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热点 > 其他文案

信息工作计划合集4篇 1. "Strategic Planning for Effect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 "A Compreh

信息工作计划是机构、企业和个人进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信息化工作中的关键节点,编制一份合理的计划,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收集整理相关的信息工作计划,希望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信息工作计划合集4篇 1.

第1篇

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立足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进取能力为重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积极抓住课改契机,切实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地位。继续做好主题教研,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的需要入手,与各教研组积极合作,大胆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的教学研究,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

本教研组共有组员3人,全体组员能够认真备课,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经过前几个学期持续开展的教研活动的磨炼,组员们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不过仍然存在研究不够深入,连续性不强等不足之处。缺乏外出听课等学习的机会也是造成教学水平提高不够快的原因之一。

1、严格按照上级文件标准,落实教学常规工作规范管理。做好课前点名等常规管理工作。

2、引导全体组员深入研究教材,组织进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并积极写出反思总结。

3、聚焦课堂教学,倡导多听随堂课,常态课,抓住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各类典型问题进行研究,努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积极尝试网络教研,以教研组博客为依托,大量开展各类观课和评课活动。争取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体视频教研活动,并把活动的过程和收获反馈到博客中去。

5、继续完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库。每个年级以课为单位,教师上课中用到的各类教学资源,最终形成全组共享的资源宝库。

6、继续探索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方式,初步建立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档案,并做好期末试卷命题工作。

1、提早做好电脑手抄报和电子报刊的辅导工作。继续组织上学期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集中辅导,每周一次以上,并在学期结束之前组织作品展览。

2、配合科学组一起做好校科技节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兴趣。继续组织三年级的电脑绘画比赛,三至六年级的打比赛。

1、根据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分布,组织分层培训,推广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高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有针对性地组织博客使用培训和资源库建设培训,根据实际需要积极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技术培训。

信息工作计划合集4篇 1.

第2篇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及扬州市有关文件为指针,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科学发展"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促建设,以需求促发展的策略,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培养为重点,大力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为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学校服务。

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三个转变,即: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

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完善的校园网,生机比达11:1。加强对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化人员技能水平的培训,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系统及资源的建设与使用,促进学校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及数字化服务等数字化行为方式的改变,综合提高学校的数字化水平,将学校打造成一个教师、学生、家庭及社会都可参与的无边界的数字化校园,争取在20xx年创建为扬州市数字化校园。

进一步加大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力度,实现各部门、各班级之间的电子网络联系,做到文件、数据网上传输,不断完善我校教育信息管理建设,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

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形式生动活泼、方便师生使用的信息资源和相应的软件支持,建立健全共建共享机制,集中优势,建设学科完备、内容优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既要为教师提供各种教学辅助资料、优秀课例、教学用多媒体课件和素材,又要为学生提供优秀教师的教学辅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努力在20xx年初步建成这样的便教利学的资源库。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证。要把信息技术纳入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必修课程,分层分级抓好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应用、开发、管理、学科教学、科研五支队伍建设。

1、操作应用队伍。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00%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能应用网络环境开展学科教学及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及探索性学习。

2、资源开发队伍。有50%的教师能较熟练地自主开发设计多媒体课件和制作网页,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育研究活动。鼓励各教研组结合各自学科特色建立教师主页,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

3、网络管理队伍。有1-3名网络管理专业教师,能熟练掌握网络硬件的结构原理,掌握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相关软件的使用,能切实抓好学校网络的管理、开发和应用工作。

4、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通过上岗培训、在职进修、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更新观念,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5、应用研究队伍。以学校课题为引领,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以网络环境下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为重点,使计算机及网络的运用渗透到各科的教学之中,鼓励教师参与整合课的研究,学校定期开展整合课的教学评比,并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1、制度保障:进一步健全学校信息技术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电教教师具体负责,确保学校信息化工作有效开展。同时建立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评估制度。对于推动学校信息化工作开展得好的教师予以奖励。

2、经费保障:学校年度预、决算时,信息技术的软硬件投入占学校设备总投入的30%以上,将软件和硬件的投入比达到1:1。努力在20xx年完成学校所有教室多媒体设备的安装。

3、信息化环境保障:设立专职电教员和网管员2-4名,对学校电教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网络设备定期维护,确保畅通、建立网络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最大限度地预防计算机黑客和病毒的侵害。

第3篇

根据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我校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对本学年的教学计划规划如下:

在教学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讲清楚,使学生不仅知道怎么做,而且会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注意融合其它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领悟信息技术中蕴涵的科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信息知识和信息素养。

通过“做一做”、“试试看”等操作实践体系,用于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巩固练习”、“实践活动”构成课外实践活动,拓展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空间,刻意营造有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材行文流畅、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充分考虑我区一般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件环境,在落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教学内容前提下,教材内容尽量选用最常见且容易得到的软件,对硬件也无特殊要求,适合我区信息技术教育不同起点的学校使用。

教材具有浓郁的宁夏乡土气息,将宁夏的地域、人文素材作为背景创设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解决与自己密切联系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产问题中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第4篇

为了让农民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和实惠,根据“**农业领域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年**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效果上下功夫,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推广嘉定区华亭镇联华村“村务公开信息系统”建设,每个区县推广一个村,具体工作包括筹集信息(文字和图片)、文字信息的电子化、系统开发、信息员的培训、实际应用。二季度各区县落实“村务公开信息系统”建设的村及其相关信息的筹集,并上报至市农委信息中心。

2、在嘉定区联华村、浦东新区解放村试点开发“村务管理信息系统”。此项工作二季度启动。

3、规范工作视窗中“基层信息服务档案”的记录,此项工作二季度正式按此标准开展评比(考核标准详见附件):

(1)根据不同服务形式,服务内容要求如下:“简报”类要求“简报”内容以附件形式上报;“电话咨询”类要填写咨询问题的问与答;“培训”类要填写培训对象人数、培训人员性质、培训主题,培训教材要以附件形式上报;“科技下乡”类要以简讯形式为附件上报;“信息服务栏(或黑板报)”内容要写明服务内容,或以附件形式(或图片)上报。

(2)服务对象要明确服务地点、人数、被服务人员身份;

(4)在“**农业网”上拟建“基层信息服务站”栏目,其内容于各基层信息服务站信息服务档案记录,信息一经采用,在季度或年度基层信息服务站评比中给予一定的分值(详见基层信息服务站评比办法)。

二、开展“郊区农民网上行”活动,二季度完成

**年每个区县举办一场“农民网上行”活动,每场培训人数50人以上,各区县农业信息部门负责组织人员(村干部和村民)、会场安排、会务准备。授课由市农委信息中心负责。培训时间为半天,内容如下:

三、通过问卷调查开展农业法规政策普及宣传,二季度完成

**年的重点是《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若干意见》的普及宣传。宣传方式为问卷调查。

1、在“百万农民网上行”活动中,参加培训的农民现场填写问卷,由区县农委信息中心负责将问卷数据输入上报。(合计:500份以上)

2、各区县农委信息中心负责向本区县乡镇各发放10份问卷,一份乡镇农业公司、一份农技推广站、二个农业企业、六个村的村民;并负责将问卷数据输入上报。(合计:1200份左右)

3、镇、村、农技推广中心的基层信息服务站各负责发放10份问卷,对象为农业企业或村民,并负责将问卷数据输入上报。(合计:300份以上)

4、各农业行业协会负责发放10份问卷,对象为本行业的农业企业,并负责将问卷数据输入上报。(合计:100份)

四、今年再建立49家基层信息服务站,九月份上报推荐名单

1、各区县在抓好基层信息服务站培育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再推荐两个镇(乡)、一个村作为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候选单位。

2、各区县推荐一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候选单位。

3、在新增的市级行业协会中建立2个基层信息服务站;农工商总公司在所属系统推荐3家农业集中的基层单位作为基层信息服务站候选单位。

五、各类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内容要求

本市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建设要达到国家农业部“五个一”标准,即有1-2名专职或兼职信息服务人员,有一套组织网络,有一套管理和服务制度,有一套设备,有一条上网通道。

做好本行业信息的采集、发布、传递工作;负责本行业专业网站信息筹集与维护;按要求做好本行业协会信息“服务档案”记录;组织农业法规政策普及宣传问卷调查活动;组织本行业档案农业信息系统的设计,做好各生产企业档案记录的分析,利用信息系统指导本行业工作。

负责本区县基层信息服务站信息服务的指导和管理;办好区县农业网;负责本区县镇级信息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做好本地区信息服务的统计、分析工作;及时记录信息“服务档案”;农业法规政策普及宣传问卷调查组织;“村务公开信息系统”和“村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组织协调及其信息的电子化工作;“郊区农民网上行”活动组织工作;每月28日以前将农业部要求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情况统计,从工作视窗上报至市农委信息中心。

每年举行“信息科技下乡”活动至少二次;农业法规政策普及宣传问卷调查组织;区县农技情况和乡镇农业情况一个季度上报一次;及时记录信息“服务档案”。

农业法规政策普及宣传问卷调查组织。开发村务公开信息系统,为村民提供村务规定、规划目标、办事指南、财务状况等方面信息查询。开发村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等子系统,促进村务管理信息化。具体工作包括筹集信息(文字和图片)。设立村基层信息服务站信息服务栏,各种为民服务信息以黑板报或橱窗报栏等形式公布,为本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及时记录信息“服务档案”。

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提供本企业简介(中、英文)。定期提供产品名录、规格、产品照片、供应时间、销售价格等资料(中、英文),即每月28日之前,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产品销售月度统计报表上报至市农委信息中心。

六、基层信息服务站工作考核评比(评比标准详见附件)

1、每季度市农委信息中心对基层信息服务站的服务档案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工作视窗”公布,并印发各区县农委和相关部门,以利于基层信息服务工作交流和多方支持。

2、年底开展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信息服务评比活动。今年11月份,根据基层信息服务站工作评比的统计情况,对信息服务成绩突出的基层信息服务站给予表彰和奖励。

3、各区(县)农业信息主管部门年底评选出优秀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