个曝气头3kw,罗茨风机须用不锈钢罩保护或安装在生产管理用房内曝气池底部与四周坡岸应硬化或水泥板护坡或土工膜铺设,以防止水体中悬浮物浓度过高堵塞曝气头

3)过滤坝一般用空心砖或钢架结构搭建过滤坝外部墙体,在坝体中填充大小不一的滤料,滤料可选择陶粒、火山石、细沙、碎石、棕片和活性炭等,坝宽不小于2m;坝长不小于6m,并以200 亩养殖面积为起点,原则上每增加100亩养殖面积,坝长加1m;坝高应基本与塘埂持平,坝面中间应铺设板块或碎石,两端种植低矮景观植物坝前应设置一道细网材质的挡网,高度与过滤坝持平,用以拦截落叶等漂浮物过滤坝建设还应注重汛期泄洪设施配套

(八)水生植物配套

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洁水池均需适当种植相应的水生植物,吸收利用水体中营养盐,提高水质净化效果水生植物可以选择伊乐藻、苦草、铜钱草、空心菜、狐尾藻、莲藕等,四周岸边种植美人蕉、菖蒲、鸢尾、再力花等植物,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分类搭配,保证四季均有植物生长

(九)其他配套项目参数

为保证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效能的发挥,需要同步完善水质检测、电力、渔业机械、生产道路、生产管理用房等配套设施

1)水质检测设备有条件的养殖场,应配置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水质监测设备,资金充足情况下也可配套建设水质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定期开展水质检测

2)场地道路一般要求主干道宽度不低于3米,次干道宽度不低于2道路设计应能满足生产车辆进出,以及物资装载车辆进出的总体需求

3)生产用房生活用房和库房应分隔设置,库房中渔具、饲料、药品等分开放置生产用房一般每间 15 平方米左右,23 间为一组有条件的养殖主体可建设办公用房,设置管理、技术、财务、档案、水质分析与病害防治室等

4)渔业机械投饵机、增氧机、微孔增氧、水泵等设备应能满足生产和水质净化的需求;水泵包括移动水泵(主要用于池塘底层水外排)和固定水泵(用于净化区水力输送)

5) 电力设施供电系统安全可靠,供电量功率配置能满足生产实际需要,电源应该能够到达每一个塘口,并配备有应急供电设施,确保养殖生产用电有保障有条件的养殖场,在尾水处理设施的中央和排水口可以安装监控摄像头,进行远程监控曝气设备上还可以适当安装智能曝气控制装置,做到定时开关曝气设备

6)环境提升改造区应配合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进行适当的环境提升,确保外来面源污染不可进入渔业养殖区和净化区在醒目处设置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展示牌有条件的养殖场,四周应根据需要建设围墙、围栏等防护设施

二、养殖尾水处理技术

原位净化技术

1)微生物净化通过微生物来降解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将其转化吸收,降低水体营养物质浓度,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目前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普遍应用,通过人为添加有益微生物并改善水体微生物优势种群,达到分解水体有机物、抑制病原微生物、提高养殖对象免疫力的作用研究表明,利用微生物净化水质,对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去除率达到89.16%100%

2)水生植物净化

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对水体氮磷的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生物浮床技术应用逐渐发展起来,其原理是将水生植物移栽到人工高分子载体材料上,利用水生植物根系吸收水体氮磷营养物,然后通过收割植物移除水体营养盐,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浮床选用易于微生物附生的材料,可以同时利用生物膜净化水体生物浮床需要根据水质状况配置不同的水生植物,以确保对水体污染物进行高效去除

3)滤食性水生动物净化

通过滤食水体有机物颗粒和浮游动植物,以降低水体颗粒悬浮物和藻类,增加水体透明度常见的滤食性水生动物包括鲢鱼、鳙鱼、河蚌、螺蛳等滤食性水生动物一般作为套养品种,既可改善水质,又能增加饵料利用率,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除了套养滤食性鱼类,还可以套鲴亚科等碎屑食性鱼类

4)池塘原位改造技术

养殖池塘原位净化一方面通过水生生物来移除池塘中的污染物,另一方面通过池塘改造来降低自身本底污染物通过池塘清淤来降低底泥中的腐殖质和污染物,通过池塘护坡(鱼类养殖池塘适宜采用生态砖护坡,虾蟹养殖池塘适宜采用覆膜护坡)降低堤岸坍塌、杂草腐烂等带来的外源污染;通过添置增氧设备来提高养殖水体的曝气程度,增加水体生物的活动能力,增加污染物的氧化暴露水平,消除养殖污染

异位净化技术

1)复合人工湿地净化技术

在池塘养殖集中连片区域,采用生态沟渠、沉淀、表流湿地、潜流湿地等多种类型人工湿地组合来处理水产养殖尾水人工湿地净化是养殖尾水净化技术中重要的技术之一,工艺原理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养殖尾水的净化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卵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养殖尾水可以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曲折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在不同材质、不同粒径配比的基质填料上种植特定的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的净水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环境

 

1 复合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模式示意图

根据水流流动方式,人工湿地可划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图2三种人工湿地的废水流向的不同,它们的废水处理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修建时需结合其水力参数和去除效率择优选择,一般情况下养殖尾水接纳能力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但是水力停留时间却以表面流人工湿地最长,常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也存有差异综合考虑,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建议选择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2三池两坝(稳定塘+过滤坝)净化技术

浙江德清推广的三池两坝系统为该技术提供了示范,适用于按百亩以上小规模集中连片养殖池塘,大型渔业园区、规模化养殖场等养殖单位的尾水处理设施建设该技术也是作为农业农村部2019年农业主推技术中的第58项技术--淡水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化综合治理技术,相对较成熟,已有较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进、排水体系、养殖池塘进行整体规划,运用沉淀、过滤、微生物分解、动物净化(鲢、鳙、河蚌)、植物转化(挺水及沉水植物、水生蔬菜)、曝气等技术处理池塘养殖尾水,构建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过滤坝+生物净化池系统,或河道/排水生态沟渠-初沉-溢流坝-硝化/反硝化-过滤坝-曝气复氧系统,养殖用水处理后达标排出或回到养殖池塘该净化技术需占用5%15%的土地(因养殖种类、模式而异),平均10%左右,为满足蓄水功能,沉淀池与蓄水池面积应尽可能大,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蓄水池的比例约为45:5:10:40该模式是今后小流域和(或)集中连片池塘尾水治理的主力模式

 

2 三种常见的人工湿地示范图   3 三池两坝净化模式流程图

江苏省地方标准《淡水池塘循环水健康养殖三级净化技术操作规程》(DB32/T3238-2017)是一种适合于江苏地区推广应用的净化模式,是三池两坝净化技术的一种改进,原理是水源水和养殖池塘排出的养殖尾水首先在排水渠道或河道(一级净化系统)中被植物、浮游生物、微生物、底栖生物等净化后经溢流坝流入净水池塘(二级净化系统)中,污染物进一步被水生动、植物吸收利用,水体再经潜流坝过滤进入蓄水池塘(三级净化系统)中蓄水池塘同时起到净化水质和蓄积水体的作用经三级净化处理过的水作为养殖用水经泵站再通过进水渠道或管道输入到养殖池塘中形成一个循环

 

4 淡水池塘循环水健康养殖三级净化设计图

该设计利用提水泵形成了覆盖养殖区的循环水系统,利用潜流坝和溢流坝实现三级净化分区,与三池两坝净化设计有一定相似性,也可以认为是更完善的系统集成溢流坝位于排水渠道或河道(一级净化)与净水池塘(二级净化)之间,为高出净水池塘水面30cm50cm的混凝土墙体在净水池塘(二级净化)与蓄水池塘(三级净化)之间建设一个潜流坝潜流坝主要由鹅卵石堆积而成,坝体宽1m3m,顶部高出溢流坝0.5m1m

3)养殖池塘底排污技术

该技术将池塘改造成圆角锅底状,锅底设排污口与岸上排污井联通并用,池水由底层增氧系统/水车式增氧机推动池水缓慢旋转,使鱼粪、残饵在离心力作用下集中于锅底排污口,拔出排污井出水口控制管,底部水即在池塘水的压力下自动溢出,简单易行,每2天排污一次,每次排23立方水,粪污经沉淀作肥料,上清液返回池塘,实现养殖水循环使用该技术基本不占用土地,适合小规模池塘

 

5 池塘养殖底排污尾水净化设计图

4)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净化技术

该技术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技术原理应用于淡水池塘养殖,将主养品种置于流水槽(22m×5m×2m)中,槽外的大池塘用于鱼粪收集和水处理,是池塘养殖的一项革命性的变革该模式包括养鱼流水槽、鱼粪集污池、集污装置、推水增氧装备、起鱼吊装设备、鱼菜共生装置、导流坝等,适合连片且有一定规模的池塘不足之处是集污效果只能达到20%30%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流水养鱼槽外的大塘水再用鲢、鳙、河蚌、水生蔬菜等进行生物净化塘外集污+池内原位净化,基本可以实现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6 淡水池塘水槽循环流水养殖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