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职场 > 工作计划

初中体育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中体育教研工作计划

本学期根据市、区教研工作会议及体育教研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我区初中体育教研工作具体情况,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积极、稳步、有效地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主线,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和师资培训,以科研指导教研,以教研工作的创新,促进教学工作的创新,为我区初中体育教育的发展努力工作。

二、工作目标

1 通过强调教学常规工作,重新确立教学常规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让每一名体育教师都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教学的常规工作必须抓,而且是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

注:只有扎扎实实的做好常规工作才能促进有效的体育教学,切实地增进学生的体质健康。

只有做好了常规工作,我们的课堂才能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步骤清晰,场地器材的安排才能合理、才能便于操作和组织教学。只有做好了常规工作,我们的教学过程才有逻辑性,教学井然有序,一气呵成,才不会出现杂乱无章、停停绊绊、或教学过程中断的现象。

备课常规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备课活动应该以这本教材为主要依据,结合学校的校本教材来进行。每个学期的开学初研究教材,确定出本学期的重点教材并制定出学期教学目标、计划和单元教学目标、计划,对学情进行分析,在学生到校前备好一周的课。教案一定要写,不需要讨论,10年以下的教师有50%详案;5年以下的教师100%详案,单元的起始课一定是详案并有反思。课后的反思不少于全部教案的80%。 5年以上的老师以教学目标和教材的重难点及突破策略为重点,体现个性特点。如果上课内容与教案不统一的在课后要注明变动原因如:天气原因、场地器材原因、学校活动冲突等。

在备课的环节上要做到四个统一既:计划与教材相统一、教案内容与计划相统一、课堂实施与教案相统一、评价内容与计划内容相统一(包括学校的考核)。

上课常规(包括课前常规、课中常规、课后常规)

课前常规

1、认真写好教案,准备好器材,规划好场地。

2、向体育委员、小组长布置上课内容,提出有关要求。

3、教师应穿运动服,注重仪表,提前到操场准备上课。

4、凡因病、事等未能到校上课学生,一律由体育委员向教师说明情况,记入考勤。

5、体育课需请假的学生,应到任课体育教师说明,教师视其情况安排见习或适当活动。

6、值日生按教师要求,将器材安放在规定的位置。

7、学生一律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严禁携带小刀、

笔、证章等物品。

课上常规

1、上课铃声后,体育委员按教师指定位置,迅速集合队伍。

2、体育委员报告出勤情况。师声问好。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3、学生迟到需喊报告,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4、学生按教师要求刻苦锻炼,不擅自离开场地。

5、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体育考核标准,不许弄虚作假。

6、 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7、总结本课情况,布置课下练习,安排归整器材。

课后常规

分析本课情况,写好课后反思。

长久以来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我们的体育课堂常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体育教师甚至放弃课堂整队,课堂上教师周围是一群杂乱无章的学生,甚至一些老师的体育教学中,为了追求所谓的“自主”去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活泼、热烈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玩的快乐,玩的开心。对学生没有一定的要求及目标、任务,教师没有足够的管理与指导,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在操场上想干吗干吗,其结果是一节课下来,看似比较成功的一节课,学生一个个动了起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然而问其学到了什么,他们却一无所知。表面看来,这真正做到了把属于孩子的时间还给了孩子。然而课堂教学并不是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按照一定的组织安排和教学要求,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过分的放纵学生,忽视纪律性的组织教学,很难达到我们的目标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保证良好的课堂常规,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体育教学形式多样,空间广阔,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纪律性,就难以控制教学的全过程。一节体育课要想完成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做前提;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课堂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课堂完成目标的保障。

2、各学校根据学校及教师的特点,利用各种有效手段,积极推进哈市提出的岗位大练兵活动。通过岗位大练兵活动,将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到”可以胜任体育教学的层次,为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是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手段。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以及要领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正确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在体验到形体美、力度美的同时,获得一种欣赏的心理感受,从而产生对体育的极大兴趣。因此,教师的示范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轻快、优美、大方,使学生尽快受到教师示范的感染,在欣赏示范动作的同时受到一种力的鼓舞、美的熏陶。然而我们现在是很多体育教师生疏了运动技能,甚至在学生面前做示范的信心都没有了,从上学期的体育教师的基本功考核可以看出很多问题。许多体育教师平时不注意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体育运动的许多技术、技能,长时间不练了,不仅做不到位,还有的根本完不了动作。有些教师做的动作还有些危险,身体僵硬与臃肿,动作不熟练。还有就是体育教师要加强自己体能的锻炼,在高抬腿跑与后蹬跑的项目中,看到许多教师步履蹒跚,完成后气喘吁吁。在队列队形比赛项目中,时常出现动、预令喊错,以及走错的现象,体现不出我们体育教师在队列练习中形体美的示范效果。这些运动知识、技术、技能、体能、口令,都是体育教师赖以生存的本领,如果这些都失去了,如何能让我们的学生再叫你一声老师呢!!!

3.五大领域中的身体健康的研究作为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重新认识和定位技能教学在实现身体健康和达成其他领域目标的作用。

注:A、关于运动技能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每个体育教师得焦点。有人认为,既然目标是增进学生的健康,掌握运动技能就不重要了,甚至不要掌握运动技能了。我不赞成这种观点。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程的主业,教不好、教不会运动技能,体育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就变成一种单纯的身体活动。失去了它课程应有的价值和地位。因此运动技能不但要教,还要好好的教。对学生来讲,掌握锻炼手段,是养成锻炼习惯的前提条件,不掌握它就不可能很好地应用于它。如果学生不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他们就不可能喜欢体育,不可能自觉积极地锻炼身体,也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B、新《课程标准》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不排斥运动技能教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新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并专门设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框架。由此可见,《课程标准》不仅没有忽视运动技能教学,相反更为突出了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学习目标和内容。新体育课程之所以特别重视运动机能教学,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运动技能教学,更好的促进学生整体健康的发展。为此,选择的运动技能的内容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C、《课程标准》反对的是体育课程的竞技化而不是运动技能的本身,更不是竞技性运动项目。竞赛仍然是重要手段。过去,我们受竞技运动的影响,受学科中心的影响,一直是以运动项目划分学习领域的,这实际上是一种竞技运动教学内容体系,突出的是运动技能的教学,所以不可能考虑其他目标的达成。而竞技技能的教学又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和成人化,并按竞技运动的方法与手段来教学,不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放弃了以运动项目为主线来安排课程内容体系的做法,采用按体育功能来划分学习领域,拓宽了课程学习内容,导致了一些教师误认为新课程排斥竞技运动技能,使得竞技运动的地位过低。运动技能教学是增进学生健康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如果没有了运动技能的教学,增进健康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体育课程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本质特征。

运动技能是人们在从事运动项目的身体练习过程中形成的,只要人类从事运动项目的身体练习,运动技能教学就必然存在于体育教学之中,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运动项目并非指国际体育组织颁布的正规项目,也包括了一些系列的非正规项目。

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首先要保证学生体质的增强。而体质的增强就必须以运动技能为载体,因为技能学习既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一种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有效过程。实施课改以来,一些体育教师误认为新课程是排斥技能教学的,不将运动技能教学放在首位,结果使体育课成了什么技能也没有的 “空洞课”,颇似热闹 “走过场”课。课程改革就是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因此,体育课程改革决不是要消弱和淡化运动技能教学,而是要通过有益和有效的运动技能教学,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构建符合课程理念及学校、学生特点的体育校本课程,推进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为有序的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必备条件。

由于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校本。目前国家教材已经在使用,而地方教材还没有建立,进入冬季以后我们又无法实行国家教材,因此有些教师就失去了教学的依据,教学行为随意性,有的甚至放,为了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各学校应该构建自己的体育校本教材。

5、深入开展网络教研工作,通过网络教研活动及时反映和解决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网络教研把一些好的经验共享,增促进教学的发展。

6、深入的研究大课间活动的规律,在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以往大课间活动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大课间活动。

我区的大课间活动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从当初的模仿别人到自己构建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模式,我们的大课间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也更科学。现在的基本模式就是三段式即活动---操---队列,而且很多学校在操这一板块上动了很多脑筋,搞得花样翻新。但是这种模式是不是最合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最有利益呢?大课间体育活动从字意表面看很清楚,应该是活动,其行为主体是学生,而在大课间上学生最想要的是什么呢?是不是我们的各种花样的操呢?每个人都是从学生的时代走到现在,现在你回想一下我们当学生的时候,间操上最想做的是什么,应该是开心的玩,而我们今天给学生们设计的大课间有多少时间是他们开心的玩呢?因此我认为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活动的内容,我们应该研究怎样让学生活动的更科学更安全。持久性、安全性、适用性发展性、健康性。

三、工作重点

1、教学常规工作

2、岗位大练兵

四、工作安排(见附表)

五、工作要求

1、体育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教学常规,杜绝课堂教学的随意化。

2、认真落实中央七号文件,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规范大课间体育活动,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上升为大课间课的管理层面。积极探索大课间活动的规律,推动大课间活动向更加符合学生健康的层面发展。

3、认真、实事求是的进行岗位大练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