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职场 > 工作报告

中学支教调研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中学支教调研报告

1.历史概况及地理位置

四川省西昌市普格县是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因处于凉山州东南的偏僻位置,其经济条件十分落后。整个县城就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树上还拴着马,街上到处都有马拉着车在跑。

在一些高深山区,由于地理的、历史的因素,还有一些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意识习惯都停留在过去,尚未完全“过”来,似乎成了历史变革的标本。所以在州府、县城甚至一些乡镇,你会看到连锁店、网吧等代表现代文明最前沿的东西;但驱车一两个小时,到了凉山深处,映入眼帘的就可能是家徒四壁、甚至人畜混居的茅草房——不同社会形态的生活方式似乎在这里也“混居”了。

普格县洛甘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1公里。面积48.1平方公里,人口0.2万。辖采乃、果吉、洛甘3个村委会。

2.学校简介

我们所去支教小学——洛甘乡中心校坐落在距离普格县城40多公里的螺髻山脊上。是螺髻山区海拔最高的一个学校,海拔在2600米以上,是一所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的高山学校。校舍占地不大,只有两百多平米,从学校所在地往下看,就是20多米深的沟。而站在沟底往上看,学校就活像一个悬吊在半山腰上的‘马蜂窝’。学校通往山下螺髻山镇的公路只有一条,这是一条人工凿山铺出来的土路,没有路基,一旦下雨,路面将变得泥泞不堪,汽车很难通行。

洛甘乡中心小学学校共设6个年级,并开设有语、数、思想品德、安全教育、音乐、美术、体育及彝族文化课等九门课程,但该校并未开设英语课程,原因是由于师资力量不够。学生总人数100左右。包括校长等负责人,学校目前共有教职员工7人。学生上课统一采用的是人教版小学生教材,除教材外没有包括练习册的其他任何教辅资料。学生一学期学费平均不到100块钱。

学校条件十分简陋,整个学校只有一个水龙头。学生们平时喝水就是在这个水龙头,嘴巴对着水龙头直接喝。而这个水龙头,也是学校食堂洗菜用的。由于水资源短缺,学生们上完厕所也没有洗手的习惯。对于基本的卫生知识,如上完厕所要洗手,饭前要洗手等都不清楚。

由于学生家庭距离学校较远,大部分学生上学都要走上1-2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学校一天共上六节课,早上两节,下午四节。由于学生上课路途遥远,因此,学校早上的上课时间是10点。

学生一天只吃两顿饭,因此,早上学校都不开体育课。由于他们不吃早饭,如果上体育课的话,会发生学生晕厥的情况。

3.教育情况

全校初中升学率低,其中,升学失败的同学一部分留级重考,但大部分外出务工或回家务农。初中生一年的花费是3000元左右,但他们的家庭年收入也就2000-3000元。很多家庭无法负担孩子的教育,因此,孩子们大都是读到六年级就辍学,有的孩子读到三、四年级就不得不因为家庭经济原因离开学校。而且,由于当地家长普遍教育程度低,家里经济状况又极为拮据,导致他们不能看到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而支持孩子辍学。很多孩子15岁不到就跟着父母到珠三角地区打工。我们在家访的时候看到,很多孩子,还只是7、8岁就要帮父母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他们跟父母一样,在炎炎的烈日下挥着锄头。妹妹还小的,就哥哥承担比较重的活,妹妹帮忙拔草。

导致该地区教育程度低的另外一个原因还有,这里的教育资源极其匮乏,其中包括师资力量和教学的硬件设施。由于当地经济落后,外面的老师根本不愿意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教书。现在学校里的老师都是附近村子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学校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螺髻山上,几间简陋的砖土房就是孩子们的教室。教室内除了那断腿的课桌椅,就只剩下那经过岁月磨练的坑坑洼洼的黑板。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依然用渴望知识的眼神,认真地听老师讲课。

4.经济状况

境内耕地大部分分布在半山腰和沟溪两岸,由于山干缺水,主要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荞麦等。一年一收,大多是自给自足,不外卖。也有少部分蔬菜,但玉米和土豆是主粮。当地居民平时吃的都是玉米糊糊,很少能够吃得上米饭。经济林有核桃、花椒、苹果等。畜牧业以饲养猪、山羊、黄牛为主。

学生家庭年收入为2000-3000元不等,父亲多在县城或者广东沿海地区务工,远方务工的多要4-5年才返乡一次,母亲多在家料理家务,孩子放学之余多要回家承担家务。在校方的资料库中,我们共收到38名贫困生资料,有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

县城物价较高,因为土地贫瘠,生产的蔬菜等较少,需要从外地运输进去,因而餐饮费较高,素菜集中在10-15块,荤菜集中在20-35块左右,10人的伙食,2荤7素,平均消费130元左右。

5.医疗卫生状况

当地水资源极其匮乏,村民均无便后洗手的习惯。他们家里都没有厕所,整个村子只有一个公共厕所,且厕所条件简陋,虽有男女厕所,但厕所门都是简单的白布帘子,被风一吹就掀起来了。厕所内有几个很浅的坑,坑里的排泄物已经溢出来,苍蝇遍地飞,坑与坑之间用半人高的木板隔着。厕所外面没有洗手的地方。

村子里边没有诊所,村民生病了只能到镇上看医生。他们的医疗卫生知识也普遍低下,对于基本的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都很欠缺。村民,包括他们的孩子,都没有刷牙、洗脸的习惯。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卫生宣传不到位,村民对这些日常的基本卫生一无所知;二是当地经济和自然条件不允许。家里经济拮据,买不起牙刷和牙膏,水资源匮乏,也没有水可以刷牙洗脸。

6.环境状况

由于树木被砍伐,水土无法保持,导致自然环境变差,雷雨天气时,山体滑坡、泥石流、飞石下落等自然灾害频发。

项目内容

(1)项目名称

西南石油大学助学励志协会****第四支教队赴洛甘乡中心小学


(1)项目背景

同在一片蓝天下,就该享受同一片蓝天与白云。但是因为贫穷,孩子们失去了梦想的翅膀,学生无法顺利的实现人生的梦想,无法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科学知识的滋润。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帮助这一群想读书却又无助的孩子们。

(2)实践时间

****年7月10日—****年7月30日

(3)实施地点

凉山州普格县洛甘乡中心校

(4)项目概述

助学励志协会在开展支教项目时将支教队员分为了六支队伍,去往凉山不同的六个小学进行支教活动。在支教过程中,每个队伍都为支教学校带去部分特色课程,发放“助学励志奖学金”,同时也为山区孩子带去大量的物资,其中包括文具、绘画用品、体育用品等。支教队员还对山区孩子进行家访,对已签订“一帮一”资助协议的家庭带去资助金,同时寻找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将贫困生的资料录入协会贫困生库,以便以后与校内外热心人士签订“一帮一”资助协议。

(5)项目目标

1)总目标

①支教队在山区期间进行特色课程教学,特别是素质教育,在教学完成之后当地有3/4的学生有自我学习素质知识的意识,有1/2的学生可以在教学之后有基础的才艺表演能力。

②支教队去时,对当地所有已签订“一帮一”资助协议的贫困生发放资助金,在支教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当地有2/3的贫困学生与协会签订“一帮一”资助协议。

③协会与当地的支教学校建立长期的支教关系,便于以后支教队到当地继续开展支教和“一帮一”资助活动。

2)分目标

①在支教过程中,让接受支教的学生中有3/4的人有自主接受新鲜事物的意识,可以自主学习;

②让4/5的学生有接近支教队员的主动性,积极与支教队员以及周围同学沟通,协调班级成员关系;

③支教队员与当地学生交流顺畅,在家访时可以与学生家长顺利的交流沟通;

④当地有2/3的学生对特色课程感兴趣,并主动接触、学习。

(6)项目特点及创新性

(1)支教队依托助学励志协会提供的当地学校资源,采取定点循环支教形式。

今年支教队的备课内容将根据以往支教队在凉山州普格县洛甘乡中心校的教案进行备课,以便课程的传承与延续。通过传承去年支教队在执教过程中的经验,确保本年度教学质量。同时,今年支教队员也将及时总结今年的教学问题。

(2)支教队队员每天进行家访,调查学生家庭状况。支教结束后进行资料汇总,由助学励志协会归入贫困生库。

(3)建立“一帮一”助学金,即个人或者一个集体通过助学励志协会获得贫困生资料,然后一对一的进行捐助。这一形式使协会资金管理做到透明化、公开化。

(4)结合当地学生情况开展特色课程和活动

l自信课堂

目的:说明自卑的危害,从小树立小朋友自信自强健康的心理状态,为以后人生道路做好坚实的铺垫。

l英武跆拳道

l目的:跆拳道的精髓就在一个“道”字,道是跆拳道坚韧谦让的精神。希望通过练习跆拳道,磨练孩子们坚韧顽强的意志。同时,跆拳道具有较高的防身自卫及强壮体魄的实用价值。它通过竞技、套路和功力检测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术。

l动起双手来

目的:较好地达到如今新课标的教学要求,让孩子们在操作中学习,手脑并用,在动作的内化中学会思考、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学会做人。

l开学典礼暨捐助仪式

目的:正式拉开支教帷幕,以郑重庄严的方式接过教师的接力棒,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印象。同时发放物资和助学金等。

l“中国梦”主题班会

目的:传达爱国主义、“中国梦”的正能量,强调集体意识的重要,帮孩子们树立关心实事的意识。让他们感受到外在的阳光与美好!

l一起做劳动

目的:培养大家爱劳动爱卫生的好习惯,培养大家协同合作,团队意识,锻炼大家吃苦耐劳的品质。

l趣味运动会

目的:培养孩子们团队协作能力和反应能力,强健身体,动手动脑,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课程体现了游戏对于孩子们益智,激发兴趣的意义,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既让他们玩的开心,还要有意义,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

项目:集体跳大绳,踢毽子,拔河比赛,放风筝,猜字谜,找宝藏,数学游戏,海盗船长等游戏或活动。

l文艺表演汇

目的: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锻炼孩子们的胆识以及舞台表演能力,发掘自身潜力。结合支教队员这一段时间所教授他们知识、技能。举办一次汇报表演暨支教队告别演出。

项目:孩子们,支教队员共同演出。

l毕业典礼暨奖助学金发放仪式

目的:庄严肃穆的圆满结束支教旅程,善始善终,感谢学校老师孩子们。同时发放励志奖助学金。

(7)可行性分析

a)依托助学励志协会

支教队以挖掘自身队员特长、依托助学励志协会的形式发展。助学励志协会已有多年执教经验,在支教队建设过程中,协会主办的支教经验交流会为支教队讲解支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支教队从专业角度强化自身。支教队由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部统一指导,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与培训后团队有着很好的组织纪律性、团队意识和支教的专业性。而助学励志协会多年的支教活动在凉山当地建立了良好的口碑,这为支教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支教环境。

b)完善的培训

支教前期准备过程中,助学励志协会将邀请专业或者有经验的爱心人士组织一系列培训,包括教案制作、教学技巧、新闻稿写作、安全卫生培训等。通过一系列的专业的培训,支教的前期准备工作更能顺利开展。

c)支教实践队队员

支教实践队队员是由不同专业及硕、本两个学历层次水平同学组成,队员们支教热情很高、能吃苦耐劳,都具有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工作协调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与人员保障。助学励志协会组织以往参与支教的老队员为今年的新队员进行交流,解决队员的各种疑问,是所有队员对各种突发情况都有所准备。

d)社会角度

观念与意识的普遍落后是制约西部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其次,西部教育存在着师资匮乏、素质不高、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再者,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西部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不能协调发展,城乡教育不能协调发展。

e)凉山自治区角度

凉山自治区地处四川西南山区,教育问题主要存在文盲率较高、受教育人群狭小、教育投入不足、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且质量较低、教育体制需得到进一步的改进等问题,支教活动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既可以促进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帮助村民认清和解决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又可以加深城乡两地人员交流,尽量缩小城乡的经济和文化差距。实现社会进步,教育是关键;促进经济发展。教育是根本。只有解决好教育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凉山的繁荣富强,实现民族团结安定及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