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观后感12篇 《绽放心灵的思考之旅》

观后感是对于一部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的感受和思考的总结。它不仅仅局限于表达对作品的喜欢与否,更深入地探讨作者的意图、角色的塑造以及故事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通过撰写观后感,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作品,并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和讨论。

观后感12篇 《绽放心灵的思考之旅》

第1篇

这天是3月3日,《厉害了,我的国》首映式的第二天,在公司党委的组织下,我有幸观看了这部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毋庸置疑是十九大开局的“奠基片”,也是即将召开的两会的“献礼片”。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结合十九大精神,将祖国发展成就以纪录片的形式呈此刻大银幕上,用普罗大众都能接触到的形式—电影,这样的方式,寓于生活,把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发展、先进性改革、蒸蒸日上的生活风貌娓娓道来,更能直观具象展示大国风范,让每一位老百姓都能够切实感受到祖国的进步与腾飞,繁荣与昌盛。

以前看了不少纪录片,或煽情或励志,观看的时候内心澎湃,看完了当时的激动也就抛之脑后,仿佛并不能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而《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影片给人一超强震撼感和自豪感。当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玛旁雍错上迁徙的羚羊等一一亮相,从圆梦工程、科技创新、绿色中国等多角度展现了我国的大国风采。除此之外,影片还记录下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以及背后的故事,在彰显国家实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国人们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完美情操,才得以缔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

普通人的故事催人奋进。除了展现辉煌成就,《厉害了,我的国》还将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奉献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呈现出全国人民用心自信、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不少观众看完电影感到很惊讶、很意外、很亲切,深感“大国”和“小家”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都是共筑中国梦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辉煌中国正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我为身为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我也为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而自豪。作为一名企业工作者,我将不断增强学习意识,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协作意识,构成工作合力不断增强职责意识,敢于担当作表率,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伟大的中国必须能继续稳步发展,继续奋勇向前,继续走向辉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观后感12篇 《绽放心灵的思考之旅》 第2张

第2篇

在公司的组织带领下,我们观看了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整部电影展现出的场面震撼恢弘,大国雄姿跃然眼前。鲜红的绸带拂过中国各地地标建筑、天宫一号和丝绸之路,留下一抹贯穿时空、砥砺奋进的中国红。

看到影片中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时我们激动难耐,看到复兴号列车正在飞速疾驰时又感到豪迈不已,再看到港珠澳大桥最后沉管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原先在这五年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祖国的发展已经这么强大!

?厉害了,我的国》以习近平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和成就,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呈此刻大银幕上,透过镜头展现强国风采,传递中国力量。

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是习近平主席带领下的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是13亿中国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日渐增强的五年,是中国发展、世界受益的五年。《厉害了,我的国》透过荧幕讲述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以及背后的故事。在彰显国家实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国人们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完美情操,才得以缔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从而唤起每个中国人内在的自信。

透过这一部电影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内心的骄傲和自豪。让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更加的有活力和动力,相信国家会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工作的热情也将越来越高涨。

第3篇

开始关注这个电影,是因为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张它的海报,上面写道——“我们的历史,从这里开始。”然后我开始拼命回忆,古代历史真正的起点大概是在夏朝,近代历史的起点是鸦片战争,当代历史的起点是建国,哪儿跑出来一个辛亥革命。看着看着突然反应过来了,哦,是繁体字的海报,瞬间明白过来了。所谓的我们,其实指的是我们的台湾同胞。

我发现现在的国人评价历史电影,都不会先评价电影本身,而是滔滔不绝的讲述所谓的意识形态。这部电影是我在历史课上看的,原因很简单,在它上映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听说还有这么一部电影。犹记得两个《建国大业》上映的时候,学校、车站、广告,不知道有多大的噱头,以至于电影上映了两个月还有无数国人疯狂追随。而《辛亥革命》,同样是历史片,同样是巨星云集,同样是壮观的战争场面,却无法得到人们的追捧。

大陆有一种很特殊的电影分类,叫做“主旋律电影”。什么是主旋律,其实就是红色,红的让你炫目。可能有些不明真相的人们会责骂当今的学生,为什么我们对于那些主旋律电影那么没有热情,难道就这么不爱国吗?那么我要说,我们不是不爱看,而是觉得它们不过是历史书的翻版,不过是把历史课上的东西搬到了银幕上。我们来看一看吧,不论是《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还是《辛亥革命》,哪一个不是正史正谈,大而俗地描写历史的流水账。它和大陆的电影“主旋律”是分不开的。为什么我们不爱看?因为那段历史我们早已熟悉,电影如历史书一般将正义给予给革命,让我们想起——“辛亥革命的意义?”“这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所以说它其实是给老百姓普及历史常识的一部片子。再看外国的一些历史片:《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莱恩》,都是从一个个体事件,一个看似很小的事件来从侧面审视历史,而不是像我们的电影从1911一直哗啦一下讲到1921。我并不是说国外的电影就有多好,但是的确,外国的历史片拿到大陆来放,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得懂。说到这里我们肯定都懂了,我们国人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连辛亥革命是哪年发生的,牵扯到的人物都是谁还不清楚,那么何谈对于历史的拓展与反思?如果我们对于历史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与解读,那么我们的电影是不是也能脱离“主旋律”的束缚?

既然形式上不能吸引群众,那么必将从另辟蹊径,从电影的场面和剧情来下功夫。可以说《辛亥革命》在这一点上做的还是很好的。还记得当初我怀着怎样的爱国情怀到电影院,却看到我们的伟人在打情骂俏,不亦乐乎,影院里时不时的传来悦耳的嬉笑声,而这部影片带给人更多的是反思。我庆幸黄兴和徐宗汉的爱情停留在最美好的地方,保留了历史本身的神秘感和严肃感,让它至少可以出现在历史课上。

让我感到悲哀的是,这一段蔚蓝色的历史,却被红色染的不红不蓝。大陆的近代史电影总是让我很无奈。过分的束缚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这是现在的社会每一个家长都知道的,就像写随笔能写20字,写作文却憋不出800是一个道理。但是我们的制度却不允许“非主流”电影的发展,似乎“三民主义”并不是他所宣扬的内容。我们背过无数遍的辛亥革命的意义去哪了?我们张口就来的“三民主义”得到体现了吗?

不过在这种畸形的审查制度下,《辛亥革命》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片子了。从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孙中山回国、孙中山就任总统、袁世凯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至少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要去总统职位的原因。它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洗脑,很好的脱离开我们大陆的现状,至少还原了真正的史实,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相。

从意识形态上说,我相信《辛亥革命》是有所进步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电影出现。它对于袁世凯和黎元洪的刻画,还是相当令我感叹的。袁世凯或许是第一次这么光鲜亮丽的出场,在背负了叛国,复辟的骂名之后,这位历史人物的命运总是不怎么样。但是撇开道德不谈,他的军事才能,谋略与勇气,可以说后无来者。他是一个政治人物,而不是一个流氓,不至于让我们恨之入骨。孙淳很好的诠释了他,虚伪,但是令人敬佩。黎元洪处事的畏首畏尾,和他在战场的风云四起英明指挥,绝对不是简单的形容词能够描述的。其实历史人物本身就是复杂的,伟人也不是上帝。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名的人,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影响全凭后人给你创造的环境,就像我们和大陆对岸的同胞,文化相通,政治却不相融。如果你只是随波逐流,那未免太单纯了些。

另外,它对于西方势力的演绎也很出神入化。一直以来,我们对西方侵略者都是抱有消极态度的,但是从《辛亥革命》中,我看到了冷静,明事理,没有偏激的西方人。从荷马李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人性中光明的一面,看到政治、经济利益争夺背后的,超越国籍的信念。历史并不是儿女情长爱恨情仇,而是理性的,有规律可循的。战争或革命或许只是利益的取舍,但它们的背后,也有人性的一面。

所以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大陆也可以带我们走进蓝色的历史,没有红色的激烈与热血,却富有蓝色的理性与冷静。激情太久,我们需要沉淀下来,从另一个角度去爱国。

第4篇

片场的灯已重新开启,电影《辛亥革命》已经播映结束了,但那滚滚的硝烟,那慷慨激昂的话语,却仍萦绕在我的心头。

难忘剧中孙中山先生说的那一句“前线赴死易,唤醒生者难”,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怎样的无奈啊!流血牺牲又有何妨,又有何惧,但怕只怕这些也只是徒劳无功而已。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可牺牲却总要有价值,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但那时的中国早已贪腐不堪,清廷因循守旧,粉饰虚张;人民愚昧盲从,苟且偷生。这样的国家,是一定要有人来改造了!

战场上,血流成河,硝烟弥漫,无数人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他们无怨,亦无悔,他们只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人民的清醒,换来国家的富强!就像宋庆龄所说的那样,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可它已经沉睡太久了,现在是该醒过来了,是该重头收拾旧山河了!那种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任人宰割的时代终于要结束了!于是,辛亥革命便拉开了序幕。

战争的硝烟已然四处蔓延开来,无数的人倒在血泊中,他们倒下了,但在他们身后,又站起来了无数人,又有无数人前仆后继。他们有的家境殷实,有的新婚燕尔,有的即为人父,但面对肩上的责任,他们毅然抛家弃子,勇于挑起!

但让他们如此舍小家,顾大家,除了责任,还有信仰!

信仰让他们舍生忘死,信仰让他们不顾一切,信仰让他们无所畏惧,信仰让他们勇往直前!

国内,革命党人冒死进军,而在国外的华侨也并未停止斗争,他们也同样爱着自己的国家,也都有着一颗爱国之心,因此他们也在进行着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在推翻清朝的斗争中,革命党人曾经先后发动了十次武装起义,屡次失败,而又能屡次重起,海外华侨的大量经济支援,实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海外华侨在推翻清朝的革命斗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孙中山先生也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对海外华侨的无限感激之情:华侨是革命之母。

海内海外的中国人都联合在了一起,辛亥革命又岂会有不成功之理?正如何香凝所认为的“辛亥革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它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广大人民中传播了民主共和国思想的种子,促进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发展”那样。但辛亥革命成功了,同时也失败了,无数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统领袁世凯窃取了。就连孙中山在遗嘱内也嘱咐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于是,新一轮的斗争又开始了......

但无论过去有多么辉煌, 亦或是多么不堪,历史终归是过去了,新的21世纪,看我们这一代人如何绝地反攻,让中国立于世界强国之前列!

第5篇

?寂静的春天》是号称我们环境问题发现的一个里程碑的小说。但是包括我自己,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现在除了学环境的人,又有几个人知道呢?《难以忽视的真相》里面,我被戈尔的执著感动,他到处演讲,他拍了这部电影,他改变了很多人的观念。看到他制作的精美的演示和他激动人心的演讲,很大程度上,我们不能再把他和政治联系起来。其实,这本来也就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全人类面临的一个生存的问题。

首先是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正如戈尔所列举的,种种迹象表明了我们生存环境的恶化,但是还是有人要想去掩盖这个实施。我们的物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消失,我们的空气正在变得混浊……但是又有几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呢?我不知道,谁也不知道。看看我们周围的环境就知道了。大家都觉得小时候的环境很好,有山有水有蓝天,这些很多东西现在都看不到了。河水不再清澈,鱼儿也都变少了,我们都看到了,但是我们没有人站出来说话,因为我们的概念里面,我们的生活在钢筋水泥结构的城市里面,我们的生活是变好了。那些可以忽略的环境问题,至少是现在可以忽略的,我们就忽略了吧。厦门,这样一座美丽的海上花园城市,现在被大家戏称为“大工地”,到处施工的厦门,到处在打一个个补丁,周围多少人在噪音中变得烦躁?这种正在被改变的美丽,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如果真的和环境冲突了,例如px,又怎么样呢?

其次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说得再多,总结到一句话,还是我们人的问题。让我想起在一堂课上老师讲“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个理论成立不成立的问题。老师说,科学技术本身,其实是无害的,关键还是在人,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其实是人类对它的运用所带来的,而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所造成的。所以,讲“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实也是人类自己不负责任的一种说法,该对科学技术造成的负面效果进行反思的,是我们人类自己。我很赞成老师的这个观点。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政客要对这些问题负责,总之是我们人思想的问题。

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环境执法的问题。在我们学习环境法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我们的环境法力度根本就不够……罚款什么的都不够重,而且很多时候环境部门没有执法权,要工商等部门才能执法。另外,环境影响评价法也已经实施很久了,强制环评虽然实施了,但是我们却仍然没有感受到很大的变化。问问市民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么?环境影响评价不过关的话,会怎么样呢?”可能满大街的人没几个知道的吧。现在的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少数人赚钱的工具,而真正法规想要达到的目的有没有达到,我们不得而知。

至少我们也没有在目前的法律宣传的节目中看到环境相关法规的宣传内容。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执法权利和力度都不够。

另外现在一个环境归很多部门管,海洋局,渔业局……这样混乱的管理机制也有待改进,而管理机制的改进,也是进一步加强合理而有力执法的保证。

如果一个公司不按规定处理污水了,我们能马上强制要它关掉甚至永久取消经营权,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警告,只有罚款这种无力的措施,我想很多企业都不敢再忽视环境的问题了。

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去处理污染,而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我国不是没有建立健全法规的力量,关键在于我们什么时候怎么样能让环境法能有一个合理而有力的执法空间。愿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我们人类能有真正更美好的生活。

第6篇

看完美国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主演的纪录片《难已忽视的真相》让我在震惊的同时感到环境污染已经是我们人类不容忽视的问题。无论是片中不断变化的数据图表还是令人震撼的画面影像都不得不让人从内心感触到环境保护已经是全人类十万火急的事情。,

片中北极最大的冰架一分为二,这些都使科学家们感到不可思议。北极熊因为气候变暖,导致冰层融化而必须游泳96公里觅食,结果体力不支溺死吗?北极的冰如果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上海肯定就不存在了.大家应该知道大湖泊乍德湖吧,可如今,它却干涸了。海洋中,各种珊瑚礁开始褪色,昔日美丽的珊瑚礁是鱼儿们嬉戏.玩耍的地方,也给鱼儿们提供了充饥之食,可如今,这些珊瑚礁变得干巴巴的,导致许多珍贵鱼种死亡。片中有一个非常有趣又及能让人思索的实验,把青蛙放进沸水里,它会马上反应跳出来,而放到冷水里慢慢加热,它却会若无其事的呆在里面,直到有人来救出它。

其实人类和这些动物就在这样一个被加热的冷水锅里,虽然自身感受不太明显但真实的情况是气温不断升高,造成冰川融化,植被减少,物种不断灭绝。对人类来说,气温升高,各种新疾病陆续出来,一些旧疾病也死灰复燃,非典型肺炎,肺结核,禽流感。对我们的生命造成威胁。这一切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人类到底对地球做了什么?

众所周知,人类经济进步的基础就是工业的发展,经济增长建立在高耗能的基础上,燃烧石油、煤炭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这些气体直接排到大气之中。当它们积累到一定程度,把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很大一部分保留了起来,温室形成,全球气温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就是温室效应的形成的重要原因。所以环境加热源不是自然,而是我们自己!

人类经济发展以环境为代价,快速发展的经济给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而人类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忽视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直到环境问题给人类生活甚至生命造成侵害,人类才行动起来研究环境问题,呼吁全人类保护环境。

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考虑环境发展又要满足当代人和下一代的需求。我们对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对我们自身健康的保护,更是对下一代的呵护。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实就是前人植树后人乘凉的战略。所以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重大责任,俗话说“从小事做起,每一件小事加起来就是一件大事”,环保就是应该这样做的一件大事.

少开汽车,节约纸,少用一次性碗筷,少用塑料袋,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我们全社会应该做的事。每一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杜绝先污染后治理!

第7篇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科学人物,两弹一星元勋。对于这样一位大师级的科学家,我们对他该怀有多大的敬意呢!他说:“我必须要让中国人拥有自我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他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西么,这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他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能够,如果我想,我能够去种苹果。”他说:“不要服我,要服科学!”!

21世纪的这天,我们中的很多人对于钱学森这位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并不熟悉。拍摄《钱学森》这部影片,让更多人了解他,了解建国初那段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局势,了解这天的世界,珍惜这天的和平局面很有好处。

但是《钱学森》影片和钱学森其人对我们的启示不仅仅仅如此。首先我们就应就应意识到,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背景下,拥有导弹等高端武器对于中国国家好处重大。只有用于导弹、原子弹、氢弹等高端武器,我们才能在美苏冷战中维护自身独立,维护国家安全。这不仅仅是当时的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也是所有在美苏争霸中饱受战争威胁的欧洲和亚非拉国家的共同心声。

其次,我们就应明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拥有发达先进的科学技术重大好处。早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意识到科学的重大社会价值,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二战中的德国,二战后的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争相发展自我的高科技,先后加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行列。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原子能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这天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的竞争。

再三,《钱学森》影片告诉我们,有国家意识的人是幸福的,有民族意识的人是幸福的。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爱国的意识,它深藏在我们内心的某一处,经常被我们忽略。我们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满,对某些政策制度有意见,对一些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看法,是因为我们期望这个国家更好,期望他的政策制度更加贴合实际,期望我们的人民受到我们国家的重视。甚至有时候我们怒其不争,行为过火。这些都能理解。了解钱学森大师的人生经历,让我们再一次反思我们的爱国热情。一个人的潜力有大小,但是爱国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把你的潜力献给他而不是对手。在钱学森回国前,杜布里奇校长很不解地问他:“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回答:“回到我的祖国,我总是能做些什么,也许,我还能够种苹果。”为这个国家做贡献,即便是种苹果,这也是一种幸福。

再次,《钱学森》影片告诉我们,有才能的人是永远不会受到歧视的。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有着比较严重的种族歧视的国家。但是,作为一个华人,一个黄种人,我们没有看到这种歧视。甚至这天美国总统奥巴马,作为一个黑人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从美国建国到这天,这是第一次。所以,不要找任何借口为自我的不成功开脱。种族歧视固然存在,但是才能永远不会被歧视。

最后我要说的是,真正的大师必须是纯粹的人,没有任何物欲要求的。而纯粹的人必须是无敌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有各种的欲望,个性是在改革开放的这天,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这天,中国人对物质的追求无止境、无理由甚至是不择手段。当我们回头看看上世纪中期的科学大师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看看民国时期的学术大师沈从文、陈寅恪、冯友兰、蔡元培,我们还有什么可说呢。

让我们记住,一个人,为了一件自我想做的事倾尽毕生心血,最后做成了,这个人,他叫钱学森。

第8篇

?钱学森》电影讲述了钱学森报效祖国的故事,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的待遇和条件,毅然回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钱学森的事迹让我们为之深深感动——中国能够创造奇迹!

钱学森是我国的“导弹之父”,为我国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更让人敬佩的是他那浓浓的爱国之情,他在个人发展与祖国建设的决斗中,毅然站在了祖国的土地上,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赤子。观看《钱学森》,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爱国、求实、奉献的精神。在今日,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进程中,更需要像钱学森那样的忠诚爱国、奋发有为的人。作为检察干警,我们更要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坚持高度一致,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毫不动摇坚定法治理念和攻坚克难信心,以担当有为的姿态彰显对检察事业的忠诚和信心,努力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实现新作为。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现时身处的工作生活条件,相比钱学森回国时优越得多,但论甘于寂寞、刻苦钻研的精神,我们不及钱学森之万一。应对喧嚣的大千世界,我们当坚守自我的价值观,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祖国繁荣发展、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而奋斗不息!

第9篇

今天,天气晴朗,爸爸妈妈放假在家,他们带我去看了一场电影,名字叫《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很精彩,而且还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生哲理!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伟大的爸爸,名叫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他梦想成为世界冠军,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却因为家里穷,为了赚钱养家,不得不退役。回到家乡后,爸爸想通过孩子去完成自己的梦想,于是,他希望自己的妻子生一个儿子。不料的是,妻子却为他生下了四个女孩,这让他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这位爸爸差不多就要放弃梦想了,但在一次大女儿和二女儿跟村里的小男孩打架时,意外发现大女儿和二女儿很有摔跤的天赋,这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于是他决定好好培养她们。

他不怕被邻居笑话,不顾世俗的反对,这位爸爸让她们每天五点起床训练;为了增加她们的体能,想尽办法让她们每天有鸡吃;没有摔跤练习场,就动手自己做;这位爸爸就这样克服重重困难,始终坚持自己想法。终于,在一场镇上的摔跤比赛中,他的大女儿战胜了男对手,赢得了特等奖,获得了五十卢比的奖励,爸爸高兴极了,看到了希望。

在后面的训练中,爸爸不断地教女儿们摔跤的动作和技巧。时间很快过去了,小小年龄的大女儿成了大青年,爸爸成了老年人。大女儿因为取得了全国冠军而进入国家体育学院学习,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大女儿经历了不少挫折、失败,爸爸就是最强后盾。终于,在一次世界摔跤冠军大赛里,大女儿赢得了冠军,为国家赢得了最高荣誉,爸爸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也实现了自己心中的梦想。

看完这场电影,很多人感动不已。我却懂得了一个人生哲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为了梦想就要努力付出,无论经历多少挫折,千万不要放弃,记得困难都是暂时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小小年纪,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努力学习,不会再因为自己的一时脾气,想玩就去玩、想偷懒就去偷懒而耽误功课,我要成为爸爸的骄傲。希望得金牌的小朋友,我送你一句话:金牌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而是用辛勤汗水换来的。

第10篇

九月九日,我们新华小记者观看了《摔跤吧!爸爸》这部十分感人而励志的影片。电影讲述的是:马哈维亚是一名国家级摔跤冠军,因为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虽然没有继续摔跤,但是他的梦想就是为印度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金牌。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于是他就想生一个男孩来代替他完成这位父亲心中的梦想。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上帝好像故意要捉弄他一样,一连生了四个女孩,他非常绝望。后来,这位父亲偶然发现自己的四个女孩中吉塔和巴比塔有着摔跤的天赋和血脉,于是他就下定决心对她们进行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不知受到多少人的讽刺和嘲笑,在不断坚持和拼搏下赢得了比赛的胜利,最终完成了父亲理想的动人故事。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父亲把吉塔带到湖边进行训练,直接把她推到波涛汹涌的河水中,吉塔向父亲发出本能求救的时候,父亲说了一句话:“我不可能永远陪着你,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要靠自己。”吉塔听到后,拼尽全力,终于浮出水面游上岸。也是这个同样的情景,吉塔在后来的世界级锦标赛上没有父亲在旁边指导的时候反败为胜,实现了父亲的心愿。

是呀!有时候,父母是可以帮到你的,但是他们不可能永远都会帮你的。我们必须靠自已的力量实现目标。父母的爱是体贴又是严格的,我们就像是一棵小树,当我们有叉枝的时候,父母就会减掉它们;当我孟长歪的时候,父母就会帮我们扶正……所以,就让我们珍惜父母亲的疼爱,感恩我的父母亲吧!好好学习就是我对他(她)们最好的报答!

第11篇

?摔跤吧!爸爸》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一部关于维护女权的电影,故事的发展要从“爸爸”的前半生说起。

“爸爸”曾是印度国家摔跤队的冠军,后因生活所迫,他无奈放弃了要赢得世界级金牌的梦想……但他并没有真正的放弃,他曾寄期望于他未来的儿子身上,却没曾想上帝总爱跟他开玩笑,几年间一连生了4个女儿。

在他认为自己的期望也就此破灭的时候,他从大女儿和二女儿与男孩子的打架中,看到她们身上摔跤的惊人天赋,也看到了得到世界冠军的期望。于是,他与妻子约定一年的时间,要按照比赛选手的标准要求两个女儿,不想让她们像其他女孩一样只能嫁人,从此柴米油盐度过一生。于是,爸爸不顾社会和周围人的反对和嘲笑,开始对女儿们进行“魔鬼”式训练。最终,得到冠军的女儿也成了印度女性的榜样,鼓励着千千万万的女性去争取选取人生的机会,最开始的反对和嘲笑也转成了支持和掌声。

小女孩们不愿意再理解这样的魔鬼训练,决定反抗。爸爸对这段时间偷懒、训练不认真,甚至为了去参加朋友的结婚宴而不训练的女儿们发了一次大火。婚宴不欢而散,她们一向哭,不懂自己的爸爸为什么这样对她们,而她们的新娘朋友对她们说:“我很羡慕你们有这样的爸爸,你们能够不用每一天重复着着洗衣做饭的生活,甚至14岁就要嫁给一个陌生人来减轻家里的负担。”女儿们幡然醒悟,于是主动加强训练,最终崛起成为55公斤级的全国冠军,并准备进入国家队进行训练。

回想自己,从小不用为自己的吃穿发愁,不用面临早嫁的问题,从小生活在一个家庭幸福、能够自由选取的现代中国,这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幸运的事情。在这个时代,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不奋斗呢?你的家人不催你成功不是不着急,而是他们懂得引导你:幡然醒悟的努力比强迫你做事情要更有效。

在进入国家体校和脱离父亲的管教后,面临着朋友的教唆,以及电影、美食、秀丽的衣服等诱惑,大女儿出现了短暂的懈怠、投机取巧、盲目听从教练指挥等问题,但凭借着年轻力壮、基础扎实,最终还是代表了印度女选手参加英联比赛。比赛失败后,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抛弃杂念并回归父亲的指导。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你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阻碍、诱惑、走弯路和应对很多选取。但只要你不忘初心、把弯路和失败变为你成功路上垫脚石,并坚定不移的朝原定的目标努力前行,你终究会到达成功的终点。

教练为了自己独揽荣誉,在临近比赛时给“爸爸”设下陷阱,关到一个小黑屋中。在没有爸爸指导的状况下,决赛中的女儿克服依靠、独自战斗,最终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第一个世界摔跤冠军的金牌。

人生的道路很长,未知数很多,你的引路人不会一路跟随,不要总是一味的依靠别人,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你要带着自己的经验与勇气,凭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随时做好独自战斗的准备。

人生总是充满很多的不确定性,你不去尝试,怎样明白它是否真的不行?要成功,就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只要你坚持,梦想便不会遥不可及;只要你努力,成功就不会越来越远;只要你不忘初心、目标正确、足够坚持,一切不利的条件都将会转转成动力,从而帮忙你获得成功。

成功的瞬间,来自于日常的积累,来自于弯路中的折回,来自于决不放弃的最后一击,经过不断的磨练与考验,才会成就历史的传奇。

?摔跤吧!爸爸》语言诙谐,故事真实,情感丰富,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我们已经看了,你呢?

电影人物金刚狼,意外获得了永生和超强治愈的能力,让他可以逃离死亡,永远生存。但是,这两样能力看起来很好,但是是机会让你后悔无穷,发人深思。

永生从一个角度来看是好的,因为你可以与天地同寿,这可是千万年来人们所追求为之而奋斗的目标。汉武帝耗费巨资接天露,希望可以长寿,秦始皇派徐福下海,更别说炼丹的人了,古时候这些人几乎到处都是,无论结果如何,重金属中毒还是自然死亡,没有一个人长生不老。但古人们只要衣食无忧,就想着不死了,前仆后继,死而后已。还有如想吃唐僧肉的妖怪们了。想要长寿的人特别多,但他们却不知道永生的坏处。

永生后,当你干完了所有你想干的事情,你就会无聊起来,这时候你能干什么呢?只能消磨时间,打发时间了,终日游荡,无所事事。你的.朋友会慢慢老去,家人也是如此,而你永葆青春看着他们是如何死去的,而你一个人存活,你将会无比难过、伤心。这是任何人都不想的。

回到电影中,矢志田只认为永生可以永远保护孙女,但却不知道永生会给他带来灾难,他只看到永生好的那面,却没有去仔细思考金刚狼为什么会这么厌恶永生,认为永生只有好的一面,所以才会说金刚狼愚蠢。实际上,是他自己没有看清整个事情,只从自己那片面的认知去理解,所以真正愚蠢的是他。

人们为什么会追求永生,就是为了为保护某一样事物或是自己对死过于恐惧了,为了保住财物,富人们重金聘请炼丹师,吃下重金属,最后要了自己的小命。因为人们心中留着些贪欲,还有恐惧,所以他们才会去炼丹。让炼丹术风靡一时,在没有科学的时代,经久不衰。电影中的金刚狼还有治愈的能力,虽然不会再受到伤害,但是,这也让他求死不得,当你真的想死时,却怎么也死不掉。为了不承受失去朋友的伤心,只能孤身一人,独自生活,这将多么孤单寂寞。这也是永生带来的祸患之一。

永生,是福是祸?引得的人们不断地追求它。但得到了永生之后,却怎么也无法把它舍弃。生与死慢慢失去了意义,整个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这也许就是永生的结局了吧。

第12篇

在某段时光中,与心仪的作家碰面,聊一聊文学,酒喝得开心了,关系走得近了,顺便再聊一聊文坛、情感八卦,是不是一件挺有趣的事?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中就曾畅想了一把。

?天才捕手》由英国戏剧界翘楚迈克尔·格兰达吉执导,妮可·基德曼、科林·费尔斯、裘德·洛等出演。影片再现了传奇编辑珀金斯的职业生涯,以及天才作家沃尔夫的写作人生。迈克尔·格兰达格导演的《天才捕手》也有着这样的情节安排,只不过在《天才捕手》中出现的文学大师,比《午夜巴黎》要少一些,但能够看到托马斯·沃尔夫、菲茨杰拉德、海明威这三位,对于喜欢他们的读者来说,也值得面带微笑去关注。我个人更期待菲茨杰拉德的戏份,《了不起的盖茨比》《美丽与毁灭》《人间天堂》都曾让我在阅读时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并且愿意沉湎在他营造的颓废文学氛围里。但在《天才捕手》中,菲茨杰拉德的饰演者并没有展现出十足的魅力,他与泽尔达在片里打了个酱油。毕竟是沃尔夫与他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的故事,裘德·洛的表现才是衡量这部电影是否成功的关键。

在片中,沃尔夫是个精力旺盛、热情四溢、略有点神经质的家伙,这样的人天生应该是个作家,因为才华的缘故,他的旁若无人、桀骜不驯,也变得可爱起来。“天才多少都有点魔鬼的面孔”。沃尔夫在成名之后,有段时间狂傲得不可一世,对给予过他巨大帮助的珀金斯,也有过不屑与背叛。跟沃尔夫不同,珀金斯则敦厚、和善得像位天使。科林·费斯非常棒地诠释了这个角色,乃至于在他表演的时候,时常会让人感觉到珀金斯的背后有洁白的翅膀扇动。用中国影视剧当下流行的套路来看,沃尔夫与珀金斯无疑是一对“好基友”,他们各自的妻子对待这种非同寻常的关系,都抱有强烈的质疑和深深的嫉妒,沃尔夫的妻子甚至还闯到珀金斯的办公室,试图枪杀“情敌”……但格兰达格导演,压根没有渲染“基情”的意图,《天才捕手》的情感内里是正经的、严肃的。在第一个层面上,珀金斯对沃尔夫的欣赏,是商人式的。如同掘金家发现一个富矿,“一辈子只能得到一次”,这样的机会,珀金斯不会放过,他的专业精神,他对出版的热爱,以及他对公司盈利的追求等等,都不允许他错过沃尔夫,他们的合作,在商业上是天作之合。在第二个层面上,沃尔夫的超凡个性和精神气质,恰恰弥补了珀金斯所欠缺的一面。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男人,珀金斯喜欢并欣赏沃尔夫身上离经叛道的地方,但作为在家庭生活已经墨守成规的中老年男性,他在行为能力上,已经没法像沃尔夫那样酗酒、泡妞、我行我素,但在内心冲动中,珀金斯仍然渴望拥有沃尔夫那种永远属于小伙子般的叛逆与冲动,在一脚踹碎沃尔夫曾经租住的房屋窗户玻璃时,那是珀金斯与沃尔夫走得最近的一刻。但归根结底,珀金斯对沃尔夫的喜爱,是父亲对儿子的宽容甚至溺爱,他对沃尔夫的批评,也是一位父亲对儿子式的“恨铁不成钢”。

为了让观众明白这一点,导演有点儿刻意地突出了珀金斯有四个女儿、缺少一个儿子的遗憾,并含蓄表达了珀金斯身上的父性。就是这样,合作上的互相需要,性格上的互补,乃至于人性幽暗深处的契合,使得珀金斯与沃尔夫的组合,成为一个文坛传奇。影片花费了不少的篇幅,来表达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改稿过程。潦草的手书、古老的打字机、红色的删改笔、装帧精致的出版物,把20世纪30年代那种人人热爱文学的浪漫氛围,良好地呈现了出来。影片因此拥有了一股独特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审美,对应当下写作与阅读均快速数字化的环境,给予了观众一种微妙的观感——它能够激发观众的怀旧情感,并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时代对比的冲动,得到故事之外的某种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