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抓住一个“慌”字教《司马光》5篇 "危机四伏,聪明智慧:如何从《司马光》中汲取应对“慌”的经验?"

《司马光》是中国大陆境内最具权威的古代史书之一,被誉为“一代名史”。其中对唐朝大将军苏逢吉的赞誉更是几乎无人能比。但接下来的故事却如一面镜子,告诉我们当死亡弥漫,人性将会受到多么大的考验。

抓住一个“慌”字教《司马光》5篇

第1篇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运用加一加、换一换,连字组词的方法,95%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司、假、缸等8个生字。

2、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教师范写、巡视指导,95%的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别、到、那、都等6个字。

3、通过同桌互助互查,教师正音,90%的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90%的学生能够随着课文的叙述感受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的好品质。

目标1、2 识字与写字:小学课程标准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目标3、4 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表述: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砸破水缸,小伙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朗读课文,我们能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文中司马光的行为会深深的感动小朋友,学生会在一种好奇的情感中朗读课文;本课中的生字比较难认,学生会感到有些困难,结合读课文,分析比较字形加以区分和记忆。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第四、五段理解司马光遇事时与别的小朋友反应不同,说明他是个爱动脑筋机智聪明的孩子。

1、通过课堂组织字卡游戏及合作学习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突破重点。

2、课堂上通过开火车的形式检验学生掌握生字的效果,及时查漏补缺。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有利于相互交流、启发、共同提高,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运用加一加、换一换,连字组词的方法,95%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司、假、缸等8个生字。

2、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教师范写、巡视指导,95%的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别、到、那、都4个字。

3、通过同桌互助互查,教师正音,90%的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师述: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古代的伟人,相机出示挂图。他是谁?

3、师简介司马光。(司马光是宋朝的文学家,司马是复姓,光是名。)

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为什么要救人,是怎么救人的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3、看到课后字表里的字,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住?你有什么好办法?

1、自主观察,说一说写好写好这几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师:生字娃娃回到课文中,比一比谁读的又准确又流利。

1、同桌合作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也不读错字。

2、点名分自然段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发现错误请你给他指正。

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这节课认会了那么多生字,还读会了课文,了解课这个故事,收获真大!

3、想一想:如果你是司马光,你会用什么方法救那个孩子?

1、通过小老师领读、开火车的形式,复习本课生字。

2、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教师范写、巡视指导,95%的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吓、叫2个字。

3、90%的学生能够随着课文的叙述感受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的好品质。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5)小结: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é)的读音。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司马光是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那么你还有什么办法救小朋友呢?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别的小朋友—————叫 喊 跑 找

司马光———————举 砸 (几下子)

抓住一个“慌”字教《司马光》5篇

第2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思考讨论: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出示:一口水缸)

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

1、自学生字词。要求:看出示的词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析:字音是否主导准,句子是否读通。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

2、自读第1节。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2、出示句子。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3、在这危险紧急关头,小朋友和司马光他们的表现和做法一样吗?用“—”画出有关句子。自读2~3节。

(1)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②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① 指导读词:“没有慌”、“使劲”。指导读句子,表演朗读。

② 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③ 结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兴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第3篇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5)小结:司马光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é)”的读音。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1)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组的第2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

第4篇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1.认识十个生字,会写“几、个、古、友、他”五个字。

3.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品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育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本课讲的是一篇历史故事。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朋友在公园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破缸救出小朋友。重难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司马光那种沉着冷静、机智的品质,从中得到启发。

这篇课文故事生动曲折,反映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阅读这类课文有浓厚的兴趣。

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进行积极的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轻松的气氛和自由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尝试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5.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注意读通、读顺。

2.不看拼音,直接认读生字词。教师检查:开火车读。

3.看到课后字表里的字,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住?你记住了吗?你是怎样记的?你已经记住了哪些生字?

1.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人?除了认识这个人,你还有什么收获?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谁的一件什么事。

另一生:老师,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为什么会掉到大水缸里呢?

师:你问得好,那么有谁可以帮这个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我可以,因为假山下有口大水缸,这个小朋友不小收掉到大水缸里了。

3.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理解“不小心”的意思。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么样?别的孩子又会怎样呢?

借助图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从图中你看出哪个是司马光吗?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②看挂图,司马光在干什么?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

有个学生站起来双手举起来模仿了他的动作,但缺少力量。

又叫同学表演司马光的动作,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个个同学都能把司马光表现得活灵活现了。

师:当这个小朋友掉进缸里为什么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的表现不同?从这里可以体现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学生讨论)

总结:我们应该学习司马光沉着冷静、爱动脑筋的品质。

司马光是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那么你还有什么办法救小朋友呢?

第5篇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1.认识十个生字,会写“几、个、古、友、他”五个字。

3.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果断的品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教育学生遇事要沉着冷静、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本课讲的是一篇历史故事。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朋友在公园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破缸救出小朋友。重难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司马光那种沉着冷静、机智的品质,从中得到启发。

这篇课文故事生动曲折,反映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阅读这类课文有浓厚的兴趣。

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进行积极的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轻松的气氛和自由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尝试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5.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注意读通、读顺。

2.不看拼音,直接认读生字词。教师检查:开火车读。

3.看到课后字表里的字,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住?你记住了吗?你是怎样记的?你已经记住了哪些生字?

1.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人?除了认识这个人,你还有什么收获?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谁的一件什么事。

另一生:老师,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为什么会掉到大水缸里呢?

师:你问得好,那么有谁可以帮这个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我可以,因为假山下有口大水缸,这个小朋友不小收掉到大水缸里了。

3.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理解“不小心”的意思。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么样?别的孩子又会怎样呢?

借助图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喊、叫、找。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从图中你看出哪个是司马光吗?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②看挂图,司马光在干什么?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

有个学生站起来双手举起来模仿了他的动作,但缺少力量。

又叫同学表演司马光的动作,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个个同学都能把司马光表现得活灵活现了。

师:当这个小朋友掉进缸里为什么司马光和别的小朋友的表现不同?从这里可以体现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学生讨论)

总结:我们应该学习司马光沉着冷静、爱动脑筋的品质。

司马光是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那么你还有什么办法救小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