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励志 > 励志美句

秋雨桃花潭


秋雨桃花潭

小学时便知泾县有个桃花潭,暑假到黄山区最遍远的新丰乡外婆家小住才知道桃花潭其实离我很近,不过十几公里。那时的孩子胆大,家长也没有多少时间来管束。一天清晨,在我的撮撺下,比我小两岁的表弟,偷偷从家里把自行车推出,于是我们两个小不点便上了路。由于新鲜、刺激,十几公里蜿蜒的小道一点也没难倒我们,在桃花潭的西岸,我们疯玩了大半天,也生平第一次把课本和实际联系在一起,感性的去体会李白和汪伦的友情。但是桃花潭与古村落的完美结合并没有给我留下多深的映象,因为那里的一切和我们当时的生活环境太相近,相近到了熟视无睹的境地。

阔别二十多年后,上周末与亲友相邀故地重游。那天我们走的是水路。从太平湖的老码头乘上快艇,艇象离弦之箭般飞了出去后,我们便穿梭在山水之间。我爱太平湖,爱她清澈纯静的一湖碧水和周围永不言弃的峰峦叠嶂。半小时的行程,我还没有从湖光山色中醒来,太平湖水库的大坝便兀然出现在眼前,我们已然到了泾县的地界。

桃花潭位于泾县城西南40公里青弋江边水东镇的万村、翟村之间。未曾重晤桃花潭,先一脚踏进了翟村。此行的组织者——我的文友石兄告诉我们到了翟村,翟氏宗祠不可不看。从不知道在桃花潭东北竟然有这样一座建筑,而且号称中华第一祠。翟氏宗祠建于明嘉靖年间,坐北朝南,五楹三进,仿皇家祠堂兴建,规模宏大,建筑面积约3524平方米。祠前有石柱、抱鼓石和石狮,祠内有前厅、天井、享堂和寝楼。地基为花岗石铺成,建筑采用银杏木、红木、桶木等名贵木材,上下木石结构件均有精美的雕刻。祠中曾藏有历代帝王将相、地方官吏所赐名匾108块,宗祠左右有10多间偏房供议事、看管使用。大门上有“江南名族”横匾,享堂中悬“忠孝堂”三字红底金字木匾。据说过年祭祖时,祠内可摆108桌酒席,声势极为显赫。 难怪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哲文先生1997年来泾县考察时,到了翟氏宗祠后会叹为观止,盛赞其为中华第一祠。祠是好祠,称之为中华第一祠也不算十分夸张。但祠堂周围是个较为破旧落后的山村,一水之隔,似乎隔断了现代文明,那种岁月的久远仿佛触手可及。看来这儿旅游业的开发刚刚起步,眼前近乎荒凉的冷落与这座古祠所代表的曾经的繁华不禁让人感慨不已。

走出祠堂,天开始下起了雨。我们暂且丢开历史的枯荣,驱车来到了万村。在细雨中,穿过万村幽长的古巷,悄悄的我们走近了桃花潭。石兄果然是这儿的常客,在万家巷古董店群中走过时,店主们纷纷热情的和他打着招呼。他“土著”似的穿梭在石雕和玩石间,欣赏着、搜索着、掂量着,怡然自得。他告诉我们,巷口便是万家酒店的遗址,这条古巷必是当年汪伦与李白携手往复走过的道路。道路是卵石铺就,参差不齐又光滑顺畅。巷子两旁是徽派古建筑群。这让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诗中凄婉迷茫的氛围与这儿的情景是那样的吻合,而我不由自主的把自己想像成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在这样的巷子中,是不宜喧哗的,我需要静静的、静静的走过。
古巷的尽头拾阶而上是汪伦踏歌的古岸,后人在岸上建起了观景的楼阁,楼阁内陈列着汪伦送别李白的木雕画和李白赠汪伦的两首诗,虽说都是现代的仿制品,但古色的韵味十足。透过西窗,桃花潭跃然眼底。潭在悬崖峭壁之下,潭中水深数丈,水色清澈见底。潭的周围,怪石嶙峋,树木苍翠,藤萝缀拂,雀鸟喧鸣。 相传唐天宝十四年(755年),泾县豪士汪伦邀请李白游泾,信中诡称当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至,汪伦热情款待,用桃花潭水酿造的美酒与李白同饮,并据实相告“十里桃花”是指十里外有桃花潭,“万家酒店”乃万姓人开的酒店,李白听后大笑不已。汪伦款留李白数日,整天伴其宴饮游览。李白有五言二首,答谢主人,咏景纪游。临别时,汪伦挥手而歌,踏地为节。李白被汪伦爱贤好客的行为所感,即兴赋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短情长,实为“调绝千古”。后人在桃花潭旁建有“踏歌古岸”楼阁,酌海楼和文昌阁。北宋新安学者吴安定曾以诗叙述前贤胜事:“李白好溪山,浩荡泾川游。题诗汪氏壁,声动桃花洲。英辞逸无继,尔来三百秋。”“踏歌岸上汪伦酒,赠别舟中李白诗”,李白与汪伦这段诗谊已成为千古佳话,桃花潭也因此而显名于世。

桃花潭东西两岸相距不过百米,船是唯一的通行工具。我想在这样一个古渡头不架桥是对历史和自然最好的尊重,也揉入了文化旅游最为先进的理念。我们顺着导游的安排乘上了一条龙舟,这是游人参与型的项目,我迷茫的心情在这儿释放,我们开心的拿起了桨,跟着船夫有模有样的划了起来。十几分钟,我还没有过足瘾,就到了西岸。弃舟登陆,身后是水上游客此起彼伏的欢歌,"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合,山歌好比春江水...."。不知是谁唱起了我最爱听的这首山歌,且在这样景致之中,惹我砰然心动,让我久久驻足,心绪便随着这一潭烟雨碧波神往了去。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历史仿佛在这里停滞,景还是二十多年前的景,几乎和儿时没有一点区别,而我已然人近中年。我赶紧收回思绪,振作精神,以水代酒,在先贤们对酌过的山石上与挚友举杯。


标签:秋雨 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