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考语文的作文集合3篇 《墨守成规与独创奇思:语文作文集锦》

这是一个收集各类考试语文作文的地方,这些作文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主题的精选范文。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无论是应试训练还是提高写作能力,我们都为您准备了丰富多样的作文素材和参考。让我们一起来书写精彩的文字,展示语文魅力!

考语文的作文集合3篇 《墨守成规与独创奇思:语文作文集锦》

第1篇

这次的语文考试的成绩令老师与父母大失所望,成绩令我也十分震惊,是的,考砸了。

总结了失败的原因,才发现有很多。首先,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前预习不充分,学完每一课后没有及时复习,导致考试时碰到以前课程的题目,失分过多。学习习惯不好,没有合理安排时间,作业的质量与效率不高,经常熬夜,上课没有精神。

其次,上课没有积极参与课堂,对于每一个问题没有仔细思考,以致思路不活跃,掌握的知识不具体、不全面,不会举一反三,思考问题所需时间很长,导致作文时间不充裕。做的练习很少,做题的经验较少。

再者,便是课外书的阅读,阅读量过少,导致写作文没有素材,词汇的积累也很少,语言没有逻辑性,文章显得十分杂乱,苍白无力。对历史与人文的理解也很少,对许多文章包括诗词都不能理解,导致考试中的'课外文言文失分不少,阅读能力仍有待提高。

最后,则是我最大的弱点:粗心。总是“大意失荆州”,做题马马虎虎,没有审清题意便盲目做题,不知是语文,所有的科目都是这样,做完试卷后没有仔细检查,导致犯了许多不该错的失误,正确率较低。以后做题一定要仔细,不能因为题目简单而不去在意,学习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只有打牢了基础,才能在此之上再去提高,所以,对以前知识的掌握,是必要性的。

通过了对本次语文考试情况的总结,我了解了更多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了,自己的水平还差得很远,只有下苦功夫,才能取得成功。

考语文的作文集合3篇 《墨守成规与独创奇思:语文作文集锦》 第2张

第2篇

小时候,常有街坊邻居说我爷爷真的有意思。那个年代少有的大学生,没跟家里说一声就跑去参了军。抗美援越的时候,当上了副团长。转业回家又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唉!不管是谁知道他的经历都会摇摇头——那个年代好不容易上个才上个大学,这么折腾太没有意思啦!当然,有人不这样认为。

奶奶常说爷爷夹公文包上班的样子是一等一的帅:一米八的身高得天独厚,笔直的腰杆像似傲立的青松,细边眼镜下,射出炯炯的智慧之光。奶奶眼里的'爷爷真可谓是帅出天际的。奶奶对爷爷的意思从逢人自然流露的眼神中不言而喻,以至于三姑六婶都表示同意,甚至隔壁王叔常说:“啧啧,你爷爷这个腰杆子,一看啊就是个读书人,就是要当官的。”

王叔这话是一点没错,凭着大学积累的知识,爷爷这不大的官,当的可是红火。村里的人都夸他会做人,是个好官。眼看着就要高升了,爷爷却拖家带口回了村里。真有意思,这年头谁还和这名有仇呢?大家虽然不解却很欢迎。隔壁的婶子拎着袋瓜子就来找我奶奶唠嗑,“可不是嘛,咱农村人,一天看不到这烂泥地就难受。”

爷爷倒是文绉绉的,引用了名句,一句有意思的话——“我是农民的儿子”。说罢,便转身干活。

于是每天我家后院儿小菜园里,都能看见一个人挥汗如雨的样子。那个站如松坐如钟的爷爷,那个总教导我腰杆子要挺直的爷爷,却把自己直起了半辈子的腰弯成了90度,悉心的照顾菜园子里的那些植物。而回忆着之前雄赳赳气昂昂爷爷的我,兀自叹息间又将腰杆挺直了些。

我从小直来直去的性子,既刚又烈,所以朋友少之又少,也感觉不到青春的美好。这天与同学大吵一架后,耷拉着脑袋回家,爷爷一看,啥都明白了。“走,帮我浇水去。”于是二话没说拎着桶就去了后园,只是两个小时后,妈妈一边偷笑一边帮我按摩那感觉快断了的腰杆。爷爷却似没看到似的:“这腰,不光要会直,也要会弯啊。”说来也奇怪,学会弯腰后,我日子倒如鱼得水起来。可爷爷又说:“咱这腰该直的时候也得直。”

我可算是明白了,以后啊再有人说爷爷弃官归家傻,咱就一句话,“这腰杆子直与弯之间可都是学问呢。”

我的爷爷是真的有意思,这腰杆子直与弯是真的有意思,这啥时候直啥时候弯啊,更是有意思。

第3篇

我理想的教材是这样的:一部小说选本;一部散文选本;一部诗歌选本;一本精美小品文集,一种语文教材的理想。选本里面都不是删节的东西,入选的文章全文都要收进去。根据长文存目的原则,提供给学生关于该文的最佳版本。学校图书馆必须具备该书该版本,供学生传阅。用教材引领学校建构大语文阅读框架。让语文进入学生学习生活的诸多领域。

为什么要使用全文?我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只有通读全文,才有可能把握脉动于其中的作者的心灵。我们常发现这样的怪事,一篇文章若未被选入中学课本,学生于课外偶然觅得,如获至宝,阅读时如饥似渴,而一旦选入中学课本,便觉得读之无味。原因当然有很多方面,比如任务驱使阅读疲劳等,但学生只能在课本中实现与文字的对话,文本与作者已经面目全非,这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

高中三年,学生们没有一个可崇敬的作家,没有一部可挚爱的作品,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难道意味着成功吗?

语文就应该是一个阅读系统,它根本不可能像数理化一样用一本或几本书来建构一个知识框架,因为语文根本没有一个梯次发展的知识的'链,也根本不具备梯次发展的能力层级,语文知识与能力发展的有序性是靠学生的心灵去重组的。

只有构建这种规模宏大的阅读体系,才能真正实施速读、细读等多种读书方法。而先前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做的所谓的快速阅读,那是假的,不具备快速阅读的真正意义。我认为,快速阅读的阅读行为与思维活动同时,阅读者目光移动的过程,就是筛选信息与整合信息的过程。快速阅读还与关键词的提取、手的记录同时。这种快速阅读,能使思维得到极好的训练。但眼下教师要学生做的却不是这样的,而是给一篇只有千把字的文章,让学生从头到尾很快地读一遍,然后给任务,学生再到文中查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这种快速阅读的过程,只是熟悉内容的过程,而不是思维过程,与真正意义上的快速阅读完全是两码事。

以往的与当前的教材,不能培养学生多种阅读能力,不能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学生思维的倦怠,是极不可取的。

这是一种理想,一种阅读的理想。“语文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工具”,少年作家蒋方舟的这句话也许是这篇文章最好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