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体育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论文5篇 "破解体育文化难题:发展与挑战"

本文探讨体育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体育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同时,本文也提出了未来体育文化发展的思路和措施,以期引导体育文化走向更加良好的发展方向。

体育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论文5篇

第1篇

摘要:分析了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策略,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黑龙江省体育产业应发展具有本省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要建立有利于体育产业科学发展的机制,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形成体育产业与文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开发具有特色优势的体育项目和以体育产品为主导的体育产业基地,建立体育产业集聚区,使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的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产业通过一系列的商业运作使得体育文化的内涵不断充分和丰富.总之,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产业共同为人们对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得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产业共同进步.所以,

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要通过准确定位体育文化,使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区域发展进程中,地方财政的支持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京广浙等地区基础好,政府财力支持力度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金投入力度都很大,这就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好基础条件[1].但是,

如同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不比京广浙等一线城市,财政收入低、财力不足,尽管已经提高了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但还是与一线城市无法比拟,按照人均体育事业财政支出基础指标统计结果远远低于京广浙等地区.除此之外,体育事业发展需要更多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而社会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成熟,并不具备基本形成条件.

居民收入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人们消费需求的可变量因素.不同城市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深圳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万元左右,同时期的黑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为0.7万元左右,

这样巨大的收入差距已经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2-3].从经济学角度上考虑,体育消费弹性较大,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黑龙江省居民收入水平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其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都落后于京广浙等地区.

对于黑龙江省居民来讲,体育消费还不能够成为其生活消费的一部分,没有因此产生需求结构.再加上黑龙江的各种体育发展要求随着市场的开发不断向外延伸,很大一部分关于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资本、人才等都离开了黑龙江本土,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化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会带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城市创造的gdp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增长速度高达18%,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4].这足以说明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

而体育产业发展也要依托于城市载体,为城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黑龙江省城市发展滞后,左右我国全国城市总数670个,黑龙江省占50个,仅占全国总数的7%左右.黑龙江省大中小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经济发展规模不健全,使得城市体育区域发展受到限制.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产业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潜在的经济价值.所谓体育文化产业,是将体育认识、情感、体育价值、体育思想、道德以及制度等体育文化中存在的经济价值作为商品进行生产、

等价交换所进行的一种行为[5].针对体育文化进行不断探究分析,不断开发出新的体育文化新产品,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对体育产品研发出来的经济价值,而且还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生产、交换以及消费等环节的产生的效益.

通过体育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来实现体育文化产业横向的发展,并为这一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体育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深远,具备所有文化的共性.在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基础上,培养人的坚强意志、提升人类的良好品格、具有熏陶和教化意义.除此之外,

体育文化自身也具备独特的意义,比如倾向于对人的身心能力的开发、培养以及锻炼,在严格的游戏规则下,通过竞技比赛,衡量出优胜劣汰.人类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适度地激发起人类身体内部潜在的天赋和能力,可以使得人们重新看待和认识自我,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挑战[6-7].这种自我超越可以体现在体育竞技比赛中,也可以体现在普通的强身健体活动中.通过长时间的体育锻炼活动,使得人们对自身体育素质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每个人的体育素质能力.

在体育文化意义上,则更多的是体现人的精神层面的提升,比如人的意志力、自信心等等.体育运动过程中,有助于帮助人忘却身边现实的桎梏,使得快速融入另一个存在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通过体育特有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达到精神层面的不断深化.

比如一个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逐渐转变了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其重新思考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并逐渐释然,感受生活的愉悦.正如奥林匹克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一样,将体育文化充分融入到体育竞技比赛当中,强调运动员不仅要实现体育运动成绩的超越,

还要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超越[8].由此可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的精神、人格的升华真实地体现了体育文化的使命和意义.从文化角度去考虑,人类通过创造有规律的活动来表现文化活动,追求其正义、自由的价值目标和重要意义.体育文化的价值也不缺乏这一点,

深切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完善人性发展,完善人类精神力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黑龙江省面对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迎来巨大挑战.这同样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黑龙江省只要结合现实发展情况,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就能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向另一个高潮.以下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几点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体育文化产业涵盖面极广,在资金投入不足的前提下无法全方位照顾到.所以,要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满足黑龙江省体育发展的需求.要充分考虑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发展特色,

优先选择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随之推动起来,将全面体育健身娱乐业作为最佳的切入点[9].

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展可以分为3个部分,包括本体产业、相关产业、体育部门办的其他产业.综合考虑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发展体育相关产业或者体育部门举办的其他产业进行资金的积累,促进本体产业的发展[10].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不光靠体育经营,搞多种经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也就是说,体育本体产业与其他副业共同协调发展,避免出现本体产业的独树一帜,也防止其他副业对本体产业形成冲击和威胁.

综合考虑黑龙江省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冰雪运动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最好的选择.所以,我们将冰雪运动看作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将滑雪项目作为黑龙江体育文化产业的切入点.目前,黑龙江省滑雪场地总共有大小80多家,根据不完全统计,

在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旺季接待国内旅游人数高达245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高达15亿元人民币,接待入境旅游者11.239人次,旅游创汇425.5万美元.例如,龙珠二龙山滑雪场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平均每天接待滑雪者在2 000人次以上,初三达到5 000人次;宾县吉华长寿山滑雪场仅初四一天就接待游客人次左右,

创下了该滑雪场接待游客人数的历史新高.而且滑雪运动开展向外延伸的旅游服务、机械加工、建筑、交通、餐饮以及宾馆等诸多行业都随之发展.滑雪旅游所带来的1元收入,随之拉动其他行业增值的幅度高达6元至7元左右,每增加一个就业机会,就会拉动其他行业就业增加6至7个左右.所以说,

冰雪体育运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可能.目前,黑龙江省雪场大部分为民营资本建设,规模较大的'滑雪场并不多,滑雪用品涉猎的也比较少,这使得滑雪体育运动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虽然我国冰雪体育经济增长迅速,但是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增长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要引起相应的重视[10-11].

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为东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给黑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天条件,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12].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资金、技术等流通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黑龙江省要不断扩大本地区的知名度,

不断吸引外资进入黑龙江省进行注资投入,促进地方性经济发展.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利用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说法,将冰雪运动看成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品牌力量,将冰雪体育运动发展促使世界都熟知黑龙江省的滑雪运动.

比如策尔马特被认为是瑞士最好的甚至是世界最好的滑雪场;圣莫里兹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滑雪场之一,被誉为冬季运动的发源地,曾两次举办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还有圣安顿著名的高山滑雪圣地等等.这些著名的雪场是该国家该地区的重要标志.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不断提升城市的品牌,使得城市的知名度在国内外打响,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高额的资金支持.目前,黑龙江省的滑雪体育运动不仅面临着国内20多个省份的竞争,也有来自国外滑雪旅游产业的竞争,比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13-14].

黑龙江省体育管理部门要关注体育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人才留住黑龙江省,为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另外,要关注对观赏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扶持,不断引起和培养各类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

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要不断深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规范竞赛市场的规范化,使得社会各界承办各种体育赛事,活跃竞赛市场,吸引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

体育文化产业在世纪之初被提出来绝不仅仅是一个新名词、新概念,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提出以文化产业为依托,以一切体育文化现象为着眼点,

对它的文化内涵利用产业思维进行创意开发、生产、再生产、销售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形式.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利用有效的优势及寻找更多的优势,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并通过合理的配置资源,克服困难,最终促进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在国内、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着力发展作为朝阳产业的体育文化产业,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梳理,提出了积极构建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协调体育文化产业布局;实施特色品牌战略等相关战略措施。

旨在提升山东省体育文化软实力,促进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体育文化产业作为融体育文化与经济为一体的低碳环保产业,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山东省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奥运会海上赛事、第十一届全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为山东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城市影响力的提升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加速了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但一些矛盾与问题也逐步的显露出来,其中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出现了明显的“一高一低”现象。

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体育文化产业中虽然所占比重较高,但是并没有形成自己特色的品牌,主要以加工作业为主。

作为核心产业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以及关联度极高的体育旅游休闲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提出积极可行的战略措施,是实现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10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46号),文件中指出要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18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7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印发《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对体育重点领域进行改革,并取得突破,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升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促进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

体育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论文5篇

第2篇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包括性别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女性的社会存在状态,也促进了中国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的历史演变。中国女性体育文化是随着女性意识的萌芽产生的,并伴随着女性存在状态的变化而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主要经历了“自然发展”“精英引导”“政府主导”3个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市场在中国女性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市场驱动”模式必将是中国女性体育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终极目标。

1.1“自然发展”模式: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的“无组织”状态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由于种种社会的、历史的原因,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男权的依赖是中国女性的存在状态,这时的中国女性体育文化处于无组织的、自然发展的状态。在原始社会,人类还没有从大自然中独立出来,生产力十分低下,以族群为单位居住在一起共同抵御自然灾难和动物的袭击,女性的个体意识因群体的需要被压抑。“从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进入文明时代是人类经历的第一次社会转型,那种以采集渔猎和简单农耕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和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结构,支配它们的以万物有灵意识和交感巫术为基础的神秘、直觉思维,以及积淀在神话表象世界中的种种禁忌或集体意象,构成了原始社会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显著特色,并由此形成了原始体育的种种特征。如同孕育在原始文化混沌母体中的多胞胎儿,原始体育与原始人的生产劳动、教育、军事、祭祀、保健等活动相伴孕育,尚未分娩,具有十分原始的形态和特征。”[6]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男性是社会的主宰,男性的审美、意识、好恶成为男性统治者制定文化制度与措施的风向标,中国自周朝建立封建宗法制度,“男尊女卑”思想初立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一整套男权本位的文化体系,“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成为普世的社会意识形态,女性的主体意识受到更大的压制。但是,在受压抑和受压制的过程中,女性征服自然的能力已经不断增强,女性的社会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女性个体意识逐渐开始萌芽,女性参与体育文化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大,可以参与秋千、棋类、风筝、郊游、武术、女性蹴鞠等体育活动。在这一时期,女性的个体意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女性个体融于群体,服务于群体和男性的需要;同时,由于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群体又融于自然之中,女性个体、群体(男权)、自然三者处于混沌未分状态。女性体育文化只能在受压抑和压制中自发地、无组织地、无序地“自然发展”。

1.2“精英引导”模式: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的“他组织”状态近现代西方文化复兴运动和中国洋务运动的兴起,商品经济的意识逐渐侵蚀着中国自然经济的肌体,以争取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等价、女性权利与男性权利同值为目标的“女权运动”使女性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女性个体已经开始凸显出来并逐渐从群体中分离出来,个体、群体和自然已经处于半分化状态,女性的社会生存状态开始从“物的依赖”转变。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批女性领袖,如秋瑾、葛健豪、唐群英、丁佩兰、吴木兰、王昌国、尹锐志、沈佩贞、徐宗汉等,她们创办了很多期刊杂志,提倡兴办女学,女性文化获得了飞速发展。同时,中国的先进男性(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为了改造国民性,重塑国民形象,丢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发动了一场女性体育解放的运动,极大地促进了女性体育文化的发展。在女性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生活方面,最具特色的有3个方面:1)女学的兴办,创办了许多女子学校,在大学设立女子席位,使女性有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获得了同等参与学校体育运动的权力。1)女性兴武,女性创办了许多以兴武为主要内容的女子武术团体,如吴木兰是19初成立的中华民国女子同盟会的会长,女子同盟会下组织了同盟“女子经武练习队”,唐群英与张汉英在上海共同筹建“女子北伐队”等。3)女性走上竞技赛场,上海女学生李森于1936年参加了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开创了中国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先河。这是一个女性精英辈出的时期,也注定是一个精英引导中国女性体育文化的时代。女性体育文化处于精英的“他组织”状态,就整个社会阶层的女性群体而言,还处于怀疑、观望甚至排斥的状态,女性精英们的崛起受到了传统男权的维护者女性守旧势力的强烈压制。此时,女性文化、女性体育、女性体育文化更多地表现为精英的个性表达。无疑,这是一种女性精英本位的体育文化。

1.3政府主导模式: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的“有组织”状态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女性解放和女性体育运动发展的政策措施,女性越来越多地获得了平等参政、平等受教育、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平等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权利。这种依靠政府的力量获得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解放,必然是权力本位的,个体、群体和自然处于由半分化到融合过渡的状态。从10世纪50年代起中国体育形成的“举国体制”的体育发展模式,就是对这种权力本位的最好诠释。自1949年团中央专门建立了军事体育部主管文化体育工作,直到后来的文化体育部,再到后来的国家文化部和国家体育总局,他们作为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的管理部门统管与体育文化有关的各项工作(包括女性体育文化),它们把指令、措施、拨款逐级下达到各省市地主管体育文化的相关部门。“为国家练体育”“为国争光”的文化观念成为人们的共识,政府主导和组织女性体育文化活动作用日益明显,政府是女性体育文化建设的承办者、管理者和组织者。这种“管办一体”的体育文化管理体制,无疑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体育文化管理的主要模式。这一时期的女性体育文化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1)女性竞技体育飞速发展,以1957年11月中国跳高运动员郑凤荣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为标志,这是中国首破世界田径纪录,中国女性从此走上了世界竞技体育的舞台。1)女性竞技体育文化、女性大众体育文化、民族女性体育文化等的发展极不平衡。此时,女性体育文化以竞技体育文化为核心,国家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女性竞技体育活动和文化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女性竞技体育文化的`发展。女性大众体育文化、民族女性体育文化等的发展却极为缓慢。从“人的依赖”所产生的女性“男权本位”,到“物的依赖”所产生的女性“精英本位”和女性“权力本位”,“与母体的分离带来的不仅是成长的欢欣,亦伴随着孤独的忧伤、异化的苦痛”[7]。

1.4市场驱动模式: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的“自组织”状态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8]近代社会,女性体育文化的发展见证了女性追求个性、维护女权的历程;现代社会,中国女性体育文化的发展孕育了女性为国争光、女性解放的土壤。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女性体育文化与中国女性体育文化相互撞击、融合、发展,使女性在开放的世界语境中又一次获得了解放。女性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主体意识、效率意识等进一步得到加强,中国女性向个性自由又前进了一步。市场逐渐成为女性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资源配置、活动调节、受众消费、大众传播等各种要素的基础平台,对女性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导向、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的作用,女性体育文化正逐渐地按照相互默契的市场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自动地形成一个有序结构,女性竞技体育、女性大众体育、女性运动保健、女性全民健身等将得到均衡发展,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必将成为一种现实,这种“体”的依赖所产生的是自由本位,女性个体、群体和自然达到高度的融合,“个体来自于群体,又复归于群体;人类来自于自然,又复归于自然。当然这种复归不是回到原点,而是在新的起点上的融合”[7]。由市场驱动的女性体育文化的“自组织”发展模式必将演变为女性体育文化的高度自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体育文化“市场驱动”模式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当前,在我国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中,自然发展模式、政府主导模式、精英引导模式和市场驱动模式等都在不同程度发挥着作用,还没有形成合力。应当系统整合影响当代中国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的各种要素,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政府指导、精英带动、市场驱动的多元动力良性互动的更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女性体育文化发展模式。

2.1在女性体育文化目标的计划上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以女性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为本,确定中国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目标,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本位”的女性体育文化发展观。高永贵先生在《文化管理学》一书中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行政管理已经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管制,它必须是以市场为轴心和导向的管理,它的管理目的在于以市场为依托和核心,组织文化经济生活,促进社会文化健康、文明地发展。这就决定了现阶段的文化行政管理必须尊重和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为文化发展服务。”[9]坚持以女性为本,首先要彻底转变“男尊女卑”“以弱为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观念,树立男女平等的女性体育文化观,中国浩浩荡荡五千年所形成的传统封建文化观念,并非短时间内便能消除,它需要政府、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努力;其次,要充分考虑女性个体、群体的特殊性和特殊要求,在体育文化资源配置、体育文化活动组织、体育文化市场协调等方面向女性倾斜,把女性的体育文化的需求融入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全过程当中;最后,必须彻底转变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完全以政府为主导的女性体育文化管理观念,牢固树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女性体育文化发展观,尊重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市场为轴心和依托进行女性体育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2.1在女性体育文化体制设置上要坚持政府指导当前,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促进女性体育文化的发展,关键是明确“政府”和“女性体育文化机构”未来的“身份”和“功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10多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各种领域的管理手段与方法不断改进并逐步发展完善。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比,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还相对滞后。文化管理长期依赖政府的行政手段和行政政策,政府统包统筹统办,文化建设资金长期依赖政府投入,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文化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效益低下,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极度浪费。体育文化的管理也是如此,中国自解放时建立的军事体育部主管文化体育工作,直到后来的文化体育部,再到后来的国家文化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除体育外还管辖群众文化和科学普及工作,而女性体育文化至今也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因此,建立女性体育文化管理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由办到管,由主导到指导,从微观管理到宏观调控,制定科学有效的文化政策,实现对于女性体育文化的有效指导和监管,是实现自由本位中国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要改变女性竞技体育的三级训练模式,让女性在接受正常教育的前提下进行训练。“在竞技运动中,教育是人从第一生命(种生命)向第二生命(类生命)跃迁的桥梁,是人能够成为人的必要手段。”[10]制定科学的运动训练计划,关注女性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实现女性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女性体育文化协会和各类中介组织,确立政府和女性体育文化中介组织的关系,把技术性、服务性、事物性的职能交给女性体育文化协会和中介组织来办,形成政府督导、协会监管、中介组织自律的监管体制。

2.3在女性体育文化的创造上坚持精英带动人类文化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与文化精英密切相关的。文化精英在文化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没有文化精英,就没有人类历史上的文化经典。因此,在文化产品的创造上,一定要重视发挥文化精英在提供文化精品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女性体育文化而言,更是如此。

1)要发挥体育文化精英在女性竞技体育、女性大众体育、女性体育文化产品、女性体育文化项目、女性体育文化作品等方面的创造力。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精英进行文化创造的社会环境,为文化精英多出精品提供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的支持,要鼓励和支持她们进行自由想象和自由创造。

2)培育健康积极的大众传媒。随着社会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传媒以其强大的扩张力高速发展,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铺天盖地的大众传媒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眼睛、耳朵,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大众传媒对于文化的建构和传承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普及性,它对于人的心理、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之巨大已经使它成为仅次于立法、司法、行政之后的第四种权力。“传媒所提供的信息都在潜移默化地传达着所在社会的主流文化,延续着学校和家庭对人的教育。从这种意义上讲,传媒担负着构建文化形态、塑造文化价值观的重任。”]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手段和传播技术,使文化精英的女性体育文化创造得到广泛延伸和传播。

3)在女性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上坚持全民参与。在女性体育文化活动的组织上既要发挥好文化精英在女性体育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又不要盲目夸大文化精英的作用。好的文化精品只有通过受众去感知、认知和理解,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女性体育文化活动不是少数文化精英努力营造的一种文化氛围和终生追求的目标,它们只有融入到女性的日常生活之中,只有引领女性的全民参与才会有意义。

2.4在女性体育文化资源的配置上坚持市场驱动一直以来,政府是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责任者和投资者,根据欧美等国家的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经验,政府应以间接投入为主,直接投入为辅,在女性体育文化资源的配置上应坚持市场驱动。

1)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建立多渠道的筹资、融资渠道,广泛吸收企业与民间资金,扩大建设女性体育文化的资金来源,提高女性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利用市场规律合理配置文化资源,把有限的体育文化资源适度向女性领域倾斜,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对女性体育文化产业进行引导与扶持,使它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真正建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女性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3)统筹规划女性体育文化单位、女性体育文化公共设施,完善城、乡、县、村的女性体育文化服务设施,加强女性体育文化服务设施和保障机制,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民族间的女性体育文化建设得到均衡发展和合理布局,提高女性体育文化服务功能。

4)面向市场培育一批女性体育文化服务设施的精品项目,使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线,以线到面,使女性体育文化的火种如星星之火在广阔的中国大地蔓延,形成燎原之势。

5)加快立法进程,完善适应市场需求的女性体育文化的法规体系,根据中国文化市场的要求,制定出适合中国文化市场的专门法律,做好女性体育文化市场的规范与管理。

同时,根据女性体育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类本位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的相关特点,统筹规划,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又切实可行的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的法律细则,以法规的形式规定女性竞技体育文化和大众体育文化发展的要求、方式和相关责任,建设起对于女性体育文化专项资金的使用保障机制,加强管理,严禁任何部门、任何人占用挪用,使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女性运动员的退役保障、大众女性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资金投入、资金使用监督等都有明确的法律支撑,为女性体育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中国女性体育文化经历过自然发展、精英引导、政府主导之后,在市场体制的驱动下女性体育文化的发展必然将由群体本位、个体本位向着类本位的模式发展。这种“自由人的联合体”必将使女性个体、群体和自然达到高度的融合和完整的统一,使女性个体在尊重国家利益、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女性体育文化的个性、自由、健康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女性体育文化的高度自觉。

第3篇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swot分析等方法对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总结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层面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研究发现:社区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与体育设施缺乏之间存在矛盾,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经费渠道较狭窄,社区体育指导员配备不足,缺乏领头者带领社区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等问题。

建议政府应加强对社区体育设施的管理并起领头作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在社区配备社区体育指导员并结合企业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为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思想观念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自身喜爱的生活方式有了更高的追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

社区发展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安定繁荣,社区文化发展对社区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社区体育文化作为社区文化的一个分支,不仅能够保障社区居民健康的身体素质,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社区的精神文化风貌,深入发展社区体育文化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提高社区精神文明程度。

从整体来看,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存在诸多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

因此,结合内外部条件、环境进行swot分析,并相应地提出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要发扬优势、克服弊端、紧抓机遇、化解威胁的建议,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尽一分力量。

1.1.1外部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的通知主要任务指出要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

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健身的全周期和全过程,以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运动项目文化[1]。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有利于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为社区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指导性的政策方针。

(2)健康第一理念“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健康常态化已经成为武汉市体育事业发展潮流。

随着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在“健康”被视为第一的时代,体育价值观决定和支配着人们的体育行为趋向和选择[2]。

社区居民有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居民锻炼身体才会有动力并且方向正确,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还需要体育文化活动的引导,如体育比赛、体育健身讲座等。

体育比赛紧张激烈的节奏扣人心弦,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喜怒哀乐的情感交流,运动技艺的惊险性,比赛的对抗性,战术配合的准确性,稍纵即逝的偶然性,时间速度的节奏性,音响画面的艺术性,使人们欣赏到一种精彩超群的流动技术,极大地满足精神上的需要[3]。

(3)社区体育文化功能第一,社区体育文化促进居民参与。

社区体育文化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区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人,只有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中,才能真正意义上形成社区归属感。

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区秩序稳定。

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作为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居民参与,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抵御了一些不健康的生活内容的侵蚀。

社区体育文化在物质上满足居民体育需求,在制度上规范社区,在精神上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

1.1.2外部不利因素(1)社区体育法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表明了国家对社会体育的重视和支持,《体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

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面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

”同时,《全面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中国成人体质测定标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一系列体育法律法规相序颁布。

这有利于体育管理有秩序地进行,且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是这些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大,而且实施法律法规时要求实行“一刀切”,这不利于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

由于法律方法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因时、因事、因地、因人随意更改,其修改要合乎法律法规的秩序。

这一系列限制因素对社区体育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的发展极其不利。

(2)举国体制下社区体育文化发展较为困难在计划经济时代,举国体制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尤其提高我国在体坛的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市场经济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视健康为第一要义,对体育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

但是,近年来金牌战略举国体制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质疑,是因为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与体育精英的辉煌成绩有较大落差[4]。

举国体制忽视了群众体育的发展,导致我国群众体制逐年下降,给我国国民健康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2.1内部有利因素(1)武汉市已举办的体育赛事及将要举办的体育赛事这些年,在武汉已经举办的和将要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包括:女足世界杯、汤尤羽毛球赛、男篮亚锦赛、武网、汉马。

成功举办一项大型赛事,可以彰显这个城市在国际规则、国际标准对交通、安全、旅游、住宿、饮食等领域的管理水平。

更重要的是向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展现武汉市人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

马拉松比赛,参赛选手在城市中穿行,相对一般馆内的赛事,管理上挑战更大。

跑马拉松赛成为全民健身时尚“赫然在列”,更是展现武汉市民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的优质平台。

武汉市必然要重视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加强社区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为将要在武汉市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2)社区老年人口增多是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催化剂随着我国离退制度的建立,大批离退休人员涌向社区,人均寿命的增加,加快了人口老龄化速度,,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

老年人拥有大量闲暇时间,又有迫切的健康长寿和重建社会交往圈的愿望。

体育活动正是他们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扩大社会交往、消除孤独与寂寞、善度闲暇的理想途径。

老年人对体育的钟情,能够推动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3)保障措施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将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优化投资引导政策,推动落实财税等各项优惠政策。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

这一措施为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障,更是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良好契机,应牢牢抓住这一机遇。

1.2.2内部不利因素(1)社区体育场地及体育设施现状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属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

但是,一方面,社区健身器材利用率不高,这说明,社区内的健身器材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反映出社区管理者不能对社区体育设施进行优化管理。

另一方面,居民选择在傍晚进行体育锻炼,反映出社区体育场地使用率不高与社区场地不足之间的矛盾。

(2)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经费来源武汉市社区体育活动经费是以政府提供为主、企业赞助为辅的资金筹措机制。

但是,在政府对体育文化建设这一方面,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投入比例,从侧面反映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经费来源不具有稳定性,同时说明活动经费不足是制约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之一。

(3)社区体育指导员配备不足社区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社区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对工作人员。

他们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5]。

从调查中发现,只有7.64%的社区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仅有的社区体育指导员是已经退休且热爱体育活动的社区居民,几乎没有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

65.03%的社区居民希望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也是制约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2)社区体育组织缺乏领头羊体育制度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包括两部分:体育活动的组织和体育相关政策的宣传活动,对社区居民都具有宣传与教育的作用[6]。

社区体育活动无组织的状态为主,以锻炼者自发形成为辅。

这种无组织的社区体育活动很难起到宣传作用,更别说对社区居民起到教育作用。

根据swot分析法,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诸多影响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四方面:内部优势和劣势因素、外部环境机会和威胁因素。

下面是这四个方面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2.1so组合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内部优势条件,如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城市人口增多,对社区体育文化活动需求量大;《全民健身计划(2016-)》有效实施,中国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建设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如果能够把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外部的因素结合起来发展,那么将是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最好趋势。

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经费投资及人力资源管理,所以要想城市社区体育文化更好地发展,社区内健身场地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明确在社区体育文化发展中的资金投入比例,同时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

积极响应《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以及中国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内容。

这些有利的外部机会因素可以极大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时调节社区体育文化氛围。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人们体育需求的增长,社区体育项目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社区居民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内已有的健身器材和场地,也可以借用附近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进行体育锻炼。

社区体育组织体系不完善,基本上是自发组织的,这对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社区居民对体育场地和设施需求量大,然而,社区内健身场地缺乏且健身器材破旧,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加之社区内社会体育指导员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健身需求。

总之,当城市社区体育本身的劣势因素遇到外部环境威胁影响时,会极大地制约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3.1.1解决社区体育场地使用效率不高与社区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

首先完善社区内体育场地和设施,再在社区之间建设供居民健身的体育中心,在区与区之间建立综合体育场馆,为社区之间或者区域之间举办小型比赛提供场所。

最后在武汉市建设大型场馆举办武汉市与周边市区的大型比赛。

3.1.2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体育文化建设职能,加大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社区体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使社区管理工作有机运转。

积极动员社会上的企业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赞助,建立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机制。

3.2.1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量大与数量和质量不足的矛盾。

第一国家或者政府部门应建立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并对其进行培训;第二,政府部门应联系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成立志愿者协会,不仅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能运用于实践,而且有利于社区居民得到科学、健康的体育锻炼方法,进而加强社区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

通过社区内已有的体育组织,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科学地、持久地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通过培养骨干队伍,加强人员管理和规划,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队伍,发展并壮大组织力量,使组织稳定。

3.3精神文化方面由政府牵头,社区居委会协调,通过社区内已有的体育制度及体育组织和体育社团,经常举办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让居民对体育价值有新的认识,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从而促进社区体育精神文化的发展。

第4篇

就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大环境而言,传统体育文化是强大的内源因素。传统体育文化强调身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校园体育文化不可缺少重要组成部分,把人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层面上的发展有机,构建人与自然共生的体育文化环境,这在当下和谐社会理念下,显得相当重要。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反映本时代的特征,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化,校园体育文化亦是如此,从早期学校体育的兵式体操,到当下的休闲运动,无不散发着时代的气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生、发展离不开学校和社会共同构筑的背景,具有典型的时空特征。动态性是校园体育受众者所表现出的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进行体育活动,为校园带来了新的气象与动力,而社会流行时尚体育在校园里很快风行,使整个校园体育文化处于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中。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以大学生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与归宿点的人文形态,纵观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理念。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融合是直接而迅速的。在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的思潮影响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下,日趋呈现多元化态势,学生的价值观念与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改革体制的确立,给校园体育文化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顺应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体现快乐体育的宗旨。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导向,能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大学校园倡导什么,大学生就关注什么,进而追求什么[3]。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参与者用身体活动表征的文化形式。身体活动的节奏,身体运动的动作、技巧、姿态,动作、技巧等的衔接规律有机结合组成体育文化的交际功能。大学生在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同时,也进行着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培养。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社会活动形式,而健身功能又是所有身体练习的通用特征。高校体育大体可分为体育课、课余训练与课外锻炼三种主要形式。高校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使者,在体育课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差异,适当地分层次教学,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体育课堂完成练习的数量、质量上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各个层次的目标应存在差异性,使得各类学生能体验到体育参与成功的喜悦。在课外体育层面,高校应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对校园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手要抓,积极开展、组织各类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体育竞赛所具备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它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展现自我体育才能的需要,也为他们创造一种气氛和谐舒畅的环境,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途径。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增进大学生健康,还可以发展学生的体育思维、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使得大学生学会处理运动中所打来的损伤,减少伤害程度,懂得营养保健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体育的竞技性,无时无刻在体现着“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将创造与超越合二为一,而创造的过程又是超越的过程。在多样化的校园体育竞赛中,例如体育节、校运会等大型比赛中,大学生运动员打破一项学院记录的过程,既是对原有记录的超越,同时又是一次新记录的创新,只有在这种不断的超越与创新中,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方能得到全面发展。

体育活动是一种主体参与性非常强的社会现象。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丰富,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大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而这一参与的过程则是大学生主体性从潜能到实现的最快途径之一。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生长点。体育运动是一个竞争的过程,不仅要求有参与各方运动技术的相对比较,还要根据不同个体在体育方面的素质和优势,以发挥所长,取得竞争中的胜利,这种特长的发挥就是主体性的表现。

高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而素质教育又是指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和完美情操等才能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承担着使得大学生身体发展、体育思维、体育意识培养重任。增强体质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密切配合,共同实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教育终极目标。

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连接校园与社会体育文化的纽带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引导大学生去实现人生价值,并且在高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去完成价值观的实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社会体育文化息息相通,必然会受到社会体育主体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很多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竞赛组织和管理手段是通过高校体育教育传播的;另方面,高校校园体育也会作用于社会体育,例如牛津与剑桥、北大与清华的赛艇对抗赛等均在迎合社会文化的同时大大超越了体育本身,它们的影响是社会性的、世界性的。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充分体现人本精神和个性解放,没有校园体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主动适应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校园体育,没有校园体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超越,校园体育文化就会没有生命力。因此,高校要重视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首先,学校可以利用校报、墙报、广播等媒体;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比赛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参与意识[4]。其次,健全学校体育制度和管理机制,制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纲要;制定量化考评制度;加强督导和体育评估;加大体育投资力度;改善体育教学、科研环境,都是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文化多元化教育,可满足各类专业学生的需求,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体育课是大学体育文化最主要的渠道之一,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大学生能较全面地了解体育基本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损伤处理以及体育鉴赏等多方面的知识,切实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有积极影响。

2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提升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层次与品味

发展特色体育项目,以体育为媒介来促进各高校之间的交流,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这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并且已被广泛采用[5]。课余训练是高校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高水平运动队,不但可以代表学校参与各类比赛,而且还能作为校内体育运动的技术导向,带动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通过打造特色项目(特别是高水平运动队),选拔体育特长生代表参加各类比赛,在宣传学校的特色的同时,也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发展特色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学校需要结合本校实际,突出地方性、区域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建设与制度层面建设[6],两者各有其特点。物质层面的保障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建设的基础,没有物质的保障,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将失去依托,成为空谈;制度层面的建设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建设的保障系统,完善的制度、措施可以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法令依据,保证校园体育工作的规范化与正常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充分发挥物质层面与制度层面的积极因素,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推向可持续发展。

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下,高校校园不仅需要感官上的刺激,更需要一种人性深处的精神力量来打动学生,而这种精神力量可以学生身边、可学的校园楷模。榜样作为一种象征性的事物,其事迹具有鲜明典型的校园教育意义[7]。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可以通过评选优秀的体育指导教师、优秀体育组织以及突出的体育标兵,来培养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的榜样,塑造身边的体育明星,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大学生通过学习同伴、争做榜样,从身边榜样中接受鼓舞。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致力培养体育文化的精神榜样,且不断创新与发展。

第5篇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与体育活动成为人们主要的健康休闲方式,体育旅游正是两者结合的产物。目前,已开发出多种特色体育旅游资源,为了促进对体育旅游的健康发展,加大对体育旅游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它不同于一般的观光旅游,也不同于单一的体育健身活动,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也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既有产业特征,也有拉动关联产业发展潜力的作用,又有集体育竞技与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性。在业界,旅行社重视海外大型体育赛事观战市场的开拓;户外运动(旅游)俱乐部则注重本土区域性市场的开拓;近年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等团体,也组织了一些大型的国际体育赛事。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都先后推广体育旅游,致力将体育活动由精英运动向大众活动的方向转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致力于推广国内外体育旅游成功的案例研究,同时,不少民众将目光投向了奥运旅游。

从旅游发达的国家看,体育旅游的兴盛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体育部门始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竞技体育方面,而忽视了大众体育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计划”。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我国体育产业明显呈快速扩展之势。1992年至19全国居民的文化体育消费指数年平均增长率达5.1% ;年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位于13项常用基本生活消费之外重要消费支出的第6位,居于子女教育、电器、住房、书报、高档服装之后;仅以桂林市为例,目前,全市年均体育消费额已达4.7亿元人民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良性增长推动了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各地因地制宜,开发了多种体育旅游产品,有较著名的青藏高原登山、黄河漂流、东北滑雪、湖北赛龙舟、郑州少林武术、内蒙古看那达慕大会等。国家旅游局将定位“中国体育健身游”年,共推出60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体育健身旅游活动和11大类80个专项体育健身旅游产品和线路,让国内外游客在其中充分感受中国体育旅游产品的魅力。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中国体育健身游活动方案》囊括了我国目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体育旅游产品,可以看作我国体育旅游的一个缩影。根据上述《年中国体育健身游活动方案》我国体育旅游产品的地域分布特点如下:就专项旅游路线而言,西部地区显然占有绝对优势,以43项占了总计82条路线中的50%强;东、中部以25.6%和22%远远落后西部。在体育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方面,东部地区则显然走在前面,在2001年共计有30项大型节庆祝活动入围,占全部64项活动的46.9%;西部地区为31.3%;中部地区以21.9%位居第三。就这两类的整体数量而言,我国西部体育旅游产品分布最广泛,以63项产品,占全国总数43.2%的比例位居第一;其次为东部地区,51项产品,占全国总数的34.9%;中部地区只有32项产品入围,仅占全国总数的21.9%。总之,我国体育旅游产品在地域分布上已形成了分布广泛,东、中、西部地区都有分布;东部地区以节庆体育旅游产品为主,西部地区以专项线路体育旅游产品为主的格局。

旅游者可以参加一些有普遍意义的、集娱乐性和易学性于一身的体育活动项目,如登山、徒步旅游等,可以使旅游者在健身强体的同时,个人的需求欲望得到满足。

观看奥运会、世界杯、nba等大型赛事旅游以及欣赏各类体育表演,可使旅游者感到力与美的结合,感受到运动的激情,运动的快乐,从而陶冶情操。

某些体育旅游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中华民族的武术、传统养生保健术,还有少数民族的表演节目,这些可以使旅游者享受到地方性十足的体育旅游活动。

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体育旅游项目,如射箭、高尔夫球等,则需要旅游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只有掌握了运动技能,才能真正体味到体育旅游的乐趣所在。三、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问题

体育旅游经营管理的粗放性,使体育旅游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思路和长远的规划,由于体育旅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形成了以户外俱乐部经营为主、以自组织为辅的特点。这些组织均为自发的民间组织,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对其负责,旅行社很少或不参与体育旅游的组织及相关的活动,这种粗放的经营管理使组织者对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缺乏明确的认识与思考,没有形成长远的发展规划。在有关部门调查的省份中,体育旅游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归属。体育局和旅游局都没有专门的针对体育旅游市场的管理措施。事实上,体育旅游的专业性要求政府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监督体育旅游的经营,否则,体育旅游的安全性、目的性、专业性等都将得不到保证。

2.管理体制不完善,经营管理者水平不高,专门人才匮乏

中国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大力开发体育旅游目标的要求,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开发的发展。缺少旅游专门人才,存在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缺乏专门灵活有效的人才机制,在吸引、聘用、培养人才等方面仍保持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缺少宽松的环境氛围、优厚的条件来吸引人才,而是采取硬性的制度来管理、约束人才,人才缺乏合理的流动;其次,高教规模普遍偏小,既不能满足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再次,环境差和待遇低下,导致大量旅游人才外流。由于历史和地理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发展体育旅游产业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制约的因素。

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旅行社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业务行为的信息监督管理职能。如对旅行社的各种销售、宣传材料进行监管,保证其游程安排、接待标准、报价等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严格查处虚假旅游广告及其他违法旅游推销活动。这样能够阻止虚假错误信息的流动,防止旅游者接受不真实信息。此外,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应建立质量认证和质量公告制度。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从实力、信誉、质量等方面制订标准划分等级,负责各旅行社的质量等级的评定工作,并定期发布各旅行社质量信息公告,使旅游者可以对旅行社的服务质量进行直观而简单的识别,减少其评判的困难性。

体育旅游业在整个国内都还是个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和起步阶段,人们对体育旅游的本质、特征和意义认识非常浅薄,在国内的旅游类学术着作中很少谈及体育旅游类别,对体育旅游的专论非常少,对体育旅游的研究缺乏深入和系统性。同样,各部门和地区对本区域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潜力、政策措施、管理职能没有完全定位,旅游企业对体育旅游业务缺乏重视;另一方面,人们对体育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潜力认识不足,从而导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迟缓,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景区中忽视体育类项目的规划与布局。

积极推动社区参与本地的体育旅游发展,用本地居民对体育旅游发展和体育旅游者的积极态度来减少体育旅游过程中体育旅游者心理的不确定性,体育旅游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体育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体育旅游者通过与居民交往获得的愉悦也是体育旅游者愉悦的重要内容。

体育旅游人才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我国目前体育旅游人才的现状却极大的影响了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的前景一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短缺,二是体育旅游营销人才、市场开发人才短缺。致使我国当前专业的体育旅行社非常少,综合性旅行社内负责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的部门也不多,已从业人员体育旅游知识欠缺,导致体育旅游产品难以被大众所熟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必须加快解决体育旅游人才短缺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这样才能推动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o)

[4]张自明孙民治: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5]柳伯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6]王振:试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