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简历馆

位置:首页 > 职场 > 辞职

公务员辞职率有0.015%

辞职1.7W

公务员考试不是新闻,辞职才是新闻。每年年末的国考,年初到年中的省市区考,无论是官方的数据或是民间的盛况,用趋之如鹜来形容是毫不夸张的。甚至滋生了“考碗族”、“赶场族”等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考试人群。然而,经历了千辛万苦获取的体制身份,有朝一日,又因为什么原因可以毫不可惜挥之而去?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700多万公务员中,辞职率大概在 0.015%; 也就是说一万个公务员中辞职的人数不到两个。这个数据虽有所夸大,无论传媒如何鼓吹公务员辞职潮的到来,某些网站贴吧如何充斥公务员离职的种种嘴炮,实际上公务员辞职的概率和当前股市申购新股中签的小概率相差不大。

公务员辞职这种小概率事件是如何发生的,纠结之间为何爆发离去的决定?不讲空泛的大道理,仅以身边真实的案例予以展示。

之一 职业瓶颈下的抽身而出

公务员辞职率有0.015%

阿峰辞职的时候只有30岁,省级机关主任科员两年。

大学毕业22岁考进省直某委,一年试用期,三年升职副主任科员,再过三年升职主任科员。29岁到达主任科员,这也是省直机关最为循规蹈矩的晋升步骤了。

阿峰所在的单位是建设部门,他所读的专业是建筑设计,也考过了注册建筑师二级这种含金量颇高的认证。在省直单位,晋升副处长是最大瓶颈,阿峰所在单位的主任科员超过50人,每年副处长选拔也就三、五人,按照这个进度,如果无意外的话,阿峰要在十多年后才有晋升机会。

阿峰家境很好,毕业不久就买了房,新婚妻子也是机关内工作,一直鼓励他出去闯一闯。机会源于一次偶然,阿峰在一次校友聚会中认识某建筑公司的运营总监,高他十多届的师兄。在高薪以及伴随高压力高挑战的职位诱惑下,阿峰迈出了辞职的那一步。

事实上,公务员职业具有明显的围城效应。稳定是众多莘莘学子蜂拥而进的最大理由,也是日后抨击体制身份的最大诟病。基层单位十年科员迟迟提拔不到副科,机关单位十几年主任科员提拔不到副处,这是官本位之下的体制最大的职业瓶颈。然而现实中,职业瓶颈更多成为公务员絮絮叨叨不断抱怨的借口,却很难成为驱动辞职的最大动力。其原因一方面是自身能力的可行性,另一方面是选择的时机和机会成本。在舍弃公务员身份那一刻,很难拥有某些媒体报道某些机关官员辞职下海文章中的煽情之举,更多公务员面对年龄渐长、专业能力渐疏的困境,即使面对职业瓶颈的尴尬,依旧是不断纠结和妥协尽力维持现状。

之二 地域、家庭等因素的妥协

公务员辞职率有0.015% 第2张

林霞其实没有正式进过机关任职,所谓的辞职严格而言到单位报到后,马上办理了辞职手续。

看似儿戏的经历,其实是她因为家庭因素的无奈选择。林霞大学和研究生都是财务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上市公司从事报表核算。之后在民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多年,在30岁“高龄”通过公考进入某市财政局。刚办理入职不久,在外企投行工作的丈夫升职到另外一个城市任投资总监。在权衡利弊之后,林霞递交了辞职申请书。

类似上面的例子在机关其实不在少数,特别是女性公务员。其中部分年轻公务员为了考进体制内,选择了基层或者偏远山区的职位,但年龄渐长后,因为两地分居等现实问题,无奈递交了辞职申请。部分公务员因为工作岗位原因经常加班、出差等,长期如此影响了家庭和谐,也是被迫重新选择职业。这种无奈之举其实也折射了看似安稳的体制内,其实也与其他职业一样,存在着无法平衡的选择。

之三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公务员辞职率有0.015% 第3张

东在大学时候就是活跃分子,按照他的性格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进入机关。

但事实总是让人大跌眼镜。毕业那年他无心报考了某局,结果没怎么复习就顺利通过笔试,接着面试体检政审一路绿灯,成为那年某局公招的6名公务员之一。小东的专业是计算机,分配到该单位的信息中心。但其实在机关里大部分操作平台和日常维护都是招投标的,所谓电子政务之类也外包给专业公司运作。小东的上司是转业军人,科室同事都是4、50岁了,整个氛围如同混日子等退休的状态。工作难有长进,领导也不看重,日子就在恍惚中度过。

5年过去了,跟小东一批进来的其他公务员都升职副科了,唯有小东原地不动。这次全局选拔副科长,需要科室领导提出推荐人选,但小东所在科室的科长不知为何,过了推荐时间仍未提交推荐名单。小东找科长理论,得到的回答是“年轻人别心浮气躁,还要好好锻炼”。小东气愤不已,次日提交了辞职申请。

人际关系永远是机关的主题。与上司关系不和或者遭受不公平待遇一气之下辞职的,笔者也曾遇到过几个,几乎都是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我们很难评价这种冲动辞职是否存在应有的价值,因为职场的人际关系复杂,并不仅仅限于体制内。在每个年轻公务员怒发冲冠挥袖而去的那一刻,同样要面对下一份工作可能遭遇的不公平。

公务员辞职的借口有许多,如收入的低微,人际的复杂,升职的黑盒,体制的束缚,技能的退化,个人价值的矮化等等,但在众多冠冕堂皇的理由面前,辞职的爆点却很难点燃。绝大部分公务员仍是一声叹息几声抱怨下打开未起草完的文件,继续波澜不惊的生活。在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和博弈之间,我们的内心或许更加安于普通和知足。而普通和知足,不正是公务员的最大特点么?

(文章来源:湖北公务员考试)